曾經,在經常性糧食缺短的年代,人們對糧食的珍惜,到了極至。
從中國人代代相傳的諺語、俗語等中,便能得到最好的證明。“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恒念物力維艱。”“粒米雖小猶不易,莫把辛苦當兒戲。”“家有萬擔,不脫補衣,不丢剩飯。”“一天省一兩,十年用車裝。”“一頓省一口,一年省一鬥。”“三年稀飯買頭牛。”還有現在幾歲孩子便能背誦的那句珍惜糧食的名詩:“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這些代代相傳的句子,在一代代人的思想意識中深深紮根,尊重勞動、珍惜糧食,成為自覺。
因為不足,先人們對糧食的珍惜,表現出來的更多的是省吃儉用。一天省一兩,一頓省一口,說的都是不吃飽,甚至是半饑半飽。三年稀飯,雖然不是指頓頓飯都是隻喝稀飯,但為了買頭牛,如此的節省,現在的人無法想像。
現在,生活物質不再缺短,可以用物質很豐富、充足來形容。現在的條件下,我們完全沒必要為了節省而隻吃半飽,或隻喝稀飯,但我們仍然要珍惜糧食。
珍惜糧食,是對勞動的尊重。對現在的人來說,不要說一粒糧食,就是十斤八斤的糧食,在家中都算不上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财産。但每一粒糧食,都經過了耕種收,經過了除草除蟲,經過了澆水施肥,其中所包含的,是農民的辛勤和辛苦。珍惜糧食,首先是對農民勞動的尊重。對勞動的尊重,是一個人、一個家庭、一個社會成長、發展、壯大的深層次的推動力。
珍惜糧食,就要保護好、利用好家中的糧食。在自給自足的時代,農民收到家的糧食,都會用當時最好的條件和辦法,保護好它們。人們用罐、缸、囤、倉盛糧,盡最大可能地防潮、防蟲、防鼠,保護好他們的口糧,才能讓一家人少餓肚子。隔上小半年,在天氣晴好時,人們會把糧食搬出來,攤在太陽下好好曬上一天,曬去其中的潮氣,曬走其中的蟲子。
現在,農民收獲的糧食,絕大多數是買掉,隻留下很少一部分自用。年輕些的農民甚至一粒糧也不留,家裡需要糧了,到超市轉一圈,什麼都有了。
不用大量存糧,農民家中曾有的罐、缸、囤、倉便很少了。一些農民留下來的那一二百斤甚至更少的糧食,盛放和儲存便有些随意了。用化肥袋子一裝,随便堆放在屋内一角。現在農民居住條件好,水泥地面水泥牆,老鼠想要到屋裡禍害糧食,很難了。但長時間的随意堆放,受潮、生蟲,還是難免的。一袋糧食,這樣放上半年,想起來才打開看看,有可能已經不能食用。
記者經常到農村,在秋收過後的農民家裡,時常能看到這樣的場景:院子的一角,堆着幾十個玉米棒子,無遮不蓋。有着這樣場景的庭院,是因為主人為了省心省力,機收完玉米,在地頭就把玉米棒子賣了。而在整理土地,準備種小麥時,地邊機械沒收到的以及地裡因倒伏等原因遺漏的玉米棒子,被帶回家。脫不了多少玉米粒,賣不了幾個錢,這些玉米棒子就被扔在院子的一角,雞能吃多少算多少,剩下的蟲咬黴變,不當回事兒。
一個這樣的農家小院裡,随意堆放着幾十個玉米棒子,對一個家庭來說,即使全壞了,也基本上不能算什麼損失,可我們國家的糧食安全,是靠一粒粒糧食築建起來的。
富裕起來的中國人,現在買起東西來可以用“不差錢”來形容。米面肉油魚以及各種食品,家裡那是應有盡有。有一些東西買回來,暫時不想吃,就放着,一段時間後便忘了家裡還有那些東西。等想起後找出來,可能早已過期。
對于已經富足起來的中國人來說,現在的确沒有餓着肚子的節衣縮食必要,不浪費,就是在珍惜糧食。不管是收到家裡的糧食,還是買回來的食品,我們都應該盡最大可能地讓它們不浪費。
大衆報業·農村大衆評論員 孫成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