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生活
/
何時入伏有啥說法
何時入伏有啥說法
更新时间:2024-12-28 03:34:22

時光匆匆,轉眼間又要迎來夏天最熱的一段時間。老人常說“冬有三九,夏有三伏”,三九是冬天最寒冷的時間段,而三伏是夏天最炎熱的時間段。明天就是三伏天的頭伏了,明天是陽曆7月16日,陰曆六月十八。老話講:“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頭伏為啥吃餃子呢?頭伏是農民喜獲豐收以後的時間段,又是夏季最炎熱的時候。人們的食欲大減,為了刺激味蕾,農民就借助這相對清閑的時間,品嘗一下新小麥獨有的麥香。“伏與福”諧音,而餃子又形似元寶,有“元寶藏福”的美好寓意,這其中寄托了古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不過,今天咱不說和美食有關的俗語,說一條關于頭伏第一天下雨相關的俗語“雨淋母伏頭,炕頭長蘑菇;雨淋公伏頭,曬破狗舌頭”。這頭伏怎麼還分公和母呢?

何時入伏有啥說法(古人如何确定哪天是頭伏)1

一,雨淋母伏頭,炕頭長蘑菇。

從字面意思來理解這句俗語,意思就是:如果在母伏當天下雨的話,炕頭都能長蘑菇了。是不是感覺有點迷糊?這母伏到底是個啥?

關于三伏天如何來确定具體時間,有句老話這樣說:“夏至三庚數頭伏,夏至四庚數中伏,秋後一庚數末伏”。這裡的庚,就是古代天幹地支計時法中的庚日。也就是從夏至節氣開始,數到第三個庚日就是頭伏第一天。數到第四個庚日就是中伏第一天,立秋以後的第一個庚日就是末伏了。

何時入伏有啥說法(古人如何确定哪天是頭伏)2

什麼是庚日?古代天幹地支計時法,由天幹和地支來計時。分十天幹和十二地支。十天幹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分别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将十天幹和十二地支采取一對一,二對二的方法組隊,分别是甲子,乙醜,丙寅,……以此類推,當十天幹一輪循環完以後,就進行下一輪循環,繼續和十二地支組隊,十二地支也是如此,第一輪循環完畢,就第二輪從頭開始循環。這樣所有天幹和地支都碰一次面,正好是六十天。而在這六十天中,和“庚”有關的日子就是“庚日了”。而夏至過後的第三個“庚午日”就是六月十八。

在古代萬事萬物都分陰陽。時間自然也逃不過這條鐵律。單數為陽,雙數為陰。陽為“公”,陰為“母”,今年頭伏第一天是六月十八,十八為雙數,自然也就是“母”。所以今年的頭伏就又稱之為“母伏”。

何時入伏有啥說法(古人如何确定哪天是頭伏)3

這句俗語就是在說:“今年如果在頭伏第一天那天下雨的話,炕頭上都能長出蘑菇來”。大家都知道,蘑菇是菌類,喜歡陰暗潮濕的環境。而我們所居住的房子一般來說都是比較幹燥的。畢竟我們人類要休養生息,幹燥的環境更有利于我們的身體健康。而炕頭之上就更難形成潮濕的情況了。所謂炕頭,就是以前燒火做飯時,煙氣通過土炕的最開始的地方。在以前,是沒有燃氣,電等現代化的資源的,古人做飯的一日三餐都是在土竈上來做,土炕的炕頭吸收煙氣的熱量最多,想要潮濕實在是太難了。當然這是古人運用的誇張手法,沒必要深究。

在古代房屋要想潮濕,唯一的情況就是雨水特别頻繁,導緻室内濕度增加。這才能令炕頭潮濕。潮濕的程度都能長蘑菇了。其實這就是在突出如果在母伏這天下雨,以後的三伏天的這段時間就會陰雨連綿。

二,雨淋公伏頭,曬破狗舌頭。

何時入伏有啥說法(古人如何确定哪天是頭伏)4

這句俗語的意思就是:如果在公伏這天下雨,天氣就會異常幹燥炎熱,熱到都能把狗舌頭曬破皮。

大家都知道,狗散熱的方式有點兒獨特。每當它們感到熱的時候,就會張開嘴,把大舌頭吐出來,以這樣的方式來給自己降溫。而裸露在外的舌頭在烈日的照射下都會曬破皮,可想而知,天氣是多麼的炎熱幹燥。當然曬破狗舌頭的情況不會發生。這同樣是古人誇張的說法。借此來映襯天氣的炎熱程度。

這句俗語就是在說,如果在頭伏的公伏這天下雨,那就預示着三伏天的這一段時間天氣會異常幹燥和炎熱。

在沒有科學的天氣預報的情況下,古人就是通過對生活經驗的總結,來判斷今後的天氣情況。古人總結的經驗之談到底是準還是不準,大家去用時間來驗證吧。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