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5日是第36個國際志願者日,今年的主題是“為了共同未來 立即志願服務”。當日,北方新報公益聯盟志願服務隊聯合内蒙古血液中心舉辦了“用愛心播種陽光 用高尚踐行平凡”大型無償獻血活動,來自呼和浩特市志願者聯合會大學生公益團、内蒙古福生公益志願服務團、青城熊貓群以及内蒙古多所高校的大學生等260餘名志願者參加活動,其中164人成功捐獻全血47600毫升,捐獻血小闆12個治療量,他們用熱血弘揚志願精神,傳遞公益力量。
獻血前先進行初篩
隊伍逐漸壯大
“請您靠邊停車,出示健康碼,測量體溫……”當天早晨,在内蒙古血液中心大門口,保安人員一邊引導車輛有序停放,一邊對前來參加活動的志願者的健康信息進行登記。來者依次通過檢查後方可進入内蒙古血液中心大樓。樓前,不斷有志願者獻完血按壓着胳膊披着外套走下獻血車。
“先喝一杯紅糖水,暖暖身子……”,走進内蒙古血液中心一樓大廳,不時能聽到這樣讓人溫暖的話語。記者了解到,一大早,北方新報公益聯盟志願服務隊的隊員們就來到活動現場,為前來獻血的志願者遞上熱氣騰騰的紅糖水。
退伍老兵來獻血
活動現場,5名着統一紅色服裝的小夥子引起了記者的注意。“我們都是退伍老兵,今天來獻血就是為了加入北方新報公益聯盟志願服務隊這個大家庭,希望以後能經常參加這樣的活動,為青春增添一些亮麗的底色。”其中一名小夥子對北方新報公益聯盟志願服務隊隊長柳軍說道。“那太好啦,歡迎歡迎。”柳軍高興地回應。“我們都是當過兵的人,一朝是軍人,終生報國家。隻要能盡自己的力量幫助别人,我們随叫随到。”呼和浩特市應急先鋒救援隊副隊長李彬告訴記者,他們5人都是呼和浩特市應急先鋒救援隊成員,都曾在部隊服役,退役轉業後因為共同的愛好自發組建了一支民間公益性救援隊,從事各類突發事件、自然災害、道路救援及人道主義救援活動,同時還為大型公益、賽事活動做安全保障工作,用在部隊學過的本領為社會做貢獻,目前已有成員50多人。
成功捐獻“熊貓血”
“熊貓俠”來助陣
當天的活動中,還來了20多名“熊貓俠”。他們的身上流淌着被稱為“熊貓血”的RH陰性血。這是一種非常稀有的血型,因為極其罕見,被稱為“熊貓血”。“青城熊貓群”組織者王道告訴記者,臨近年底,群裡一些自由職業者即将回老家過年,為了能夠使一些擁有同樣血型的急救患者及時用上救命血,他們特意來血液中心庫存一些“熊貓血”。當天,共有6位“熊貓俠”成功捐獻“熊貓血”1800毫升。
内蒙古血液中心工作人員與“熊貓俠”合影
王道本人并非是“熊貓血”血型,但其妻子是“熊貓血”血型,多年來一直不知道自己是稀有血型。6年前,王道的妻子在一次産檢時才知道自已原來是罕見的“熊貓血”血型。醫生告訴他們,“熊貓血”産婦生下的孩子一旦出現“溶血”情況,很危險。這個意外的消息讓王道夫婦很緊張。為了保護妻兒平安健康,王道專程前往北京請教相關婦産科專家,并從網上查詢“熊貓血”相關知識,通過各種方式積極組建了“青城熊貓群”。目前,“青城熊貓群”共組建了兩個大群,擁有成員800多人。同時,還組建了4個不同血型的小群,群成員除了通過報團取暖的方式互幫互助外,還積極幫助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人。今年11月,為了更精準地在第一時間救助“熊貓血”患者,王道又成立了一支“青城熊貓群—血液保障隊”,現有成員有180人,年齡最小的隻有11歲,最大的有68歲,能獻血的獻血,不能獻血的從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志願服務,保障隊的初衷是旨在培養一批緊急時刻能随叫随到發揮作用的積極分子。
劉健捐獻血小闆
傳播公益大愛
10多年前,王樹梅在單位組織的一次無償獻血活動中得知自己是稀有的RH陰性血型,之後,她加入了“青城熊貓群”。加入“青城熊貓群”後,發現還有很多人也是RH陰性血型,心中便有了安全感,特别是通過大家的努力被社會認知後,獻血救人就更有勁了。”王樹梅說,她目前已經累計無償獻血5600毫升了。
劉文傑也是RH陰性血型,至今已經獻血3000毫升。他告訴記者,“熊貓血”群體既是稀有群體,亦是弱勢群體,如遇意外,面臨的風險也将數倍于他人。他曾數次目睹“熊貓血”患者因用血難而徘徊于生死間。“‘青城熊貓群’成立6年以來,成員們用自己默默無聞地付出,為衆多‘熊貓血’患者争取了活着的機會,給‘熊貓血’家庭帶來重生的希望,人間大愛莫過于此。”劉文傑感慨地說。
呼格吉圖也是一名“熊貓俠”,他說,以前身體素質不好,多年來積極堅持無償獻血,不但救助了他人,還提高了自身免疫力,目前獻血總量達到2萬餘毫升。
今年60歲的劉增力是一名教師,已經獻血數十載,默默救助了很多患者。“我為人人,才能人人為我。這是我多年做公益的切身體會。”他對記者說到。
“90後”張婷是從集甯趕來,當日成功獻血300毫升。她告訴記者,這是她人生中的第一次獻血。張婷說,因為家族中有4位親屬是“熊貓血”,生病時曾得到過其他“熊貓俠”的幫助,因此自己也想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采訪中,王道自豪地說,“青城熊貓群”的隊伍正在逐漸壯大,服務範圍已經輻射到呼包鄂三地,大家用自己的熱血将公益的力量、大愛的精神傳播到周邊城市。
志願者定格難忘瞬間
大學生接力獻愛心
無償獻血現場從來不缺少年輕的身影。當日,内蒙古多所高校的青年學子們從四面八方趕來。截至10時30分,内蒙古農業大學南校區的同學們中已有60人拿上了獻血證;呼和浩特市志願者聯合會大學生公益團也有30人成功獻血,内蒙古農業大學紅十字協會20人成功獻血……
早在2016年5月,為了更好地推動首府地區乃至全區無償獻血事業的持續發展,提升血液管理部門與新聞媒體的公信力、影響力,内蒙古血液中心與北方新報社首次開展聯動宣傳的有益嘗試,以“北方新報”命名愛心獻血車。内蒙古首輛以媒體命名的愛心獻血車——“北方新報号”啟動之時,倡導互幫互助的“無償獻血公益聯盟”也随之啟動,受到了社會各界的支持和關注。經過多年的運營,“北方新報”号愛心獻血車不斷走進社區、部隊、高校、機關以及企事業單位等,不僅成為了首府街頭一道靓麗的風景線,更是在社會上形成了廣泛影響,無償獻血志願者隊伍持續發展壯大。2020年12月5日,北方新報社正式組建公益聯盟志願服務隊,以大學生為主要成員,聯動社會公益團隊一起助力無償獻血事業健康發展。截至目前,服務隊現有核心成員37人及骨幹志願者400餘人,同時在内蒙古大學、内蒙古農業大學、内蒙古工業大學等17所高校(學院)成立了分隊。
北方新報公益聯盟志願服務隊主要職責是招募無償獻血志願者,以内蒙古血液中心為活動基地,每月不定期舉辦無償獻血活動和獻血知識講座,廣泛宣傳無償獻血重要性、科學性,普及安全獻血用血知識,幫助患者早日康複,提升群衆健康服務水平,助力健康中國建設。“捐獻可以再生的血液,挽救不可重來的生命。”這是隊長柳軍常常挂在嘴邊的一句話。今年35歲的柳軍已經堅持無償獻血11年,獻血總次數107次,獻血總量41800毫升。2015年,柳軍榮獲“全國獻血銅獎”;2019年獲得“星級志願者”稱号;2020年獲得“全國獻血金獎”。随着對無償獻血公益事業的深入了解,柳軍認為100個人獻血比一個人獻血100次好得多。于是,他開始一邊自己堅持定期獻血,一邊廣泛發動身邊的人積極加入無償獻血隊伍。每當聽到有人因為他捐獻的血液獲得新生時,柳軍的幸福感油然而生。采訪中,柳軍說,最初獻血的榮譽感也早已成為了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雲福生領到“全國獻血銅獎”榮譽證書
幫助别人快樂自己
從事駕駛工作的雲福生獻完血後,開心地領到了“全國獻血銅獎”榮譽證書。因為工作的原因,雲福生經常熬夜。第一次獻血時被查出“轉氨酶高”,此後,他又因為健康原因數次不能獻血。平時不懂得心疼自己的雲福生開始關注自己的身體。戒酒、按時吃飯休息,經過3年的保養,2017年,雲福生終于體檢合格,成功獻血。如今,他和妻子成為血液中心的常客。“獻血幫助了别人,也改善了我的亞健康,是一件大好事。”雲福生說。
第七屆全區道德模範提名獎獲得者劉健早早便來捐獻血小闆。當日,是他第12次捐獻血小闆。與其他人不同的是,他獻血時經常帶着女兒一起來。在他的帶動下,今年上小學五年級的女兒已參加過大大小小的公益活動上百次。“最早帶她參加公益活動是為了增加她的見識,鍛煉她的膽量,後來發現孩子收獲的遠遠不止這些,不僅懂得了感恩和勞動,愛與奉獻的種子也在她心底生根發芽。”劉健說道。劉健在内蒙古公路交通投資發展有限呼和浩特分公司大青山通行收費所工作,因為分公司特别支持公益活動,所裡的26名工作人員中有三分之二的人都獻過血。
許長春展示電子獻血證
第104次獻血的許長春也早早地來到内蒙古血液中心提供志願服務。他告訴記者,11月30日才獻過血,獻血時間間隔不夠,所以就過來提供志願服務,指導首次獻血的志願者如何填表,叮囑他們獻血前後的注意事項等。
期待更多愛心力量加入
12月的冬季氣溫驟降,即便冒着嚴寒,依然阻擋不住無償獻血志願者傳遞溫暖的腳步。當日,大家熱情高漲,一袋袋殷紅熱血,一份份愛心分享,體現了志願者們敢于擔當、甘于奉獻優良傳統。
無償獻血是發揚人道精神、傳遞愛心、拯救生命的崇高社會公益事業,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标志。今年,北方新報社與内蒙古血液中心繼續聯合開展“無償獻血公益聯盟”宣傳活動,邀請企事業單位、大中專院校、社會團體、公益組織以及愛心人士加入,聯盟将彙集更多社會力量,為呼和浩特地區臨床用血提供更多的血液儲備。内蒙古血液中心愛心邀約熱線:0471-4212330;北方新報社愛心邀約熱線:18686032799。(文/北方新報正北方網記者 王利軍 攝影/北方新報正北方網見習記者 費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