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這是元好問對李商隐詩的評價,也說出了很多人的心聲。
李商隐是晚唐最出名的詩人,和杜牧并稱“小李杜”。
李白和杜甫我們都知道,是唐朝最偉大的詩人。
而能被成為“小李白”,足見李商隐在詩壇的地位。
不同于李白詩歌的潇灑浪漫,李商隐的詩歌則是風格秾麗,隐晦迷離。
他最為人所熟知的是組詩《無題》,世人都言李商隐之後,再無“無題”。
我深以為然,“此情可待成追憶,隻是當時已惘然”、“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這些脍炙人口的詩句,如今都被奉為愛情金句。
隻是令後人争議不休的是,李商隐寫這些《無題》詩時,是因為愛情之殇?還是其他原因?
原本李商隐這些詩歌内容就朦胧隐晦,再加上“無題”,就變得更加撲朔迷離了。
所以很多人對李商隐的這組《無題》是又愛又恨,看得懂,卻又摸不透,如此神秘卻更牽動人心,這便是《無題》的魅力。
今天就給大家介紹李商隐語意最淺的一首《無題》,全詩每句都是以數字打頭,看似通俗易懂,卻還是留下了千古争議。
全詩如下:
八歲偷照鏡,長眉已能畫。
十歲去踏青,芙蓉作裙衩。
十二學彈筝,銀甲不曾卸。
十四藏六親,懸知猶未嫁。
十五泣春風,背面秋千下。
這首詩寫的是一個女孩從8歲到15歲的生活經曆,描摹之細緻,仿佛親眼所見。
小女孩在八歲的時候就知道愛美了,偷偷地對着鏡子畫眉。
早在詩經時便有“螓首蛾眉”之說,可見古人對于眉色的看重。
而到了唐朝,各種眉妝盛極一時。
唐玄宗甚至命畫工畫下了《十眉圖》,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即使是自恃美貌的虢國夫人也是“淡掃蛾眉朝至尊”,所以8歲的小女孩偷畫眉也就不足為奇了,畢竟女子都愛美。
等到小女孩10歲的時候,和友人去郊外踏青,她穿着以荷花縫制的衣裙。
荷花清麗無雙,又出淤泥而不染,這樣的衣裙穿在身上,将小女孩襯托得如仙子般美好。
而她十三歲的時候,就開始學彈筝了,套在手上的銀甲一直不曾脫落。
如果說前面小女孩還隻關注衣裳打扮,那麼到了13,她已經懂得提升氣質了,這是一大變化。
古人雖提倡“女子無才便是德”,但一般人家還是會培養女子的琴棋書畫,《孔雀東南飛》的劉蘭芝便是“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而唐朝的女孩顯然更早熟。
等她14歲的時候,已是個大姑娘了,需要避諱男性,即使是親人也要回避。
古代男女之防甚是嚴格,就算是父女、兄妹相處也是有限的,更不用說見外男。
女子“藏六親”也算是當時的真實寫照了。
而古代女子15歲及笄,之後便是談婚論嫁。
封建社會,别說女子,就是男子的婚姻都由不得自己做主。
所以15歲的女孩才會,背對着秋千,在春風中默默哭泣。
也許是因為所嫁之人不是心上人吧。
整首詩完整地展現了古代女子的成長軌迹,通俗易懂,但卻引起了千古争議。
有人說這是李商隐寫給初戀,因為隻有青梅竹馬的戀人,才能如此近距離地觀察小姑娘的成長,才能寫出這樣動人心弦的詩句。
而小姑娘最後的“泣春風”,不僅是她的悲傷,也是詩人的歎息,說明他們的戀情遭到了父母的反對,這是一場愛情悲劇。
李商隐是“多情才子”,每段愛情都愛的刻骨銘心,最後又都是以悲劇收尾,再多這麼一樁青梅竹馬的戀情,也是說得通的。
但是也有人認為這是首政治詩,自來便有“香草美人”的傳統,他在這首詩中以少女傷春的幽怨代指自己懷才不遇的憤懑之情,也是有可能的。
屈原在《離騷》中曾言“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餘情其信芳”,而李商隐這裡也提到了“芙蓉作裙衩”,他們的政治和理想追求同出一脈,故而這一點也說的通。
雖然這首詩表面上比其他《無題》好理解,但其實同樣争議不休。
不知你更贊成“愛情說”還是“政治說”呢?
- END -
作者:凱紫
看完的讀者,記得給凱哥點個贊哦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