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幽門螺杆菌感染,是治療胃炎、消化性潰瘍、預防胃癌的主要治療措施。
目前我國常用的較為有效的幽門螺杆菌的治療方法是含兩種抗生素的四聯療法。
但是,長期使用抗生素會帶來許多治療問題。
大量使用抗生素會使細菌産生耐藥性,使抗生素藥物效果變差,影響治療的效果,根治率越來越低。
此外,大量使用抗生素會引起多種副作用。如過敏反應,肝損害,腎損害,白細胞、紅細胞、血小闆減少,甚至再生障礙性貧血、溶血性貧血。
還會導緻惡心、嘔吐、腹脹、腹瀉和便秘等消化道反應,以及神經系統損害。擾亂宿主的新陳代謝和免疫力,從而增加了其他疾病發展的風險。
面對這樣的難題,一個新的研究項目,不僅破解了傳統的抗生素治療的兩大弊病,對于胃癌疾病中的種種疑難雜症也有着顯著的作用。
這就是由江蘇省人民醫院(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消化科張國新教授,和南京醫科大學畢洪凱教授聯合開展的一項含亞麻酸和聚普瑞鋅非抗生素三聯療法在幽門螺杆菌感染首次治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随機對照研究。
本研究通過評估非抗生素三聯療法在首次治療幽門螺杆菌感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為幽門螺杆菌的治療提供新的方案。
本研究已獲得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倫理号2020-SR-194)。
主要藥物介紹:該療法就是:标準劑量的聚普瑞鋅 亞麻酸鋅 PPI
1、聚普瑞鋅
聚普瑞鋅是L-肌肽和鋅的螯合物(見圖1),自1994年以來在日本廣泛應用,除鋅元素具有的優勢,其所包含的L-肌肽同樣可以促進肉芽組織再生及潰瘍的愈合。
聚普瑞鋅用于消化性潰瘍及Hp根除或比其他鋅制劑更具優勢。
圖1 聚普瑞鋅的化學結構
聚普瑞鋅的藥理活性主要歸因于鋅離子。
既往研究表明氯化鋅可抑制Hp的生長,并通過胃上皮細胞降低白細胞介素1β(IL-1β)的表達。
分光光度檢測顯示,聚普瑞鋅可清除Hp感染的蒙古沙鼠中的一氯胺。一些研究表明,含有法莫替丁的鋅複合物可以抑制人尿素酶的活性和Hp的生長,并且在抗生素耐藥和抗生素敏感菌株中抗Hp的作用相當。
另一種可能機制是鋅取代尿素酶活性位點上的鎳離子,幹擾兩種金屬離子複合物的形成,從而抑制尿素酶活性,抑制Hp生長。
研究提示,标準劑量聚普瑞鋅聯合三聯療法可以顯著提高Hp的根除率,且耐受性良好。
2、亞麻酸鋅
南京醫科大學的基礎醫學院畢洪凱教授課題組合成了一種亞麻酸鋅小分子化合物。
研究表明亞麻酸具有一定的抗幽門螺杆菌活性,其主要通過破壞細胞膜結構增強通透性以達到抑制幽門螺杆菌生長的目的。
對于治療耐藥性或敏感性幽門螺杆菌感染導緻的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效果顯著,而且其作用特異性高、毒副作用小、不易産生耐藥,有效緩解幽門螺杆菌耐藥性問題。
目前該研究項目正在招募患者,南京附近的朋友,可以咨詢江蘇省人民醫院消化内科,可以獲得免費用藥機會。
3、ppi質子泵抑制劑
常用的有奧美拉唑、蘭索拉唑、雷貝拉唑、艾司奧美拉唑、泮托拉唑等,标準劑量一日兩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