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庭筠〔唐代〕
綠塘搖滟接星津,軋軋蘭桡入白蘋。
應為洛神波上襪,至今蓮蕊有香塵。
吳師道〔元代〕
玉雪竅玲珑,紛披綠映紅。
生生無限意,隻在苦心中。
石濤〔清代〕
荷葉五寸荷花嬌,貼波不礙畫船搖;
相到薰風四五月,也能遮卻美人腰。
佚名〔魏晉〕
青荷蓋綠水,芙蓉披紅鮮。
下有并根藕,上有并頭蓮。
沈約〔南北朝〕
微風搖紫葉,輕露拂朱房。
中池所以綠,待我泛紅光。
文徵明〔明代〕
九月江南花事休,芙蓉宛轉在中洲。
美人笑隔盈盈水,落日還生渺渺愁。
露洗玉盤金殿冷, 風吹羅帶錦城秋。
相看未用傷遲暮,别有池塘一種幽。
範成大〔宋代〕
淩波仙子靜中芳,也帶酣紅學醉妝。
有意十分開曉露,無情一饷斂斜陽。
泥根玉雪元無染,風葉青蔥亦自香。
想得石湖花正好,接天雲錦畫船涼。
杜衍〔宋代〕
鑿破蒼苔漲作池,芰荷分得綠參差。
曉開一朵煙波上,似畫真妃出浴時。
杜公瞻〔隋代〕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
一莖孤引綠,雙影共分紅。
色奪歌人臉,香亂舞衣風。
名蓮自可念,況複兩心同。
李商隐〔唐代〕
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
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
此花此葉常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
盧照鄰〔唐代〕
浮香繞曲岸,圓影覆華池。
常恐秋風早,飄零君不知。
李白〔唐代〕
鏡湖三百裡,菡萏發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歸去越王家。
王昌齡〔唐代〕
吳姬越豔楚王妃,争弄蓮舟水濕衣。
來時浦口花迎入,采罷江頭月送歸。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李白〔唐代〕
若耶溪傍采蓮女,笑隔荷花共人語。
日照新妝水底明,風飄香袂空中舉。
岸上誰家遊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楊。
紫骝嘶入落花去,見此踟蹰空斷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