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有這樣一位中年男演員,金星曾在節目中這樣評價過他:如果他在戲裡演配角,那觀衆看完可能都不記得主角是誰。
他雖然經常演配角,但是他在電視劇、電影裡面,卻常常搶走了主角的光環;他還特别擅長演反派,由于實在演得太逼真了,以至于觀衆一看到他會有種“瑟瑟發抖”的感覺,本能地想跑。
他就是演戲演到人戲合一的大戲骨王千源。
王千源,真的是一個狠角色。
他演壞人時淩厲的眼神,就好像眼睛裡随時會飛出一把利刃,直直地朝着你的心窩子捅過來一樣,令人忍不住瑟瑟發抖。
他不僅在戲裡狠,現實中,他也很狠,不過,現實中的狠體現在對待自己演戲态度上,是為了塑造好角色将自己逼到瘋魔狀态的狠。
演藝家庭出身 他卻跑去當裁縫王千源身在藝術家庭,父母都是話劇演員,父親王早來更是遼甯人民藝術劇院一級演員。
不過,雖然從小浸泡在遼歌大院,王千源卻沒有萌生過長大後要往演藝事業發展的理想。
相反,他年少時隻是一個隻顧貪玩的調皮小孩,整天就知道上蹿下跳,熱衷于各項體育運動。
上學之後,他成了體育成績拿第一,文化成績卻拿不出手的妥妥學渣一枚。
中考的時候,他的成績是要多磕碜就有多磕碜,八門加起來隻有100多分。考高中,自然是無望了。于是,他就隻好轉去讀職中。
就這樣,牛高馬大的王千源成了裁縫小達人,還真别說,大男人玩起縫紉機來,一點違和感都沒有。
王千源後來在某個訪談節目上秀了一把他的裁縫技能,還被主持人大誇性感。隻能說,認真的男人做起事情來,果然是最性感的。
如果說在之前,王千源内心對自己的未來還是處于混沌狀态的話,那麼在職中的時候,潛藏在他内心深處的霸氣基因已經開始慢慢地顯露出來。
他就覺得,學裁縫,最多隻能做到車間主任,他心裡開始心有不甘了。
于是,學了三年的裁縫之後,他又去學設計,考服裝設計,結果,“考渣”大神又附體,他沒有考上。
或許,這是命運的安排,因為前面還有更重要的使命等着他去完成。
“懸梁刺股”式的苦讀,學渣變中戲學生眼看着兒子在考試的路上挫敗連連,這時候,他的父母突然靈光一閃,夫妻倆都是搞藝術的,為什麼不讓兒子去傳承自己的“衣缽”呢?
就這樣,兜兜轉轉,王千源最終還是回歸到父母正在耕作的表演這塊土地上來。他随後跟随母親到北京備考中央戲劇學院。
到了北京,王千源才意識到到自己的知識實在太不紮實了,于是,他重新回到沈陽繼續修煉自己的文化課和專業知識。
這時的王千源,瘋狂地填補各種知識的缺口,日夜伏案看書學習,有時讀困了,他就用冷水澆醒自己,或光着上半身貼在牆上,繼續啃書。
按他的話說,那段時間就如同“懸梁刺股”般的學習經曆。可就是他這般苦讀,最後文化分隻得了200多分,離中戲表演系還差個幾分。
幸好,最後他憑着父親歸國華僑的身份,加了十分,最終才被中戲表演系“收納”。
一個“傻”決定 讓他斬獲東京影帝頭銜2010年,默默無名的王千源突然以東京電影節影帝的身份進入媒體的視野,開始引起大衆關注。
那一年,是他演藝生涯的第一個大轉折,姜偉導演看中了他,邀請他參與電影《潛伏》的演出。
恰巧的是,在這部電影開拍前的一個月空檔期,張萌導演也找到了他,邀請他參與小成本制作《鋼的琴》。
王千源以為這部小成本制作很快就完事,就答應了,誰知道,這部戲拍了一個月不僅沒有拍完,還斷了資金鍊。
這時的王千源,考慮再三,最終決定拒絕姜偉的邀請,繼續堅持拍完這部小成本《鋼的琴》,原因是他太愛這個劇本了,對他來說,就算片子拍出來賣不出去,用來珍藏一輩子也是值得的。
資金不夠,他就回老家把老爸拉來一起演,最終總算把這部片子搗鼓出來。
在《鋼的琴》這部片子中,王千源扮演的是一個失意的下層社會人士王桂林,他不僅遭遇下崗、老婆還跟着别人跑了。
雖然生活艱難,但是他十分重視女兒的“精神富養”,為了滿足女兒的願望,他召集一幫同樣落魄的下崗工人曆經周折,打造了一部鋼材質的鋼琴。最後,他們重新喚起生活的鬥志,燃起對未來的希望。
或許是從角色中看到了自己生活中遭受重重挫折又不肯屈服的影子,王千源為這個角色傾注了他的大量心血和精神,将王桂林這個小人物的精神面貌刻畫地十足飽滿、傳神。
而就是這個看似有點傻的決定,讓王千源登上了演藝旅途的第一個巅峰。《鋼的琴》入圍了東京電影節。
頒獎期間,王千源被邀請到東京參加頒獎典禮。從未想過自己會獲獎的他,懷着去旅遊的心情,捎上老婆子女樂呵呵地去了日本幾日遊。
按他的話,包吃包住,還有5星級酒店住,玩得好不惬意。最後一日頒獎時,他們一家三口還慢吞吞地遲到了。
走紅毯時,其他明星走過時,低下歡呼聲一片,無人知曉的王千源走過時,隻有他老婆和孩子倆人在歡呼,即便如此,王千源還是走出了大明星的架勢。
然而,人生如戲,充滿反轉。頒獎的時候,他突然聽到主持人讀到他的名字,他本能地“刷”一下站起來。
原來,自己獲得了東京電影節的影帝!他十六年的龍套生涯,終于迎來了井噴時刻。
這一個影帝,似乎來得不同尋常,但其實早已有迹可循。如果不是他多年來的紮實苦練囤積下來的實力,這個影帝哪裡輪得到他呢?
回看王千源的演藝之路,可謂艱難又坎坷。
演藝生涯坎坷 16年龍套角色由于是半路出家,王千源在中央戲劇學院四年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他除了苦修專業之外,又跑去當班長、又參加學生會,全面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他原本以為,畢業後可以好好地大幹一場了,誰知道,卻被分配到北京兒童藝術劇院,天天演大自然,演動物,什麼石頭呀,風呀,太陽呀,狐狸呀,反正,就不是人。
四年寒窗苦讀,結果連演個人的機會都沒有,加上又看着同班同學一個個要不就演上主角了,要不也小有名氣,王千源這心裡的落差可不是一般的大。
更令他困擾的是,他羞于讓同學知道自己在進行這樣的演出,每次他們要來觀看他演出都被他以各種借口推脫掉了。在表演上也開始渾渾噩噩了。
直到有一日,他到一個智障兒童學校表演時,看着一群充滿熱忱、渴望的學生,覺得很羞愧,突然醒悟過來,自己這麼忽悠地演出,卻被他們那麼真誠地追捧,這也太對不起觀衆了。
“我們随随便便糊弄一下小孩,他們就特别真誠。在台上,你的一點點行為就能換來人的眼淚,那是真誠的眼淚。那個時候,我覺得自己挺無恥的,每天為了混幾十塊錢,而抛棄了世界上最真摯的觀衆。”他這樣說道。
從那開始,他重新找回表演的初心,以認真的态度對待每一次演出,不再懈怠。
不久後,北京兒童藝術劇院改制,他辭職了。為了維持生計,他在中央戲劇學院附近開了一個餐廳,自己開着三輪車給學校的學生送餐。
不過,餐廳開了沒有多久也倒閉了,對此,他笑稱是被同學蹭飯吃給吃倒閉了,由此可見,雖然生活不易,這個男人依舊保持豁達心态。
沒有了副業之後,于是,他繼續去做演員,雖然接的都是龍套角色,但是他積極把握每一次演出機會。
例如,在1994年,他在電影《赢家》劇組得到了一個演殘疾人角色的機會。王千源像是一個饑餓的野狼嗅到了肉食的味道一樣,死死盯住“獵物”不願放棄。
為了得到這個表演機會,他苦練用單手和牙齒綁鞋帶半個多月,愣是練出了正常人雙手綁鞋帶的速度。
結果,他順利出演了這部影片,并且在戲中表現出彩,獲得觀衆好評。不過,他的演藝事業并未從此一帆風順。
他的龍套生涯維持了長達十六年,他演過運動員、農民、反派等各種角色,曾經還拿過30元的片酬。
甚至還有人嘲笑他,說他一輩子隻能演農民。即便如此,王千源内心的鬥志依舊高昂,他努力地修煉演技,認真對待每個小角色,蟄伏着,等待機遇的降臨。
直到《鋼的琴》的出現,他終于迎來了演藝生涯的第一個巅峰。
對王千源而言,這個獎項于他,就像是小朋友得到棒棒糖的獎勵一樣,是對他努力的一個回饋,讓他内心覺得很甜。
随後,王千源的實力被越來越多人看到,而他一如既往地為了每個角色“瘋魔”。
為了真實還原《解救吳先生》中角色的瘋狗特質,他7天不洗澡,把身邊的工作
為了一個幾秒鐘的裸背戲,三天不喝水,拍攝前還去蒸了一晚桑拿,隻是為了把人員差點熏暈。肉線條更加明顯……
這樣為演戲把自己逼到瘋魔狀态的他,如果還沒有點成績的話,真是天理不容了。
事實證明,他演的每個角色,就算是大反派,也能夠牢牢地抓住觀衆的心,甚至不亞于主角的光環。
戲裡的狠角色,生活中的軟萌“女兒奴”戲裡有多兇狠,戲外就有多軟糯。
王千源曾經在一個訪談中表示,自己希望戲裡不要總是悍匪的形象,這樣他都不敢讓寶貝女兒看自己的作品。
對這個“悍匪”而言,女兒就是他的軟肋。
女兒剛出生時,為了取回落下的臍帶血袋,他一口氣狂奔到6樓,他說這是他這輩子跑得最快的一次。
為了不吵醒正在熟睡的女兒,他不敢停車,就這樣一直開着車在城市的路上兜來兜去。
去個戛納電影節,也要帶上女兒,抽空陪她海灘遊玩,還要發個微博:“戛納的海灘有你……”字裡行間盡顯對小情人的寵愛。
不僅如此,勇猛如他,跟女兒鬥智鬥勇卻總是盤盤皆輸,不過卻輸得滿臉寵溺。隻能說,這個小女孩,應該是上輩子拯救了銀河系吧?才能遇上這樣一個好爸爸。
裁縫界少了一個工匠,電影界多了一個工匠特質十足的影帝,半路出家的王千源,
憑着自己自強不息的努力和拼勁,在演藝圈搏殺了自己的一條血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