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徐美娟
“目前,公司年紀最小的用戶是一名大學生,一個月隻能存500元做理财,輔導費都比這高不少,但他的需求是提前理性科學地接觸理财。”7分鐘理财創始人兼CEO羅元裳認為,當下國人理财意識覺醒度已經非常高。
在業界,羅元裳是知名人物,27歲就成為渣打銀行白金行長。業界評價羅元裳,會用“良心”二字。“她的用戶群已經很大了,但是她從未考慮過通過所謂‘用戶規模’獲利。”一位金融界人士稱。事實上,“良心”正是促使羅元裳創業的動因。
在國人眼中,銀行的工作一度被奉為“金飯碗”,然而她毅然選擇在2015年離開。這一年,她賣掉了一套房子,創立7分鐘理财,通過實操輔導(基于投教知識算法 10年以上金融經驗的真人輔導師,在理财實操過程中輔導理财行為)的方式,提供獨立的第三方理财輔導服務。
對于羅元裳而言,投身理财輔導,就是想普及相關知識,讓人們更理性面對理财和投資。在羅元裳看來,理财輔導的真谛是“反人性”的教育:“想要學會理财,必然要先克服恐懼,還有忍住貪婪。”
(以下是文字實錄)
創業的初衷是“教育用戶”
時代周報:當初創立7分鐘理财的契機是什麼?
羅元裳:這得從2008年的金融危機說起。我是2005年到銀行參加工作的,當時覺得還挺好。但2008年,我發現有的海外金融産品能虧90%,更極端的虧98%,這刺痛了我,覺得如果用戶因為不懂風險,買了這些産品的話,太慘了。
另外,因為我在銀行工作,按理說金融系統和服務體系是完善的,但實際上,由于非金融專業的用戶對風險和收益的理解會有偏差,用戶可能覺得一些銀行反複做的風險提示,隻是走個形式,而隻要寫出來的收益,就是一定可以拿到的。
在理财領域,除了金融機構,應該還有一種角色,去教會大家真正的理财是什麼,不再讓那麼多人,因為盲目而遭受嚴重虧損。而當時處在事件中的時候,我也很容易在金融機構和用戶之間産生掙紮,我的角色和我的内心特别矛盾。這種掙紮是非理性的,按照我前領導跟我說的:做金融的人一定要足夠理性,不把自己的感情摻雜其中,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金融人。
時代周報:那你對于金融機構與用戶之間的關系的理解,現在是否有改變?
羅元裳:我現在覺得他們是共榮的,沒有一定的對與不對。并且,很多錯誤不是由銀行造成的,而是由用戶自身對理财知識了解不夠造成的。例如,二級市場炒股最瘋狂的年代,掃地大媽都是股民,事實上他們是看不懂基本面的,這個事情從理論上來講就是不對的。所以在這種情況下,80%的老百姓都是虧錢的。但是想賺錢确實又是正常的人性。
之所以有這個思想認知的轉變,是我以前特别喜歡研究各種金融方法論,後來我開始喜歡研究用戶了,而研究用戶的心理和認知時,我認識到,很多事情我們無法去評判機構和個人的對錯,究其根源還是自己的認知産生的問題,而金融機構也缺乏對用戶更深層次的教育。
時代周報:所以,教育用戶算是你創業的初衷?
羅元裳:對。金融機構往往做的是順人性的生意,用戶想進來,金融機構哪有不歡迎的。但是順人性,就會存在潛在傷害。就像吃東西,如果讓顧客放開了吃,顧客肯定很開心,餐廳也開心,但是對顧客的身體不一定好。
我現在就是幫助用戶反人性,控制欲望。我從金融機構出來創業,就是要解決這個問題,當用戶貪婪想多買入的時候,我會跟他說要控制倉位;而當用戶想賣掉基金的時候,我會跟他說你别賣,要忍住,還能低位加倉,這實際上就是在幫助用戶建立反人性的心理。
時代周報:是否擔心過創業失敗?
羅元裳:沒有。我想的就是,大不了就失敗,試一試。畢竟那時候我已經在金融行業從業10年了。另外,如果不做這件事,也許就沒有機會了,未來我會後悔難受。我創業的時候大約32歲,再等幾年我就老了,沒有創業的激情了。
當時我也給自己定了止損範圍,如果一套房的錢不行就要收手。不過,我并不是為創業賣了一套房,而是因為我剛好賣了一套房,覺得可以先把創業提上日程。
時代周報:金融行業的創業門檻高嗎?
羅元裳:分情況,如果是在金融行業獨立做一個事情,我認為是容易的,因為有金融需求的人很多,比如做自媒體或者分享者,我認為都是容易的,你隻要切一小部分用戶、做好一些小事就可以了。但創業和做一個事情不一樣,創業是要做一個好的公司。所以,在金融行業中,如果想要做一個幾百人的公司,我認為是難的。
時代周報:現在的金融行業情況怎麼樣?
羅元裳:我覺得這幾年銀行不再是完全安穩的工作了。因為我現在招人更容易了,創業初期,也就是2015年的時候,還是不太好招的。我還記得,創業起步階段,我想找合夥人,但是沒人願意出來冒險,因為捧的都是金飯碗,掙的也都是高薪。
不過,金融行業現在還是比别的行業掙得多,某些崗位甚至比大廠掙得還多,比如基金經理,有些年收入可以達到500萬元-1000萬元,當然,我指的是公募基金經理。另外,一些部門總監級别的人,年薪也能達到一兩百萬。
理财輔導相當于駕校
時代周報:針對服務的客戶群體,當時是怎麼規劃的?
羅元裳:我想服務那部分不被銀行重視的用戶,平均資産50萬到600萬左右的。但是,近幾年,我發現我們的用戶越來越年輕化,許多平均資産10萬到20萬的人也特别重視理财這件事,也願意一年花4000多塊錢讓我們輔導。
時代周報:理财輔導對用戶的價值是怎樣的?
羅元裳:價值太大了,起碼肯定能把這4000多塊錢掙出來。從前大部分用戶會覺得自己起碼要有50萬以上的資産,找人輔導才有意義,但現在不是了,現在大家更注重理财意識的培養。舉個例子,我們現在年紀最小的用戶是大學生,一個月隻能存500元做理财,我們跟他說這樣本金太少,想把服務費轉化需要很長時間,但他說自己的目的,是想提前理性科學地接觸理财,而且他的家長也支持。
另外,我們現在做的事情是知識的應用,因為能應用的知識才有價值。我們還有一個系統監測工具,實時提醒用戶的理财行為,如果用戶有20%的收益沒有賣出,但是倉位又很高,系統就會不斷提醒用戶,避免用戶因為忙碌,錯過買入和賣出的機會。
時代周報:為什麼要做一個系統檢測工具,投入占比有多大?
羅元裳:這個系統屬于服務系統,從一開始創業就在做了。我認為,理财不能完全靠人輔導,完全靠人是做不好、做不大的。通過實踐出來的數據,我們也确實發現,在年收益在15%以下的部分,是可以靠投教知識工具和系統算法來解決的。而15%以上部分的理财收益,就要靠人工輔導用戶,輔助用戶做出更優決策了。
時代周報:對用戶而言,你們和基金公司做的事有什麼不同?
羅元裳:基金公司是生産産品的,而我們是教大家如何使用産品,分工不同。舉個例子,我把基金經理看作是工程師,基金公司是造車的公司,賣金融産品的就是汽車銷售,而現在做理财輔導的我則是駕校,在教大家開汽車。也有用戶稱我們是導航,因為我們會告訴他們哪條路好走,哪條路更合适他們等。
時代周報:輔導用戶的過程中,是否會遇到一些問題?
羅元裳:做反人性的金融教育,特别容易被用戶誤解。有一小部分人群因為無法承受一時間漲跌的刺激,就需要找我們發洩情緒,這就是人性——所有的人都是需要把責任外推的。比如,理财有浮虧了,會認為是輔導出錯,但誰都不可能做到所謂的最低點買入,最高點賣出,理财的本質也不是這樣。
但真誠對待這些客戶,陪伴他們走過痛苦期,把他們所有的負面信息都吸收過來,給他們安慰及輔導,最後他們掙錢了,會特别感謝我們。
時代周報:這已經是心理學範疇了?
羅元裳:是的。之前在金融行業工作的十幾年,天天接觸理财行為、教用戶理财方法,但這些理财方法卻沒有在用戶理财行為過程中打透,我想找到這中間的屏障。比如,我告訴一個用戶定投特别好,能讓他長期有15%的收益,但他不願意聽我的建議。我希望探究深層次的原因,或許是用戶的心理阻礙了他相信科學理财方法。
不過,我還沒有找到從心理學角度去解決這個問題的路徑,這個事情比較耗時,我也沒有足夠的時間、精力再招人組建一個心理學團隊。
金融行業中,女性也可以很理性
時代周報:在金融行業裡,理性比感性更重要嗎?
羅元裳:金融本身是很理性的行業,我天天做的也是很理性的事情,不過長期這樣下去人會變得冷漠,我認為這不好,這樣是沒法理解用戶的,因為我真正要做的不是投資,而是服務。從服務上來講,我必須保持我自己那份感性,這樣我才能知道用戶想要什麼,真正的感受是什麼,所以我們公司的服務是既有感性的陪伴,又有理性的輔導。
時代周報:這種理性和感性的交融會不會很分裂?
羅元裳:不會,經過這10多年的曆練,我已經能做到在兩者之間自由切換。的确,在金融行業,絕對理性很重要,但這不影響我們在表達方式上面變得感性。舉個例子,金融不是一個初創行業,競争已經非常激烈,每年的增長點需要分析得特别清楚。當然,在分析的過程中盡量保持清晰,這很重要,但表現方式的理性或感性,并不影響決策。
時代周報:金融行業還是更需要理性思維,這對女性從業者是否挑戰更大?
羅元裳:我一點都不覺得,現在的女性很強,以我們公司為例,女高管占80%,她們的思維邏輯都很強。不但如此,正因為她們是女性,在跟用戶溝通時更能理解用戶、與用戶産生共鳴。
其實,我覺得現在的男性與女性在理性和感性的思維方式上,沒有太多差異了,因為大家接受的教育和訓練都差不多,而且理性的邏輯能力可以被後天訓練出來。
時代周報:女性特質在商業領域裡如何體現?是否有明顯的優劣勢?
羅元裳:從管理的角度來看,我認為男性更願意宏觀角度從上至下進行管理,女性則更願意從下至上進行管理。
舉個例子,比如我們今年要做的少兒财商,這不是通過戰略思維定下來的,而是通過用戶需求定下來的,那這就是自下而上,是因為用戶不斷提出需求,我才做這個事情,但是男性管理者不一樣,他們的思維方式是已經有了成人布局,可以去進行少兒布局了。
這兩種思維模式并沒有對錯之分,各有各的優缺點,因為我也經常覺得自己作為女性管理者,過于細緻。雖然細緻有好處,但也會因為“精雕細琢”,而犧牲做别的事情的時間,應該找到一個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