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難道真的要消失嗎?在近日舉行的“秀峰文學論壇”上,作家王蒙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分享了自己對于語言、文學的感悟,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文學難道真的要消失嗎?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文學難道真的要消失嗎
在近日舉行的“秀峰文學論壇”上,作家王蒙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分享了自己對于語言、文學的感悟。
近年,尤其是近10年以來,随着信息技術的發展,對于文學有一種悲觀的看法。有人說文學會衰落,甚至于小說會滅亡。
曾經有人做過調查,說大家吐槽最多的、最看不下去的書是《紅樓夢》,中國四大名著是不受歡迎的,西方的大部頭名著也是不受歡迎的。受歡迎的是那些戲劇性的、表演性的藝術作品。在我十七八歲的時候,讀小說是生活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内容,而現在,人們看手機、電腦、電視的時間遠遠超出了看小說的時間。
但是,我們不要忘記,語言是文學的符号,語言也是人類思維的符号。
人類的一切思維包括理性思維、形象思維、情緒思維、想象思維和抽象思維都離不開語言,正因為有了發達的語言,才有了發達的思維。文學是思維的藝術,熱愛文學的結果并不是讓你隻熱愛文學;文學是思維的橋梁、路徑,熱愛文學的結果是讓你關心社會,熱愛生活,熱愛科學,熱愛曆史,追求真理,也熱愛世界上存在的一切東西、一切變化。思維的藝術雖然不那麼直觀,但是你閱讀的文學書,空前地激活了你的思維能力與思維品質。
文學實際上滿足着生命的需求,滿足着人生的需要,彌補着人生的某些缺憾。人活着就要體驗一切,也要接受各種各樣的挑戰。可是,人生最大的遺憾,就是一切都是停留不住的。個體的生命會結束,人在經曆生活的時候,生活也正在逝去,就像孔子說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文學變成了生命的一個遺存,變成了人生的一個痕迹,變成了對時光的一個挽留,變成了對你所經曆的一切的紀念。
雖然人的壽命有限,但是紀念永存。青春萬歲,這隻是文學的一種說法,實際上青春前前後後也就十幾年;但你如果寫下來,比如《紅樓夢》裡寫的那一批人物,他們永遠年輕。我寫《青春萬歲》的時候隻有19歲,正因為我痛感到,這樣一個時代、這樣的青春它會過去,所以我要把它寫下來。
文學不僅紀念着生活,在某種意義上,它也在創造着理想、創造着生活。許多美麗的東西離不開文學創作。比如武漢的黃鶴樓。黃鶴樓很早就毀壞了、倒塌了,現在的黃鶴樓不在遺址,也不是原來的黃鶴樓,但是它仍然那麼吸引人。正是因為有崔颢的詩、李白的詩,尤其是“晴川曆曆漢陽樹,芳草萋萋鹦鹉洲”,它把盛唐時期興旺的情景、美麗的河山寫得這麼好,至今動人不已。所以,現在黃鶴樓仍然有着那麼強大的吸引力。
我有時候還想到,一個詞能創造一個新的世界,一個詞能創造一種新的精神感受。比如,最普通的一個詞——愛情。中國古代不怎麼用這個詞,那時候用“情”,不說“愛情”。有時候也說“恩愛”,但“恩愛”多了一種需要報答的道德含義,少了愛情的單純與審美意味。自從有了“愛情”這個詞以後,情況有了許多變化。人們對男女之情的認識美化了、提高了,完全不一樣了。“愛情”創造了許多美好的情感,創造了很多對于幸福的憧憬和向往。
有些東西,用眼睛、耳朵、鼻子、嘴、皮膚是接觸不到的。很多強烈的、濃郁的感受,也都不是能夠看到、摸到的,都要借助于語言和文學的創造。比如,永恒、真理、完美、道德、貢獻、犧牲、深邃……正是在語言裡,你經曆了一個你現在的世界,也獲得了一個你所希望知道而沒有得到的世界。
文學,是我們創造的一個靈魂的家園、藝術的世界,也正是我們的精神家園。
語言本身是一個符号,但是語言又有自己的存在,因為語言是從聲音開始的,聲音裡有聲母、韻母、節奏、樂感,有相近的聲音、有相反的聲音。中國的文字既表音也表意,既有邏輯也有結構,語言和文字也可以表現一個世界。
譬如李白有很多有名的詩,但我最喜歡的李白的兩句詩根本沒名氣,就因為它字用得好,讀起來好聽。這兩句詩是“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又譬如蘇東坡寫過“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将新火試新茶”,我一看就感動得不得了。因為語言本身也是一個小小的世界,能把聲音、音節、吐字、字形都安排得非常美好,這也能帶來極大的快樂。
文學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文學,文學還教給我們文學所關注的世界的各個方面、人生的各個方面。文學發展了我們的思維,文學發展了我們的智商,文學也發展了我們的情商。
文學是不會消亡的。因為不管什麼時候,我們都離不開文學,而文學也離不開讀者、離不開時代。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來源: 解放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