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甯1月28日電題:白褲瑤寨“三代房”:“直過民族”生活巨變的一個縮影
新華社記者黃浩銘、農冠斌
在米黃色的3層樓房裡,韋志金和家人坐在客廳的沙發上觀看大屏幕電視裡的新春節目,其樂融融。他去年12月剛搬進這棟新房,幹淨的仿大理石地磚、寬大的落地窗、嶄新的家電,處處展現着現代化生活氣息。
韋志金是一名白褲瑤村民。作為瑤族的一支,白褲瑤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稱為“人類文明的活化石”,主要生活在廣西和貴州交界地帶。他們從原始社會形态直接過渡到現代社會形态,被稱為“直過民族”。
韋志金家在廣西南丹縣八圩瑤族鄉關西村王架屯。他小時候和家人住在一間透風漏雨的茅草房裡,竹篾片做成的牆壁抵擋不了雲貴高原冬日的凜冽寒風,生火燒柴是禦寒的主要方式。全家靠山旮旯裡貧瘠的玉米地過活,望天吃水,一年吃不了幾頓肉。
圖為一名白褲瑤村民在自己的茅草房前。(南丹縣委宣傳部供圖)
近年來,各級政府不斷改善白褲瑤群衆的生活條件。1992年,韋志金從山上搬遷到靠近公路的地方,告别了茅草房。2007年,他家靠危房改造政策把泥瓦房換成了磚瓦房。2016年,在精準扶貧政策的幫助下,他到廣東從事勞務中介工作,慢慢成長為一名管理人員。2020年,韋志金用打工積攢的錢建了如今的新房,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
在南丹縣白褲瑤寨,低矮、簡陋的茅草房是群衆的第一代住房,現已幾乎看不到蹤影。20世紀60至90年代,泥瓦房和磚瓦房是群衆的第二代住房,這類房子已較為少見且不再住人,大多作為生産用房。近年來,樓房成為白褲瑤群衆的第三代住房。在王架屯,如今仍保留着一部分泥瓦房和磚瓦房,和周邊新建的樓房形成鮮明對比。
“房子的變遷是白褲瑤群衆生活變化的縮影。”關西村黨支部書記蘭海芬說,以前白褲瑤群衆習慣在大山裡生活,極少和外界交流,現在,群衆的居住環境改善,大部分群衆住上了樓房。
王架屯的蘭永勝住在一棟兩層樓房裡,但家裡仍保留了半間泥瓦房作為廚房使用。蘭永勝說,留着這半間泥瓦房是想留下這一段記憶,讓自己的孩子們知道如今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圖為廣西南丹縣八圩瑤族鄉關西村王架屯村民蘭永勝的泥瓦房(1月25日攝)。新華社記者農冠斌 攝
“這棟泥瓦房是用茅草房的框架搭起來的,從開裂的牆體中還能看到竹篾片。我經常對兒子和女兒說,爸爸小時候就是鋪着稻草住在這裡,透風又漏雨。”蘭永勝說,如今家裡養了4頭牛,還有3畝田地和60多畝山林,交通方便,種養出來的産品不愁銷路,加上平時打零工的收入,一家人的生活沒有問題。
圖為廣西南丹縣八圩瑤族鄉關西村王架屯村民蘭永勝的新房(1月25日攝)。新華社記者農冠斌 攝
在廣西南丹縣,白褲瑤群衆除了在原址新建房子,近年來還有約1.35萬人搬出深山,住進民族風格鮮明的新居。
在南丹縣裡湖瑤族鄉朵努社區,300多棟具有民俗風情的樓房沿着蜿蜒的水泥路分布在山谷中。房屋外牆畫着銅鼓、瑤王印、牛角等白褲瑤元素圖案。
朵努社區居民何正軍說,老家的房子是小平房,搬遷後一家人住上兩層樓的新房,用上自來水,孩子上學、老人就醫都非常便利,自己家開了小賣部和夜宵攤,生活無憂。
朵努社區第一書記黎夏說,當地利用白褲瑤獨特的民族文化資源和毗鄰貴州荔波縣小七孔景區的優勢,正在建設白褲瑤鄉旅遊景區。許多搬遷戶通過參與民俗展演和民族特色産品制作等,以多種要素入股分紅,實現在家門口創收。
談到農曆新年的願望,何正軍說,今年他打算在老家承包100畝土地種植牧草,發展養牛産業,把日子過得更加紅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