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不喜歡穿秋褲,現在涼了腿就會疼,也許還會風濕。」我坐在月球上感冒了,現在下雨腰疼,可能得了風濕病。"我手上有涼水,會得風濕病嗎?"……風濕病是什麼,風濕病有什麼臨床表現,應該如何預防風濕病?現在跟你聊聊這些令人煩惱的問題吧。
為什麼換天之後會有關節痛?變後關節痛,隻是風濕的一種表現。關于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表現,現代醫學有節痛的程度與環境溫度和氣壓的變化有關的說法,也有天氣的變化會影響人的感情,負面的感情會降低疼痛的阈值的說法。臨床上并沒有發現許多焦慮抑郁患者有畏寒怕風的症狀。這些症狀不是靠吃止痛藥緩解的,而是靠吃抗焦慮或抗抑郁藥改善的。你一直以為你是個“風濕病”,現在想起來是不是?
冷濕環境和風濕有沒有聯系?事實上,現代醫學也認為,環境因素是風濕病發生的重要原因,隻是不隻是風寒濕熱而已。寒濕環境可引起肌肉收縮,關節僵硬,關節血運下降,滑液分泌減少。長時間這樣會增加關節負擔,縮短關節壽命。所以對關節炎的病人,還應該避免風寒、濕氣、涼氣,以更好地保護關節,但僅避免這些環境影響,就不能治愈關節炎。
痛風吃藥什麼時候能停藥?需要根據患者的病情動态評估何時調整劑量,何時停藥。痛風患者1000人,疾病1000種。痛風患者的目标血尿酸值應控制在360umol/L以下;而痛風石患者的目标血尿酸值應控制在300umol/L以下維持6個月以上,因此痛風石患者的目标血尿酸值應控制在300umol/L以下,以促使痛風石患者的痛風石溶解。如果痛風病人常規服藥一段時間後,血尿酸維持在上述水平,而又無長期發作,可以考慮逐步減少用藥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