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30 07:26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趙靜
每個城市都有屬于自己的地标,而每個時代,城市的地标又不盡相同。它們各自承載着一代人的回憶,也見證着一座城市的發展。
台州有着9000年曆史,是一座名副其實的曆史文化名城,伴随着改革開放,台州悄然煥發新生,台州及九個縣市區的城市地标,也在這40年間叠代更新,有些已經消失遠去,有些依然堅守。
改革開放40周年,魅力台州推出10篇文章,以地标建築變化,記錄城市變遷。
改革開放40年,40年光陰流轉,40年革故鼎新,從太平縣到溫嶺市,溫嶺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全國第一個股份合作制企業誕生在溫嶺,全國首創民主懇談會,在全國率先探索工資集體協商制度,敢為天下先的溫嶺人創造了無數奇迹。
将曆史的焦距拉長,從泛黃的老相片看溫嶺40年變遷。
溫嶺市政府
1994年3月9日,溫嶺撤縣設市,開啟全新的征程。
2006年12月9日,溫嶺行政中心搬至人民東路258号。吳鵬飛 攝
江廈潮汐電站
江廈潮汐電站 毛海挺 攝
1980年5月,位于溫嶺市樂清灣北端的江廈潮汐電站第一台機組投産發電,這是中國第一座雙向潮汐電站。
1981年,江廈潮汐電站一号機啟動成功慶祝大會。
台州寶特鞋業有限公司
1980年代初,寶利特公司老廠區。吳鵬飛 攝
1983年1月,全國第一家股份制企業工商登記檔案。
現在的寶利特集團
1982年,溫嶺縣澤國鎮牧嶼村的陳華根、王華森等四位村民,籌資9000元,經溫嶺縣工商行政管理局核準登記組建了溫嶺縣牧嶼牧南工藝美術廠,成為中國第一家股份制合作企業。經過30多年拼搏,昔日的家庭小作坊,成長為今日的寶利特集團。
交通變遷
1986年,溫嶺縣以股票形式集資的藤嶺隧道通車。
現在的藤嶺隧道 龐輝斌 攝
35歲以上的溫嶺人肯定記得一句俗話,“藤嶺騰半天”,這講的就是當時的光景,從鄉下坐車到縣城,在藤嶺就得花上兩三個小時,而且路況極差,輕則頭昏腦脹,重則翻車殒命。1986年,溫嶺人終于告别了“藤嶺騰半天”的生活,藤嶺隧道被打通,曾經兩三個小時的山路如今隻要三五分鐘。
1994年10月16日,溫嶺舉行台州高速公路一期工程溫嶺段開工典禮。
2000年12月31日,連接甬台溫高速的大石一級公路通車。
甬台溫高速 吳鵬飛 攝
2003年,我們終于迎來了曆史性的一刻——台州境内第一條高速甬台溫高速工程建成通車!
溫嶺火車站日景 吳鵬飛 攝
2009年,台州第一條鐵路——甬台溫鐵路建成通車,台州直接跳過了綠皮車,進入了動車時代,到杭州隻消兩三個小時。
2014年1月5日,溫嶺新建成的客運中心正式投入運營。劉振清 攝
獨一無二的風光
東輝閣 顧翔 攝
1990年代,東輝閣重新修繕,成為大家茶餘飯後周末休閑的最好場所。東輝閣高35米,為明三暗五歇十字脊頂仿明清古建築造型,正門南面有山門牌樓,東西有扇亭和遊廊等附屬建築,造型獨特,堪與全國四大名樓媲美。夜中的東輝閣更是一粒璀璨的明珠。
溫嶺千年曙光碑
新千年第一縷曙光的眷顧,把風情萬種的溫嶺從深閨中引了出來。
長嶼硐天 吳鵬飛 攝
1998年4月長嶼硐天榮獲世界吉尼斯之最,如今已成為國家4A級旅遊區。2007年6月19日, 長嶼硐天世界地質公園揭幕開園。
2010年,曾于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在京展示的3隻奧運熊貓“福娃”“歡歡”“淘淘”落戶長嶼硐天熊貓館,吸引了衆多遊客前來觀賞。
石夫人 吳鵬飛 攝
“巍巍獨立向江濱,四畔無人水作鄰。”這是宋人詠“石夫人”的佳句。五龍山之巅的夫人峰,是溫嶺永恒的地理坐标。
人民醫院
老人民醫院
8090所熟悉的人民醫院
那時候的小區大多數還是樓梯房,還記得在人民醫院第一次乘電梯時的新奇。
2017年,溫嶺市第一人民醫院投入使用,醫療水平再上新台階。 朱海偉 攝
近日,中國建築業協會公布了2018至2019年度第一批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國家優質工程)名單,首批入選項目共120個,其中就有溫嶺市醫療中心。
溫嶺中學
大明因校舍(1949—1966)
溫嶺中學創辦于1847年,是浙江省百年名校,初為宗文書院,後曆經私立宗文高等小學堂、宗文高等小學校、宗文初級中學、溫嶺縣立宗文初級中學、溫嶺縣立初級中學、溫嶺縣立中學、溫嶺縣第一中學、浙江省溫嶺中學。
80年代新建教學樓
那時的校園在虎山公園腳下。有一年,學校周邊治安不太好,為了學生的安全,學校實行男生夜間輪流值班,以寝室為單位,在住宿區巡邏。
溫嶺中學 朱海偉 攝
2001年,溫嶺中學遷入新校址,成為溫嶺新的文化地标。無數優秀學子從溫中出發,走向了更廣袤的世界。我們畢業,結束的是中學生涯,留下的是無限回憶。
經濟騰飛
2002年,東海塘圍塗堵口合龍。東海塘南北合龍,“再造一個溫嶺”從此起步。
2010年代,溫嶺總部經濟基地拔地而起,大廈鱗次栉比。吳鵬飛 攝
2016年3月24日,由浙江天時造船有限公司建造的我國首艘萬米級載人深淵器科考母船“張謇”号在松門上水。
2017年12月19日,溫嶺市松門鎮龍門港,大型龍門吊正在将外貿集裝箱裝上“聯合10号”貨輪。這艘貨輪的首航,标志着龍門港集裝箱内支線正式啟動,溫嶺由此進入“港口時代”。
城鎮街道
我們穿行在大街小巷間,倏忽間,低矮的磚瓦房脫胎換骨,聳入了雲霄,叮咚的自行車變成了川流不息的車流。身邊流過的一切都慢慢變成了曆史,長長的是城市曆史的生命線,
和投射在我們心中的烙印。
1985年的城關老十字街
20年前的人民西路
10年前的人民西路
萬壽路舊貌
溫嶺三星新村
鄉村生活
那時,校門口五毛的油炸零食是我們的最愛;
那時,一放學,成群結隊的孩子湧出校門,從不需要大人接;
那時,我們總覺得自己不小了,是個大人了;
如今,我們長大了,卻不願長大。
我們留戀着舊時光的美好,也欣喜着日新月異的美麗鄉村。
大溪盤山村變遷組照 宋友才 攝
以前手工插秧臉向泥土背朝天彎着腰,是最累的一項農活。劉振清 攝
現在機械插秧株行距整齊,一台普通插秧機能頂20多人工。劉振清 攝
收割機每年機收面積24.4萬餘畝,大大解放了勞動力。劉振清 攝
公共設施
1999年,溫嶺體育館投入使用。 龐輝斌 攝
錦屏公園 龐輝斌 攝
2005年5月1日,錦屏公園一期建成開放,如今,二三期景區也已建成。主要景點有葦花歌台、世紀曙光、石藝勞作、飄台飛舞、“五色土”雕塑等。園區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碧水漣漪、遊船悠悠,春夏季節夜間更是蛙聲此起彼伏,堪稱是一幅生态濕地的畫卷。
九龍湖 龐輝斌 攝
遼闊壯美的九龍湖是溫嶺城市新區“綠肺”,保留原有的生态景觀及濕地生物系統,形成以生态水系、植物群落為主的城市生态濕地景觀。
2018年,溫嶺博物館即将投入使用。顧翔 攝
時光如繁弦急管,
一去不複返地奔向終曲。
每一次變遷,都是一場變革,
它代表着一個地方變得越來越好。
年輕的我們,
記錄着這座城市的成長,
也成為這個時代的印記。
(部分圖片來源于溫嶺日報微信公衆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