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古詩是部編版六年級下冊,古詩詞誦讀部分的第七首古詩。
古詩詞誦讀這一部分,一共收入了十首古詩,這些古詩給出了注釋和插圖,目的是讓同學們根據注釋和插圖,試着理解古詩的含義,并試着背誦和默寫全詩。
下面一起來學習《遊園不值》這首古詩。
先跟随杜du老師去看看作者資料吧!
1、葉紹翁(1194—?),南宋中期詩人,字嗣宗,一字靖逸。他曾任朝廷的小官,長期隐居在錢塘西湖之濱,經常與朋友互相酬唱。
他是江湖派詩人,他的詩以七言絕句最佳,寫江南水鄉的景色,頗具一番風味,寫田園的生活片段,平易而含蓄,詞淡而意遠,耐人尋味。
主要作品有:《遊園不值》、《夜書所見》《田家三詠》等。
2、古詩注釋。
不值:沒有遇到人。
值:遇到。
應:大概,表示猜測。
憐:憐惜。
屐齒:指木屐底下突出的部分。屐,鞋。
印蒼苔:在青苔上留下印記。
小扣:輕輕地敲。
柴扉:用木材、樹枝編成的門。
3、理解詩意。
應該是愛惜園中的青苔吧,不想讓木屐下面的齒踏壞這翠綠的苔藓。
所以我輕輕的敲着柴門,好久也沒有人來開。
滿園的春色是關不住的,一枝粉紅的杏花已伸到牆外來了。
4、寫作背景。
詩人在早春時節的一天出門,陽光明媚,心情大好。當他遊覽到一座精緻的園子外,覺得這個園子與衆不同,所以想進去觀賞美景。
于是,他輕輕地敲門,敲了一次門,沒有開,又敲了一次,還是沒人來開,詩人就覺得主人是怕外人穿着木屐而來,踩壞園中的青苔,破壞園中的景緻才不開門的。
當他遺憾地站在園外,偶然看見一枝出牆的紅杏,覺得園中一定特别美麗,滿園的美麗景色是關不住的,于是詩人寫下了這樣的一首詩。
5、分析全詩。
詩的前兩句寫葉紹翁來到園外,敲門良久。卻沒能夠進入到園中,此時作者表現出一種非常遺憾的情緒。
後兩句呢,詩人筆鋒一轉,寫出雖然自己沒能夠進到園中去,但是卻發現了有一枝紅杏越過牆頭,伸展到園外來。
由此一枝紅杏,想象到園内一定是百花盛開,春色滿園。已經不是一道門,或者一堵牆就能夠關得住的了。
可以感受到詩人由開始的遺憾,慢慢轉為驚喜。詩中暗含“春色”是鎖不住的,“紅杏”必然要“出牆來”,用此來宣告春天的來臨。
所以說,一切美好的事物,終将突破枷鎖,然後蓬勃發展。
6、中心思想。
本詩寫的是詩人去遊園,而園子主人不在,從伸出牆外的一枝紅杏,詩人想象到滿園春色的事,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贊美。
7、寫作特色。
詩人在寫春天的景色,由小中見大。有所見推想到未見的景物。
雖然沒有親眼得見滿園的春色,卻由出牆的一枝紅杏,而聯想到園内的許多花草樹木應該是争奇鬥豔,那麼這樣的想象讓讀者讀起來也是意猶未盡。
全詩中最精彩的“出”字,賦予了景物的勃勃生機,并渲染出濃濃的春意。
同學們,這首詩如果往深裡推敲,大家可以思考,詩的首句暗含了當時的天氣,有可能已經是連日陰雨。否則詩人不太可能穿木屐出門。
既然不穿木屐出門,也就沒有了“屐齒印蒼苔”的擔心。
這首詩的末句“紅杏”正好與之呼應,同時我們可以聯想到園内一定有非常美妙的景緻。主人卻不想将它開放,邀請别人一起觀賞。可見,園主人是醉心自然、怡然自得的性格。
關于本詩的學習,你還有什麼疑問和好的想法,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喜歡老師的文章,請給老師點贊、轉發、收藏,謝謝。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來關注@杜du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