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起放下沒有什麼不同? “拿得起、放得下”,這是一句耳熟能詳的話 ,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拿起放下沒有什麼不同?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拿起放下沒有什麼不同
“拿得起、放得下”,這是一句耳熟能詳的話。
當你遇到挫折與失敗時,領導、親人、朋友總是用這句話,來撫慰你受傷的心靈;當你走出迷茫與困惑,并開始頓悟時,人們總是用這句話來激勵和安慰自己。 我想,世上這句話人人皆會說,但能為之者幾何?
在東南亞,有一種抓猴子的陷阱。人們把椰子掏空,放進一些猴子愛吃的食物,椰子上留一小洞,洞口大小剛好隻能讓猴子空手伸進,無法握着拳頭出來。然後,将椰子挂在樹上或放在地上,猴子聞香而來,迫不及待地将手伸進去,抓了滿滿一大把的食物。可想而知,無論它怎麼使勁,握滿食物的手始終無法抽出來,這時候,等待已久的獵人就輕而易舉地抓住猴子。
事實上,人們并不想捕殺猴子,它隻是被自己的欲望與執着俘虜了,隻要它放下貪求執着的心,馬上就可以逃離險境,但是,即使在生死關頭,它仍然放不下既得的美食。
古希臘偉大的亞曆山大大帝,他一生叱咤風雲,在很短的時間裡,就征服了歐、亞、非三大洲,未滿30歲就建立了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擁有無數的财富和土地。
然而,就在他意氣風發,準備再擴大自己的政治版圖時,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病,使他一病不起。臨終前,他交待大臣們,在他的棺木上留下兩個孔,要把他的雙手伸出棺外,要讓世人明白,無論自己曾經如何輝煌,建立過不朽的功勳,但死的時候,卻是一樣東西也帶不走。
由于内心的欲望與執着,使我們一生一世受到束縛而不自在。無論是猴子、古希臘皇帝、正人君子,還是我們凡夫俗子都要學會放下,隻有放下,才能走出生命的困境,即使身處逆境也能坦然接受。
人生在世,最難做到的就是放下。自己喜愛的固然放不下,自己不喜歡的也放不下,因此,憎愛之念,盤踞心頭,無法得到解脫。 “放下”,在一般人看來似乎就等于“失去”,也有人認為“放下”是消極的行為。事實上,“放下”才是真正的“拿起”,放下了才能得到真正的自在。
人們總是希望得到,不希望失去,以執取為快樂的來源,殊不知,執取、執着,其實就是煩惱的根本。人們常存着:“這是我的”執念。例如,我的子女、我的财産、我的朋友、我要名、我要利。從家庭到社會,乃至全世界,擁有得越多越好,這種偏執的理念,就是因為“我”的存在,現代社會的紛紛擾擾、熙來攘往,都來自于放不下這個“我”,由于“我”在作祟,而産生了無盡的煩惱和沖突。
事實上,我們手執一物時,我們所能擁有的隻是一物而已,當我們坦然放下手中執取之物時,天地萬物皆為我所擁有。故心中有“我”,隻是被一個個體所占有,是有限的,心中無“我”,生命就圓融無礙,無所不包、無所不容……
中國曆史上,儒家思想中的“仁”,是一種完美的人格典範,也是許多人畢生追求的最高境界。作為仁人君子,生命就是從不斷放下心中的執着和欲望中錘煉出來的。
《論語》記載,顔淵問仁。子曰:克己複禮為仁,一日克己複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顔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這段師生對話的意思是,顔回問孔子怎麼去實踐“仁德”,孔子回答說克制自己的欲望,使自己的言行都合乎禮儀,這就是“仁德”。實踐仁德,全在于自己下功夫,而不能仰仗别人,顔回問孔子實踐仁德有什麼具體細目,孔子回答了“四個不要”。
現實生活中,要努力克制心中的欲望,與“我”作鬥争,放下一切以自我為中心的言行,歇下自己驿動的心,使自己的行為進退合乎禮制,有守有為。隻有經過這樣的錘煉,心中的執着欲望就會慢慢淡泊了,自然就會擁有怡然自得的心境。 放下私欲,成就大我。真正的放下,并不是視所有的物質條件、名利權勢為怨恨,而是放下心中的貪求欲望,拿起為國家和人民效力與服務的心願,這才是仁人君子應有的胸懷。
宋代名相範仲淹,少時清貧,苦讀不辍,後官至參知政事,位高權重。為追求百姓幸福,他推行新政,為國家培養人才,他興辦學堂,在官場上幾經貶谪,雖九死其猶未悔,。在逆境中,他仍懷“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的抱負,他這種“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廣闊胸襟,正是從“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的心境中磨砺出來的。
退隐生活的變化,在于不想幹的事,可以不幹了;不想見的人,可以不見了。
閑暇之餘,終于可以“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或與友人喝茶品茗,抑或一人獨坐陽台上,望大江東去,看雲卷雲舒。在一壺茶面前,心如止水,世界也安靜下來了,喧嚣與浮華如潮水一般褪去。
茶,不過兩種姿态:浮與沉;茶人也不過兩種姿勢:拿起與放下。茶若人生,沉時坦然,浮時淡然,拿得起,也要放得下,待這人去樓空、茶盡幾淨之後,自然會有人記得你是如何沁人心脾而清香四溢的。
也許,我們有一天真能看破世間虛妄如浮雲的名利權财,放下心中種種的欲望,緻力于陶冶情操與淨化人格,那将會是一個怎樣人生呢? 這一天,還遠嗎?
劉義萍寫于濱江草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