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就要迎來一年一度的中秋節了,中秋節是我國非常傳統和古老的節日,一般在這一天大家都會和家人聚在一起吃月餅并賞月,中秋節的來曆和風俗是什麼?中秋節吃月餅的風俗的由來?
中秋節的來曆和風俗
中秋節的來曆
中秋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起源于上古時代對月的崇拜,普及于漢代,定型于唐代,至今已曆史悠久。中秋這一詞最早在《周禮》上就有過記載,在漢代的時候,有在中秋或立秋之日敬老、養老,賜以雄粗餅的活動,晉之前中秋節在中國北方地區還不流行。直到唐朝的初年,中秋節才成了固定的節日。唐代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說明當時賞月的風俗很盛行。北宋時期,正式定陰曆八月十五為“中秋節”。明清時期中秋節的節日氛圍更加濃厚了,到如今,吃月餅和賞月已經是中國南北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大家在這天還會舉行一系列活動。
中秋節的習俗
1、賞月
賞月的風俗來源于祭月,祭月在中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在周代的時候,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活動,在唐代中秋賞月的風俗更是盛行。
2、燃燈
中秋夜有燃燈助月色的風俗,江南一帶有制燈船的節俗,而湖廣一帶有用瓦片疊塔于塔上燃燈的節俗,各地風俗不一樣,而中秋燃燈的規模似乎僅次于元宵燈節。
3、猜燈謎
中秋月圓夜在公共場所挂着許多身上有謎語的燈籠,人們都會聚集在一起猜燈籠身上寫的謎語,很多的年輕男女喜歡這種活動,并在活動上傳出許多愛情佳話。
4、吃月餅
月餅在最初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後來人們逐漸把吃月餅作為團圓的象征,月餅形狀是圓圓的,象征着團圓,在現在,吃月餅已經是全國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
還有很多地方有不一樣的習俗,像紮燈籠、玩花燈、舞火龍等等。
中秋節吃月餅的風俗的由來
月餅又稱為胡餅、宮餅、小餅、月團、團圓餅等,在最初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在殷、周時期的“太師餅”是我國月餅的“始祖”,而後張骞出使西域引進芝麻、胡桃,為月餅的制作增添了輔料,出現了叫“胡餅”的胡桃仁餡的圓形餅。
據說在唐代,唐玄宗和楊貴妃賞月吃胡餅時嫌“胡餅”名字不好聽,看到楊貴妃賞月而後更名為月餅,自此“月餅”的名稱便在民間流傳開來。
明代時期中秋吃月餅才在民間逐漸流傳,月餅成為受百姓青睐的中秋美食,而且把與月亮有關的神話故事作為圖案印在月餅上,更受大家喜愛。
中秋節月餅的保存月餅餅餡一般分為軟硬兩種,軟餡中含水分較多,隻能保存7到10天左右,硬餡月餅則可保存1個月左右,月餅不适合放在密封的容器内久藏,容易變質,可以放在通風陰涼的地方,月餅中脂肪含量較多,存放時要注意避光,月餅最好現買現吃,不宜久放,否則就會失去月餅的風味,還可能會變質。
中秋節是不是團圓節是,中秋節是團圓節。
中秋節月亮是圓圓滿滿的,象征團圓,因此又被叫做團圓節。中秋節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并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中秋節在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在中秋節到來之際大家會團聚圍桌吃飯,飯後吃月餅,賞月聊天,中秋節寄托了許多遊子對家鄉和親人的思想,是我國珍貴的文化遺産節日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