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北朝時期,有一位舉世聞名的大數學家,即祖沖之,他不僅早西方國家1000多年算出了π值小數點後7位(π=3.141592654),而且祖沖之還有一些重量級的發明,不為人知。都是些什麼發明讓人感到啧啧稱奇呢?今天小編就來給您揭秘,說說祖沖之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系本号作者删除。圖片與内容無關,請勿對号入座)
關于祖沖之的“簡曆”就不多說了,畢竟很多讀者都知道,因此小編就來開門見山,給您說說它的一些發明。
比如水推磨,一種利用水力來帶動磨盤轉動的石磨,直到現在很多地區也都在使用。雖然現在看起來它的原理很簡單,不過是在河道上放置一個圓形水車,然後河流驅動水車做圓周運動,水車車軸又帶動磨盤轉動,但是對當時的人們來說,這實打實的就是高科技,不僅節約人力,還提高了生産效率。
祖沖之還在前人的基礎上改良了指南車,将原來的木制部件,全部換成純銅的,同時也提高了指南車的制造精度,使得指南車使用起來更加靈活,更加準确,不管在什麼場景,都能正确的“指南”,給當時人們是出行或者行軍打仗,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除了以上的兩種發明之外,祖沖之最實用的發明是“千裡船”,其超前的理念,是值得我們現代人“大力”點贊的。
在我國古代,能遠航的帆船其實早就有了,但一直以來,這種帆船都有一個極大的局限性,那就是需要有風才能遠航,而且風力既不能小,也不能大。風小了跑不遠,風大了要翻船,因此這對當時的遠洋貿易,就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祖沖之是幹啥的,那是專門為解決這些困難而生的。他就将帆船遇到的問題都記了下來,并時常琢磨和研究,看看有什麼好點子可以解決。果然,皇天不負有心人,祖沖之想到了一個好辦法……
祖沖之認為,最大的問題就是要解決船的動力來源,使帆船能夠擺脫對風力或水力的依賴,可是“新動力”的來源在哪裡呢?
要知道當時并沒有蒸汽機,更沒有螺旋槳。祖沖之一開始,就在古代文獻中尋找線索,但找了好幾個月的資料,也沒發現有什麼好辦法,就在他快要“崩潰”的時候,他突然就有了靈感。據史料記載,祖沖之這天在河邊看到河上有人劃小獨木舟,因此他就想到,小船雖然可以靠人力來劃槳,但是人的效率太低,想要用船槳來操控大船,這是個“費力不讨好”的苦差事。
為了克服船大槳小,動力不足的“弱點”,祖沖之決定将長方形的木槳,改造成了圓形的輪槳,輪槳放置在船底,接下來,改人力為牛力——就是讓牛上船,并給它套上甲闆,讓它圍着動力機械360°地轉圈,然後通過畜力帶動木制齒做功,木齒輪将畜力轉化成為帶動輪槳旋轉的動力。經過幾個月的試驗之後,祖沖之終于成功地該造了以牛為驅動力的帆船,
據《南齊書·祖沖之傳》記載:“(祖沖之)乃造一器,不因風水,施機自運,不勞人力。又造千裡船,于新亭江試之,日行百馀裡”。由此可見,祖沖之制造的這種船就是“千裡船”,他還在新亭江進行了試航,一天可行駛百餘裡,最關鍵的是不會受到風力和水力的影響,不需要人力就能遠航,這可比西方國家發明輪槳船要早了1000多年。直到現在,世界上的絕大多數船,所使用的也都還是輪槳,而它的根基和起源,就在祖沖之這裡。
在一千多年後的今天,當我們談起祖沖之制作千裡船的成就時,一種自豪感還是會油然而生,祖沖之迎難而上,越挫越勇的創造精神所體現的,不僅僅是古代先民們的智慧,最重要的就是為人類的進步和發展,而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曆史撰稿人:劉立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