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姿、座椅及外後視鏡調整
上一節講到腳跟為圓心的基本位置,腳跟位置大概确定後,就可以調整坐墊的前後了,如圖一所示,
坐墊的前後合理的位置是膝蓋距離前端越一拳左右,圖示是三指也行。要能保障腿部的活動空間。坐墊調整好後就可以調整靠背的角度了。還是如圖一所示,手臂伸直後手腕附近在方向盤頂部即可。
重點講一下
圖二的坐姿,靠背接近90度,這是許多新手采用的方式。以為這樣能看清楚的看到車頭。同時開車時屏蔽掉所有幹擾,不讓副駕講話,雙手緊緊抓住方向盤,眼睛直勾勾盯着前方。前方一有情況,馬上刹車早早踩死。車開的像蛤蟆跳一樣。
首先,普通的開車就是熟練工種,隻有在你放松不緊張的時候技術動作才會做的更好。手和腳需要一定的操作空間。同時新手在駕駛時身體的協調性和手眼腳的配合不默契,所以許多新手駕駛時隻能做一件事,要麼隻能打方向,要麼隻能踩刹車。要手眼腳一起時不可能的。如果是家裡的人陪你練車,他們的耐心可能不夠,語氣可能偏重,指導方法可能也欠缺,這會加重新手的負擔與情緒。或者他們會給你下定義不适合開車。結局大部分不太好,實際上,路上開車的老司機大部分都會忘記自己的是怎麼成長的,所以才會對新手這樣。
最後講一外後視鏡的位置,當我們把坐姿調整好後,網上有許多種說法,其實有些繁瑣。我們想一下,後視鏡的作用是什麼,它是讓駕駛員在起步,靠邊停車,變道,轉向,倒車等發現車以外的車和物。所以說,更多的看到車以外的空間是基本的要求,自己的車在後視鏡裡面的占比盡量小就行。這就是後視鏡四個方向調整的左右兩個方向。上下兩個方向調整隻需要看到後門把手就可以了。還有一點要注意:所有的後視鏡都有盲區,有一部分區域正常視角是看不到的。所以現在部分新車有并線輔助功能。最核心的一點,一定要養成開車過程中有看後視鏡的習慣,特别是路口。一當有剮蹭,就會有時間成本。到後期一定要形成防禦性的駕駛習慣。
深耕于陪駕,有教無類,做一個有溫度的教練!後續會持續更新新手的成長曆程。歡迎收藏、點贊、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