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照片為中國鄉村公路航拍圖。 崔瀚予攝(影像中國)
核心閱讀
近年來,各行各業的奮鬥與堅守、磨砺與成長、變化與發展得到文藝及時生動的記錄。通過這些天南海北、上天入海的故事,人們如臨現場般感受着時代脈動。
走到生活深處,傾聽人民心聲,文藝作品表達崇高價值和美好情感的場景更豐富,韻味更醇厚。
“到現場去,到人民中去,紮下根來,挖一口深井!”這是廣大文藝工作者的心聲和使命,也是新時代文藝繁榮發展的信心和底氣。
在遼闊的内蒙古草原上,活躍着一支支這樣的隊伍:他們以天為幕布,以地為舞台,把豐富多彩的演出送到農牧民身邊,用藝術生動傳達黨的聲音,被稱為“紅色文藝輕騎兵”。他們,就是烏蘭牧騎。
演出就是采風,采風就是創作。烏蘭牧騎隊員和鄉親們拉家常,吸收他們提出的好點子。“我們每年送演出100場,在各地感受風土人情,有時和老鄉聊出了靈感,就在大巴車上寫下一兩節曲譜,邊走邊演邊補充。”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隊長紮那說。正是在廣闊天地間,在百姓生活中,烏蘭牧騎獲得了文藝創作的源頭活水。
在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強調:“一切有抱負、有追求的文藝工作者都應該追随人民腳步,走出方寸天地,閱盡大千世界,讓自己的心永遠随着人民的心而跳動。”10年來,廣大文藝工作者堅守人民立場,将目光投向時代生活,走出鬥室,奔赴現場,用優秀作品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強人民精神力量,讓文藝百花園為人民綻放。
置身廣闊天地,記錄火熱實踐
“喂你好,報平安,現在一切正常。”鏡頭裡,火情監測員趙福洲熟練地彙報情況。在北京向北400多公裡的塞罕壩,這片世界面積最大的人工林海,他一幹就是30多年。談到10年變化,趙福洲開心地說:“過去兩層樓,現在五層樓;過去是土道,現在是柏油路;風景變好了,來玩的人多了,感覺不孤獨了。這是天地之别!”難得一見的曆史影像和現場畫面在網絡紀錄片《這十年》中真實呈現。20多對夫妻共同守護塞罕壩、從未發生一起火災的事迹讓無數人動容。
在一座座充滿活力的城市裡,公安民警守護着人民的生活安甯。5年前,一位派出所所長累倒在辦公室,再也沒有起來。聽聞此事,網絡作家卓牧閑不禁落淚,心中油然生起強烈願望,決定把基層民警的酸甜苦辣、冷暖悲歡寫出來。“英雄應該被銘記,奉獻應該被讴歌!”卓牧閑深入派出所、刑警隊和社區警務室,跟民警交朋友,了解基層警務工作。有了豐厚積累,網絡小說《韓警官》《朝陽警事》故事真實動人、人物親切可感,讀者紛紛留言緻敬我們這個時代的平凡英雄。
“生命隻有一次,我隻能把它獻給祖國!”軍旅作家西元深入高原軍營,聽到一位連長這樣說。西元被深深震撼,扪心自問:“你小說裡的人物有這位連長這麼有血性嗎?如果沒有,你應該感到羞愧!”感悟戍邊官兵心聲,依靠紮實采訪記錄,他創作出革命曆史題材長篇小說《苦難山》,以充滿血性、有情有義的軍人群像傳達向上力量,傳承紅色血脈。
這些文藝作品有一個共同特點:充滿現場感。脫貧攻堅、生态文明建設、平安中國建設、改革強軍戰略……10年來,廣大文藝工作者拿起筆、扛起攝像機,在人民火熱的實踐現場獲得豐富創作靈感和強大創作動力。對此,踏遍了家鄉山山水水、村村寨寨的作家歐陽黔森深有感觸:“不踏上鄉間田埂,哪能嗅出泥土的芬芳?”面對日新月異的社會生活的召喚,文藝工作者在生活中選素材、找線索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不斷增強,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文藝作品不斷湧現。
傾聽人民心聲,展現多彩生活
文藝作品要打動人心,創作者必須了解人民的情感,傾聽人民的心聲。家庭的酸甜苦辣、百姓的歡樂憂傷,平凡生活裡有着最感人、最生動的故事。
為原汁原味記錄漁民生活,紀錄片《風味人間3》主創團隊與漁民們一道同洶湧海浪搏擊,在絕壁間摘取食材。網絡紀錄片《第一餐》的創作者走進各個城市的早餐鋪子,講述煙火裡的故事,解讀美食裡的文化密碼。近年來,《舌尖上的中國》《風味人間》《人生一串》等一批美食類紀錄片用食物講人物話生活,映照出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生活圖景,反映着人們創造美好生活的精神風貌。
“大象去哪兒了?”2020年春天,一群野生亞洲象從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一路北移,廣受關注。創作者們緊緊追蹤象群遷移,迅速推出紀錄片《一路“象”北》。象行人走,象停人留,人與象之間的友愛故事在現場鏡頭和個性化旁白下真實可感。觀衆真切感受到“人象平安”的來之不易,感受到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态之美。
走入生活、貼近人民,是藝術創作的基本态度;以高于生活的标準來提煉生活,是藝術創作的基本能力。
電影《我和我的家鄉》中喬樹林的藝術形象,來自一次深紮西北的采風。他身上有讓荒漠長出“金果果”的“沙地蘋果創始人”張炳貴的影子,有“七一勳章”獲得者石光銀、治沙模範郭成旺、全國治沙英雄牛玉琴等與風沙戰鬥的不屈精神,有落着淚說“我在這兒,不能走”的支教教師的無私情懷。喬樹林不是一個人,是經過藝術提煉的、西北大地上奮鬥者的代表。
真實的生活情感充沛,真實的人物千姿百态。走到生活深處,傾聽人民心聲,文藝作品表達崇高價值和美好情感的場景更豐富,韻味更醇厚。
紮根生活沃土,感悟生活本質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作家柳青深入生活,在皇甫村一紮就是14年,吃透了陝西關中農民生活的點點滴滴,創作出小說《創業史》,為中國當代文學留下經典之作。新時代文藝工作者以柳青為榜樣,深深紮根生活沃土,在現場積累創作素材,打開了創作空間。
農民李志遠雙腿殘疾,但他喜歡種樹,要在家鄉“種出一個花果山,種出一個桃花源”,每棵樹都是他的兒女;白春蘭與風沙鏖戰了幾十年,經曆了丈夫因病辭世、女兒差點被飛沙吞噬的痛楚,但她不願離開,終将沙海變綠洲……報告文學《西海固筆記》在真實記錄基礎上,描摹人物的情感世界,靠的是長期觀察與思考。作者季棟梁說:“要踩進生活的泥土,貼近現實的人物,在田間地頭和屋舍炕頭發現、感受和思考。”他在西海固生活了30多年,離開後仍每年多次去采訪、調研,深入了解脫貧攻堅政策、舉措、曆程,積攢了許多真實鮮活的故事。紮根人物生活的土地、工作的現場,走進他們精神世界的深處,真實的故事、細膩的情感、動人的細節從筆尖源源不斷地流淌出來。
經曆大風大浪,是每一名深海科考工作者的“必修課”。57天,9200多海裡,作家許晨跟随“蛟龍”号身赴遠洋,在風浪颠簸中與科學家、潛航員、水手朝夕相處,體悟深海科考工作的艱辛。台風“夏浪”來襲,吃午飯稍不留神眼前的碗就溜走了,船體搖擺大了,碗盤稀裡嘩啦地直往下掉。這是他緻力研究海洋文化,長期到海洋科考工作一線采訪的縮影。後來,許晨又跟随“科學”号出海,積累下大量鮮活素材。厚積薄發,《第四極——中國“蛟龍”号挑戰深海》《耕海探洋》等報告文學作品不僅在真實性、科學性上紮實可靠,而且在情感、人物和故事上好讀耐讀,把科研工作者的拼搏精神寫活了。
歌唱演員王宏偉登上過海拔幾千米的營地,到過遙遠的邊疆,為人們送去最動情歌聲的同時,在現場收獲着、學習着人民表達情感的方法;秦腔演員袁丫丫深知百姓喜愛是戲曲傳承創新最肥沃的土壤,多年來堅持在基層演出,在一個個土台子上,在和觀衆的互動中,積累下創意靈感;作家舒輝波在不同地方支教,為60多個接受采訪的孩子建立成長檔案,創作出長篇小說《逐光的孩子》,刻錄下文化扶貧的時代足音……廣大文藝工作者把心、情、思沉到人民之中,用豐富的藝術作品彙聚起向上向善的磅礴力量。
文學藝術的發展離不開人民的滋養,人民中有着一切文學藝術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豐沛源泉。“到現場去,到人民中去,紮下根來,挖一口深井!”這是廣大文藝工作者的心聲和使命,也是新時代文藝繁榮發展的信心和底氣。
制圖:趙偲汝《 人民日報 》( 2022年09月30日 20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