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提供一個生動形象的建議,借助于這樣的理解,在養育中大家可能會更加得心應手,很容易掌握度和竅門。
顯微鏡和放大鏡是我們生活中并不陌生的物品,借助于這兩樣東西來跟大家分享一下養育中的原則。顯微鏡常見于實驗室,用于放大微小物體,使得僅憑人的肉眼難以看到的事物得以可見。記得多年以前,我參與了一項實驗,測試一位小朋友的表達性言語能力,采用的工具是韋氏智力測驗量表中語言的那一部分,其中一個測試題為詢問孩子,“什麼是顯微鏡?”,一位三歲小女孩子回答讓我記憶猶新,‘就是把小的東西能放大的東西,放大後我們就能看到了!顯微鏡可以讓你看到肉眼看不到的地方,比如手裡的細菌。‘之所以記了這麼多年,還是因為有感于小女孩驚人的堅持力,測試時是個夏天,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她已經完成了90多道皮博迪言語測試(用來測量兒童的接受性言語),我們當時鼓勵她休息一下,她抹了一把額頭上的細汗,堅持做完。雖然我并不鼓勵每一位小小的孩子都有如此耐力,但是每當遇到這樣的小朋友,我仍會發自内心的欽佩和感慨,我更願意用先天來解讀小孩子的表現。
相比于顯微鏡,大家可能更加熟悉放大鏡,是一種用來觀察物體細節的簡單目視光學器件。小孩子的科學實驗裡也經常會使用到放大鏡。雖然從功能讓來說,顯微鏡和放大鏡都能讓我們把同一物體放大進行觀察,但是二者卻有着很大的區别,顯微鏡使得我們原本看不到的内容得以可視;而放大鏡則使事物的局部被放大,使得細節得以可視。
人最大的特點,就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當我們作為父母觀察自己的孩子時,往往是帶着“鏡子”看待的。但父母在具體的情境中,使用的是顯微鏡還是放大鏡,效果就會相差甚遠。善于使用顯微鏡的父母更善于把握孩子的特點,跟孩子的關系更容易親密,更适用于跟大孩子的相處,而使用放大鏡的父母更懂得鼓勵孩子,跟孩子的關系更歡快,更适用于跟小孩子的相處。從更長遠的角度來說,父母可能更要研究如何使用顯微鏡。因為,隻有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内容,我們作為孩子的父母,才顯得那麼的特别和特殊。
一次,我帶着孩子去遊泳。更衣室裡,一位奶奶主動詢問妹妹,在裡邊整理泳帽的孩子是你的姐姐嗎?妹妹回答,是啊!奶奶說,你的姐姐真是太有禮貌了!作為媽媽,我還是一臉懵,不知發生了什麼?奶奶因何如此評價姐姐?奶奶接着說,你的姐姐在鏡子前整理泳帽,我剛一過去,準備對着鏡子梳頭發,你的姐姐立刻給我讓了一個地方,讓我能夠照到鏡子!你的姐姐啊真是太懂事了!聽完奶奶的話,我感到很高興,也覺得有些慚愧,孩子的這個小舉動我們似乎已經習以為常,如果偶爾能夠向奶奶學習,使用“放大鏡”,狠狠地誇獎一下孩子,一定會對她的一些社會行為有更好的引導和鞏固。因為我注意到,聽到了奶奶的誇獎,姐姐雖然有些不好意思,但是随後的很長時間裡她都很開心,對我們更是照顧有加。
對于“顯微鏡”的使用,也是有着神奇的效果。當家裡有了兩個孩子,避免不了嫉妒和争寵。即使老大做足了充足的準備,迎接弟弟妹妹的到來,可是當在現實生活中赤裸裸地感受着弟弟妹妹在父母那裡可以肆意撒嬌,可以說話不算數,可以毫無時間觀念的進行各種有趣的遊戲,而自己已經有了學業上的壓力,被父母反複提醒、催促和監督去完成各種學業任務,去獨立整理房間,去主動洗漱自我照顧時,仍然會存有心理落差。同樣是孩子,長大的孩子似乎失去了更多的寵愛。這個時候孩子可能不會直接表現内心的不舒适,也可能理性認為不該表現,或者自己都分不清楚,但就是莫名其妙喜歡發脾氣或是覺得委屈,喜歡欺負和排斥弟弟妹妹,這個時候敏感的父母就需要使用“顯微鏡”看到孩子日常行為裡更加細小的内容。我自己也遇到過類似的問題,當父母真誠地跟孩子講述如何同時同樣愛着兩個孩子時,他們内心會舒服一些,但時效不是很長,在知覺了孩子的感受後,特别需要證據來證明,有些證據就是孩子曾經經曆但已經深深忘記的東西。我曾經給自己的大孩子看她第一次和第二次剪掉的頭發,看她曾經使用過的安撫奶嘴,告訴她爸爸喜歡用一個肩膀馱着她,藍色T恤被尿濕過很多次,給她看她一歲多我們帶她看沙灘排球的票根,在瑞典乘坐地鐵的月票根,告訴孩子她快兩歲爸爸和媽媽菜第一次單獨出來利用晚上的時間看了一場《海角七号》的電影,媽媽特意保留電影票根,因為覺得自從有了孩子,真的占用了很多精力。除此以外,還給孩子看到了兩個孩子的早孕測試棒,告訴她這是爸爸媽媽第一次知道他們兩個的存在,這是他們的第一次生命迹象。有了這些細碎的“證據”,我發現孩子的内心充滿的感動和喜悅。原來爸爸媽媽說的是真的,父母對兩個孩子有同樣的愛,而往往對于第一個孩子的付出,還要遠遠超過第二個孩子。
在養育中,如果我們想要鼓勵孩子的良好行為,我們就需要多多使用放大鏡和顯微鏡。而在想要消除孩子的一些不太好的行為時,我們往往隻需要使用顯微鏡就好了,發現言行表層以下的内容,了解孩子的真正需求。如果我們在應對孩子的問題時,常常使用放大鏡,放大孩子的“缺點和不足”,很多時候我們并不能順利地解決問題,而是徒增養育的焦慮,因放大會讓父母局限在細節裡,看不到更遠處,也看不到行為背後的心理原因。
比如有的孩子總是馬馬虎虎丢三落四,就讓父母很是頭疼。父母會自動腦補,如果沒有家長提醒和照顧,孩子的生活會變得怎樣一塌糊塗。所以,父母會強調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提醒囑咐孩子,生怕哪個環節沒有想到,出現丢三落四的事情。完全沉浸在這些細節裡時,父母往往一葉障目,看不到孩子發展中的問題,隻會看到具體的事情。上學前、出門前,叮囑拿衣服、水杯、紙巾等,父母唠叨,孩子抗拒。
在應對過程中,如果我們不采用放大鏡,而是選用顯微鏡,則能找出隐藏起來的原因。可以觀察孩子出門前的“微表情”如果孩子的注意力眼神根本不在當前,很容易出現丢三落四,如果孩子的注意力來到了,帶着孩子走一遍流程,就會避免丢三落四。
如果孩子總是有些馬虎,也可能是源于能力的不足。父母分析後會發現,孩子在記憶力、計劃性、統籌上都會存有不足,需要進一步提升。
所以,父母要懂得顯微鏡和放大鏡在養育中的不同功效,不要用錯了情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