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國民級遊戲《Fate》中,有一位名叫吉爾伽美什的英靈,對于這款遊戲的鐵粉而言,這位掌握着“王之寶庫”,俗稱“金閃閃”的角色,着實是讓人難以忘懷。
其實,這個遊戲角色的真實身份,乃是蘇美爾王朝的第五任國王、人類最古老的史詩《吉爾伽美什史詩》的主人公、全世界最古老的“英雄王”,有着“三分之二為神,三分之一為人”的神性。
《吉爾伽美什史詩》源自蘇美爾人的詩歌和傳說,其故事跨度超過2000年。目前已被考古學家發現和證實的,共有蘇美爾、阿卡德、巴比倫、亞述、胡裡安、赫梯等六種語言的泥闆。其中,古巴比倫泥闆是最早發現的史詩文本,它和後來發現的阿卡德泥版,共同構成了現代翻譯的重要來源。
目前國内最權威的翻譯版本,是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西亞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拱玉書進行譯注的版本。拱玉書教授早年在德國慕尼黑大學攻讀時,曾專攻亞述學,對古蘇美爾文化有極深的研究和見解,其主要著作有《西亞考古史》《蘇美爾、埃及及中國古文字比較研究》《古代兩河流域文字起源神話傳說》《論蘇美爾文明中的“道”》等。
01 誕生于兩河流域的英雄史詩
縱觀曆史,人類文明的誕生,總會與一條條大河息息相關。正因如此,曆史學家才将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文明稱為“大河文明”。例如,黃河、長江之于中國,尼羅河之于古埃及,印度河、恒河之于古印度,以及幼發拉底河、底格裡斯河之于古巴比倫。
古希臘人将兩河流域稱為“美索不達米亞”,意為“兩條河流之間的地方”,而這兩條河指的正是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裡斯河。亞美尼亞山區豐沛的降水源源不斷地注入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裡斯河,而這兩條河又滋潤着平原肥沃的土地,古老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便誕生于此。
由于美索不達米亞地處平原,周圍缺少天然屏障,所以在幾千年的漫長曆史中,蘇美爾人、阿卡德人、阿摩利人、亞述人、埃蘭人、喀西特人、胡裡特人、迦勒底人等民族,先後在此接觸、融合,并建立了蘇美爾、阿卡德、巴比倫、亞述和波斯等文明。
在民族融合、文化交融的過程中,人類曆史上第一部英雄史詩——《吉爾伽美什史詩》便誕生了。這部史詩與古印度的《羅摩衍那》《摩诃婆羅多》,古希臘的《伊利亞特》《奧德賽》,以及流傳于中國藏族民間的《格薩爾》一起,在人類文明的星河中交相輝映、熠熠生輝。
說起這部古老的史詩,就不能不提到距今六千多年前的烏魯克文明,在那個遙遠的遠古時代,烏魯克是當時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無論是經濟、宗教、政治、文化、建築還是藝術,烏魯克人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由烏魯克人發明的楔形文字,更是迄今已知最早的成熟文字,比我國的甲骨文還要早出現兩千年。
有了文字,就有了曆史。20世紀初,德國考古學家在烏魯克遺址發現了五千多塊泥版,上面記載了當時人們的經濟活動、曆史事件,其中就包括成文于公元前1900年前後的《蘇美爾王表》。
據《王表》記載,烏魯克王朝的前五位國王分别是麥思江伽舍爾、恩美卡、盧伽爾班達、杜牧茲和吉爾伽美什。除此之外,考古學家還發現了其他的曆史銘文,種種證據都表明,身為烏魯克王朝第五任國王的吉爾伽美什,在曆史上确有其人。
正如在中國古人眼中,上古時期的三皇五帝皆為聖賢一樣,在蘇美爾人的心目中,烏魯克王朝也是個偉大的王朝,而王朝的五位君主,亦是偉大的君主,是足以被傳頌千年的英雄人物。例如,恩美卡發明了文字,運籌帷幄,不戰而屈人之兵;盧伽爾班達發明擊石取火,且能獨自一人日行千裡;吉爾伽美什膂力過人,翻山過海,無所不能,等等。
基于這些近乎神話的傳說,蘇美爾人創作了大量英雄史詩,其中最古老、最傑出,目前發現數量最多、保存最完好的,就是這部足足用了十二塊泥版來記載的《吉爾伽美什史詩》!
02 吉爾伽美什的英雄之旅
神話學大師坎貝爾認為:“英雄的行為是不斷破壞當下既成的事物。這個循環的過程不斷運轉,神話的終點便放在成長的層面。轉動、流動才是生活之神的特質,而不是固執的沉重。”基于此,他将自己的“英雄之旅”模型分為三大部分:啟程、啟蒙和歸來。
《吉爾伽美什史詩》為何能被傳唱千年,至今仍經久不衰?大概是因為這部史詩的叙事結構,與坎貝爾提出的“英雄之旅”模型不謀而合吧。
《吉爾伽美什史詩》裡歌頌的英雄吉爾伽美什,是一位“三分之二是神、三分之一是人”的英雄王。但在最初,他隻是一個欺男霸女的無道昏君。就像書中描述的一樣,他“把烏魯克的年輕人搞得精疲力盡”,“無人敢與他為敵”,他甚至“不許新娘回家見新郎”。
吉爾伽美什的暴政,讓烏魯克的人民難以忍受,隻好向神袛祈求。大神安努聽到了百姓的訴求,便喚來手下,讓她按制造吉爾伽美什的方法,再造出一個人物,“此人要強壯,足以抵禦他心中的風暴。讓他們相互制衡,讓烏魯克重歸平靜!”
于是,《史詩》裡的第二位主人公,一個名叫恩啟都的英雄就誕生了。此人力大無窮,狀似野人,常與野獸厮混在一處。但一位名叫莎姆哈特的神妓對其以身相許,使恩啟都褪盡野性,獲得了判斷力,變得大智不愚。
莎姆哈特對恩啟都講了吉爾伽美什的故事,恩啟都聽了,好勝之心頓時被激起,他對莎姆哈特說:“我要向他發起挑戰,讓他見識見識我的力量。我要讓烏魯克人都知道,世上我最強!”
就這樣,恩啟都與吉爾伽美什展開一場激烈的搏鬥,誰也奈何不了對方,于是生出惺惺相惜之意,幹脆結為刎頸之交。與恩啟都結為好友之後,吉爾伽美什洗心革面、痛改前非,并與恩啟都結伴而行,踏上種種驚心動魄的冒險之旅,一起行俠仗義,掃蕩群魔。
這時,女神伊什坦愛上了風流倜傥的吉爾伽美什,并向其求歡。但吉爾伽美什不僅不為之所動,還嘲笑了這位生性淫蕩、面首如雲的女神一番。
被拒絕的伊什坦惱羞成怒,向自己的父親、衆神之王安努哭訴。最終,神王決定,讓吉爾伽美什與恩啟都二者之一,必須為這種冒犯神威的行為付出生命代價。
就這樣,神王選中了恩啟都,并宣判了他的死亡。
痛失摯友的吉爾伽美什,為恩啟都舉行了下葬儀式,而後便放棄了王權,告别了烏魯克民衆,獨自踏上尋求永生之路,曆經千難萬險,見到獲得永生的遠古先王。
最終,這位遠古智者娓娓道來的“洪水故事”,使充滿幻想的吉爾伽美什回歸現實,重振王道,成為古代君王典範。
03 聖經的靈感源泉,人類的精神财富
這部《吉爾伽美什史詩》之所以被譽為“歐洲英雄文學之鼻祖”,與書中那位遠古智者烏塔納皮什提講述的“洪水故事”是分不開的。至于《聖經》中的洪水與方舟故事,更是完全取材自這部不朽的史詩。
為什麼說《聖經》取材自《吉爾伽美什史詩》呢?
在商務印書館版《吉爾伽美什史詩》中,第十一塊泥闆講述的是洪水泛濫、凡人葬身魚腹的慘景,其中有這樣一段描寫:
待到第七天,
我放出一隻鴿子,讓它自由飛翔。
鴿子飛了出去,不久又回到船上。
因為無處落腳,它隻好返航。
我放出一隻燕子,讓它自由飛翔。
燕子飛了出去,不久又回到船上。
因為無處落腳,它隻好返航。
我放出一隻烏鴉,讓它自由飛翔。
烏鴉飛了出去,看到水位在下降。
它又蹦又跳覓食忙,不再返回到船上。
看到這段文字,你是不是覺得很熟悉?這不就和《聖經·創世紀》中大洪水退去,諾亞讓飛禽們去視察情況的那段文字如出一轍嗎?
雖然《史詩》和《聖經》中關于洪水的故事在細節上有一些差别,但整體叙事結構、叙事内容以及叙事意圖幾乎完全相同,二者的傳承關系顯而易見,因此拱玉書教授認為,洪水故事是《史詩》中的重要母題,是《史詩》最精彩的組成部分,更是《史詩》的最大亮點!
拱玉書教授指出,《史詩》中洪水故事的最大不同,是增加了神賦予洪水幸存者永生的情節。這個結局超出了所有以往洪水故事的思想框架,是《史詩》洪水故事的點睛之筆。而且,相比之下,《史詩》的洪水故事更加有血有肉,想象更加豐富,語言更加講究,對讀者而言,更加脍炙人口,更加引人入勝。
總而言之,《吉爾伽美什史詩》是一部情節連貫,環環相扣,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英雄史詩,書中更有現世與冥世通聯,人與神直接面對的情節,想象豐富,說理深刻,人物性格鮮明生動,語言樸實、形象、優美。今之讀者,讀之恍若現代傑作,一種古今興感、若合一契的感慨油然而生。正如本書譯注者拱玉書教授所說的那樣:
“這部泥版上的偉大詩篇是人類的共同精神财富,本書呈現的《吉爾伽美什史詩》,集中體現了歐美學者一個多世紀以來,在研究這部偉大詩篇方面取得的成果,相信這個最新中文版本的《吉爾伽美什史詩》,會給讀者帶來不一樣的閱讀體驗。
讓我們一同走進經典,穿越時空,在幾千年前的時空中,體驗人類曆史上的精彩片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