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葉芳 通訊員 許詠怡
微博原文
@石器時代麥飯石:【照顧 嬰幼兒的錯誤常識】有些家長認為新生兒長馬牙不吉利,喜歡用針去挑,或用青布蘸淘米水清洗。理由:新生兒抵抗力差,口腔内出現創傷後,很容易造成細菌進入體内,引起敗血症,嚴重者危及生命。
最近,許多媽媽們都轉載了一條标題為“照顧嬰幼兒的錯誤常識”的微博,該文提到針挑處理馬牙容易引起敗血症。看到這條微博的廣州媽媽陶小姐對記者表示擔憂,因為她家寶寶貌似長了馬牙,“口腔牙龈邊緣或上腭中線兩旁出現幾個黃白色,像芝麻大少的顆粒,個數不等,有些看上去很像一個個小牙齒。婆婆說是馬牙,必須弄掉。”
資料圖片,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問:到底馬牙會不會影響寶寶健康?怎麼處理?
馬牙一般不需處理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口腔科主任醫師翁志強介紹,胎兒在6周時就形成了牙的原始組織——牙闆,牙胚是在牙闆上形成的,以後牙胚脫離牙闆生長為牙齒,斷離的牙闆往往被吸收而消失,這些斷離的牙闆形成一些上皮細胞團,在中央部位會角化成上皮珠,會留在颌骨内,如果被排除出現在牙床黏膜上,是個别情況,就是俗稱“馬牙”。
長智齒疼起來要人命,别以為“馬牙”也跟長智齒一樣。 一般情況下,“馬牙”是不用處理的,兩周左右會自行脫落,年輕爸媽不需要擔心。隻有個别大的“馬牙”影響到嬰兒吃奶,或哭鬧厲害,如要處理,則需到醫院找醫生幫忙處理。他表示,極個别的案例見到有下前過早萌出的乳牙,也可以沒有發育的牙根,早萌乳牙與馬牙的區别和去留的處理,需要由專科醫師來承擔了。
亂用土方法處理馬牙确實危險
舊觀念認為“馬牙”影響嬰兒吸允,要将它去除,如用針挑掉、用指甲掐或用不潔粗布檫,這都是很危險的。“新生嬰兒口腔黏膜非常薄嫩,黏膜下血管豐富,而自身抵抗力弱,針挑“馬牙”和布檫損傷口腔黏膜,受損的黏膜傷口确實容易引起細菌感染,可以發生口腔潰爛、感染,甚至是颌骨骨髓炎、破傷風,嚴重的病例甚至會發生敗血症,危及嬰兒生命。”翁志強指出。
他提醒家長,如果發現嬰兒長馬牙,就需要每次吃奶後,加強口腔清潔處理,如加喂幾口溫開水,可以幫助清潔口腔。每天媽媽要用軟紗布包着食指用溫開水幫助小寶寶清潔口腔,早晚各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