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作文題目參考?說2022年的高考作文張頤武,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2022高考作文題目參考?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2022高考作文題目參考
說2022年的高考作文
張頤武
高考作文的題目曆來為社會所矚目。今年的作文題目,仍然是延續和發展了這些年高考作文題目的總體走向,就是以議論文的寫作來考察考生的綜合的語文運用能力。議論文是人們最經常要用到的文體,也是考生未來的大學學習和工作生活所要經常運用的。考生的邏輯思考能力、組織文章的能力、語文知識和各種文化知識的運用能力都可以通過議論文展現出來。用議論文考察考生的綜合水平是比較合适的。
今年的作文題共有11題,其中全國甲卷1題,全國乙卷1題,全國新高考1、2卷各1題,天津卷1題,浙江卷1題。北京卷微寫作3題,作文2題。如果不算微寫作的3題,正式的長作文還有8題。
這8題其實可以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以提供的素材引發相關的哲理思考的議論文。我們可以說這是“哲理類”的題目。如全國甲卷關于大觀園裡的匾額題名引發的關于人生的議論的題目,全國新高考1卷從圍棋的“本手、俗手、妙手”引發的感悟的題目,北京卷作文的第1題的“學習今說”就是很典型的。天津卷的關于“煙火氣”的題目,可以說有一定的時事方面的聯系,但還是以哲理思考為中心的。
另一部分是時事議題引發的議論文,我們可以說是“時事類”的題目。如全國乙卷以兩個奧運對比引發的“跨越 再跨越”的命題,浙江卷的以本省的發展為中心的題目就非常典型。北京卷的第2題“在線”和全國新高考2卷的共青團成立100周年之際的三個素材為中心的題目都是具有一定的哲理性的時事類題目。
這些題目的類型有所不同,但目的都是要測試出考生的綜合語文的應用能力,讓不同水平的同學都能發揮出自己的真實水平。平時準備的題目要讓考生感到用不上,老師押題也難以發揮作用,但不同的水平能力的同學都能在現場寫出自己的感受,表現出自己的平時的語文水平。這樣的題目就能夠考察考生真實的語文水平和真實的表達能力。
從這樣的角度來看,全國甲卷的大觀園匾額引起的議論和全國新高考1卷的“本手、俗手、妙手”就都有自己的獨到的特色。這裡提供的素材其實有一定的難度,如大觀園的匾額的題,如何從不同水平的匾額中聯系到“更廣泛的領域”,還要結合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經驗”寫出一篇文章,就不是很容易。首先要對于匾額的不同的水平境界有分析,然後再運用聯想來和更廣闊的領域和自己的人生聯系起來。既要切題,也要言之有物,分析得有道理有根據,都不容易。先要有一定的審美能力,才能分析不同的匾額的水平;然後還要有聯想能力和邏輯能力,把匾額的不同的水平境界和人生的境界相聯系來議論分析。這個題目可以聯想的空間廣闊,可以發掘的内涵豐富,确實是不同水平的考生都有發揮的空間,都能說出一些見解,做一些分析,但真要說得有根有據就很不容易。這樣的題目也很難有老師能夠押題,考生隻能在現場運用自己的綜合能力加以論述。這就讓人可以對考生的實際水平有真實的判斷。這就是比較有特色的題目。“本手、俗手、妙手”一題也有意味,比起前一題來,主題更清晰明确一些,當然議論的空間也有了更多的限定。北京卷的“學習今說”就相對比較單純明确,議論的指向性清晰,考生也會比較熟悉。這樣的題目往往不太能把不同水平的考生區隔開,議論往往都是比較相似的。
在時事類的題目中,全國新高考2卷的以共青團100周年相關的三個素材來引起議論的題目,也是很耐人尋味的。三個素材有聯系,也有區别。科學家、攝影家和學校的作文題三者有聯系,但也有差别。如何在自己的文章中能夠聯系這三個素材,确實“選準角度,明确立意”就有相當的難度。如何在其中明确自己的主題,就有挑戰性。這個題目要首先看到是以共青團100周年為中心的三個不同的素材,從這個角度把握主題,還是需要相當的水平能力。不同水平的同學都能有所發揮,但真正能寫得好,寫出高水平的文章,就需要确定主題,把三個素材合理運用的同時說出自己的一些見解,這就遠非容易的事情。這樣的題目對于考生有一定的挑戰,但不同水平的考生又都有一些發揮的空間,同時又很容易把不同水平的考生區隔開來,就是比較精彩的題目。北京卷的第2題“在線”,能結合當下考生的現實感受,讓他們寫出真情實感,也是有意思的題目。其他的題目緊扣時事和社會,有重要的價值,能夠加深同學的認識,題目相對比較清晰明确,考生能夠把一些準備的内容和題目的要求相聯系。
今年的作文題,有一些是有一定難度的。這些題目讓考生讓猜題押題難以有效。各種不同水平的考生都能夠寫出文章來,但真寫好就顯得相對比較難。如哲理類的“大觀園匾額”的題目,時事類的共青團100周年的三個素材的題目,就是近年來出現的難得的高水平題目。其他的題目也是穩妥的。從這樣的命題來看,未來可能需要加強考生理解作文主題的能力和聯想與邏輯的能力。這些其實也是語文課對于學生的訓練的重要的方面,在一般的文字通順,有基本表達能力的基礎上,還需要有更多綜合把握主題和表達觀點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