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水利除水患,保安瀾惠民生,是水利工作的重要使命。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市水利系統深入踐行“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緊緊抓住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機遇,圍繞人民群衆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水問題,統籌推進水資源、水生态、水環境、水災害一體化治理。十年來,水生态保護理念深入人心,水利設施建設日益完善,河湖長制責任體系全面建立,“水美沂蒙、水潤民生”治水興水新畫卷徐徐展開。
水利重器 守護安瀾
走進臨沂市岸堤水庫,優美的環境讓人流連忘返,碧水藍天共一色、生态畫卷暖人心。岸堤水庫不僅充分發揮着防汛、農田灌溉及城市供水的功能,還改善了庫區周邊及流域的生态環境,對臨沂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2018年,運行多年的岸堤水庫迎來了一次全面提升,投資4億餘元的除險加固工程啟動。“通過此次除險加固,水庫的防洪能力大大提升,切實達到了‘百年一遇’的設計标準,經受住了多次強降雨過程的考驗,将攔蓄的洪水變成優質水資源,真正将水害變成水利。”市水利局黨組成員、岸堤水庫管理中心主任丁文金說。
作為國務院确定實施的重點建設項目之一,臨沂市淮河流域重點平原窪地邳蒼郯新片區治理工程建設如火如荼,建成後将徹底改變蘭山、羅莊、河東、蘭陵、郯城等縣區約2308平方公裡的低窪易澇區現狀,從根本上提高轄區防洪排澇能力,推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沂南雙堠水庫作為省級重點工程,項目列入淮河流域綜合規劃,建成後可有效削減蒙河和沂河的洪峰,緩解下遊河道及臨沂城區的防洪壓力,目前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
……
興修水利,百年大計。十年間,臨沂市共完成63項中小河流治理項目,累計完成投資19.66億元,治理長度399.26公裡;完成37座大中型水庫及48座大中型病險水閘除險加固任務,累計完成投資37.71億元;實施了568座小型水庫和1325座病險塘壩除險加固工程,完成投資11.14億元;水旱災害防禦能力提升工程,累計完成投資9.74億元;淮河流域重點平原窪地邳蒼郯新片區工程,初設批複總投資21.82億元;沂沭河上遊堤防加固工程,總投資7.3億元,全面提升幹旱洪澇災害防禦能力和超标準洪水應對能力。
從空中俯瞰沂河,攔河閘壩工程如一條條巨龍,将偌大的沂河層層攔蓄,這些攔河閘壩工程,成了一道道防洪“重器”。當強降雨來臨,通過全市水利工程防汛抗旱智慧防禦平台,科學預判水庫河道可能發生的洪水情況,對37座大中型水庫進行實時監測調度水位和開閘洩洪情況,科學調控洩洪流量,充分發揮水庫、閘壩蓄滞洪水、削峰錯峰的作用,實現水利工程的防洪減災效益,為群衆平安、河湖安瀾提供堅實保障。
黨的十八大以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水利事業,臨沂市水利發展邁上新台階,全市水利工程逐步實現管理規範化、标準化、精細化,在保障水旱災害防禦和興利調度運用的基礎功能上,助力了水資源利用、水環境改善、水風景優化和水文化提升。十年來,作為基礎設施投資的重要領域,全市水利建設投資一直在高位運行,投資結構不斷優化,防洪減災工程體系不斷完善,防洪減災成效顯著,成功應對2018年“溫比亞”台風、2019年“利奇馬”台風、2020年“8·14”強降雨、2021年“煙花”台風等自然災害的考驗,全面保障了人民群衆生命财産安全。市水利局因表現突出,榮獲“山東省抗擊台風搶險救災先進集體”稱号。
涓涓清流 振興鄉村
中秋佳節,莒南縣大店鎮六村村民王家玲擰開水管清洗水果,高興地招待走訪的親朋。“水質好,水垢少,做飯煮湯都香。今年連月旱,水井見底了,可這自來水一天也沒停過。”群衆衷心點贊的背後,是實實在在的幸福感、獲得感提升。
農村飲水安全,事關民生福祉。臨沂市堅持把農村飲水安全作為水利脫貧攻堅底線任務和推進鄉村振興重要内容,全面實施從“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向“城鄉供水一體化”轉變,十年間,全市累計完成建設投資近82億元。特别是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兩年攻堅行動期間,投資55.92億元,解決了5109個自然村、458.33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自來水普及率達98.14%。市水利局農水科也因工作突出,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榮譽稱号。
自來水通了,後期如何管護?臨沂市堅持問題導向,強化系統思維,創新推行農村供水“規模化、市場化、專業化、信息化、标準化”的發展思路,實現了農村飲水由單村到聯村、由小聯片到大聯片、由小網到大網的轉變;率先在全省開展農村供水管理體制改革,建立健全農村供水工程長效管理體制,确保了農村群衆喝上水、喝好水。
涓涓清流滋潤了農民群衆的心田,也澆灌着沂蒙大地的萬千良田。十八大以來,臨沂市全力推進農田水利建設,夯實糧食生産能力基礎,推動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水利保障有效銜接。加快推進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提高農業灌溉用水效率,書寫了鄉村振興水利保障新答卷。
秋高氣爽,花香滿徑。蘭陵縣蒼山街道小東山村美景撲面而來。得益于水庫移民後期扶持政策的落地落實,這個庫區移民村融入相鄰的壓油溝田園綜合體“産業鍊”,大力發展盆景産業,緻富之路越走越寬,入選2022年山東省鄉村旅遊重點村。移民的貢獻不能忘。十年間,臨沂市累計投入大中型水庫移民後期扶持項目資金16.92億元,組織實施各類扶持項目3661個,因地制宜發展特色庫區村莊,打造了一批生态美、環境美、人文美、具有水利行業特色的生态宜居美麗移民鄉村,助力水庫移民真正“移”進幸福生活。
竹林深處,享受水趣。沂南竹泉水利風景區發掘資源禀賦,堅持文旅結合、産業振興,成為越來越多人向往的“詩與遠方”。村民年收入從2007年的不足4000元增長到如今的4萬餘元,當年落後封閉的小山村,成了越來越多人向往的富裕村。景區獲評國家水利風景區高質量發展十大典型,成為全國水利風景區标杆。
十年來,臨沂市持續推動水生态文明建設,以水為媒助推鄉村振興,截至目前已經建成8個國家級水利風景區、22個省級水利風景區,命名13個市級水利風景區、120處水利風情小鎮(村、園),這些以水利工程為依托而建設的水利風景區,正在發揮生态治理、休閑觀光、文化傳播等作用,宛如一顆顆璀璨的明珠扮靓了沂蒙大地,讓城鄉品質與氣質更加迷人。
幸福河湖 滋潤民生
藍天碧水相接,晨曦喚醒柳枝,一天的生活從河邊晨練開始。沿着南涑河沿岸綠道走上一圈,已經成為退休職工陳國慶和老伴近年來形成的習慣。“修建得像公園一樣,環境太美了,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市民頻頻點贊的背後,飽含着對生态環境治理的認可。
時針撥回到2018年,當時的南涑河解放路至涑河段,河水污濁,環境較差,周邊群衆苦不堪言。市委、市政府以河長制為抓手,持續開展清河行動,進行河道綜合整治,實現了長治久清。如今的南涑河煥發出新的生機活力,成為城市秀美景觀帶、市民休閑好去處。
南涑河巨變,是臨沂市河長制織密責任網并落地見效的生動縮影。十年來,以黨政領導負責制為核心的河湖保護治理管理責任體系全面建立,實現了全市每一條河流、每一個湖泊都有人管、有人護。
作為全國首批55個納入中央财政支持的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建設試點區縣之一,蘭山區全力推進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建設:孝河水系充盈、添彩壯景,柳青河河道行洪排澇能力顯著增強,涑河串起沿線村鎮美景,成功打造省級美麗示範河湖。生态為民,區域治理,繪就水鄉美景。截至目前,沂河城區段已成功創建國家級示範河湖,臨沂市成功創建省級美麗幸福示範河湖18條,完成了45條市級美麗幸福示範河湖建設任務。
良好的生态之水,托舉起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之舟。以小流域為單元的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工作持續推進,累計投入資金7.62億元,綜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698平方公裡,治理小流域160餘個,在水源涵養、保土、防洪和優化産業結構、農民增收等方面發揮了良好效益。
市水利局獲評全國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先進集體,大水網調水工程星羅棋布……臨沂市水利發展成績單赢得各級領導、社會各界的贊譽,水利部調研組認為臨沂“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生态沂蒙’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沂河流日夜,慷慨歌未央。全市水利系統将緊緊圍繞市第十四次黨代會“走在前、進位次、提水平”目标要求,以“嚴真細實快”的過硬作風,以“事争一流、唯旗是奪”的堅定信念,勇于擔當、踔厲奮發,加快建設“豐枯互濟、旱澇調适、區域互補、生态涵養”的現代水網,為新時代現代化強市建設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臨報融媒記者 趙澤軍 朱鵬 通訊員 張其餘 張曉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