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其實也是一種傳承,我們從父母那裡得到一些經驗,到了自己教育子女的時候,就像把最初把書本上的知識應用到實際,帶着緊張與不确定,結合時代的變化和個人的感悟,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形成了我們自己的家庭教育方式。
雙減政策之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尤其突出,可以說家庭教育決定着孩子的發展方向和前景,影響着孩子的一生。在這個過程中,父母和子女完成了共同的成長,接下來這四點心得體會,與各位家長共勉。
一、讓孩子樹立理想,明确目标
感覺現在談起夢想,很多人都要說“理想主義不切實際”,可是我們不能忽視一個遠大理想的重要性。
古語有雲:志之所趨,無遠勿屆,容山距海不能限也。一個孩子心之所向的理想,一個明确的人生目标,将會成為孩子未來人生的燈塔和源動力,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不管面對怎樣的坎坷,都堅定且勇敢,因為心有所向,所以不懼困難。
作為父母能做的,就是引導孩子找到正确的方向——真正适合孩子自己的領域,而不是跟風的“别人覺得好”的領域。
現在的社會不再是死讀書就可以的社會,發展孩子的興趣特長,促進孩子均衡發展是很有必要的,所以找準了孩子的天賦領域之後,進行針對性的培養,讓孩子在不丢失童年快樂的前提下,收獲成就感。
二、給孩子溫馨和諧的環境
孩子成長時期對他影響最大的就是家庭和父母,所以和諧溫馨的家庭環境至關重要。很多父母或許也是愛孩子的,但是偏偏忽視了自己的行為對孩子的影響,一些父母當着孩子的面争吵謾罵、互相埋怨,對孩子的精神和心理造成了不良影響卻不自知,還要對孩子說“這是大人的事兒,跟你沒關系,你隻要好好學習就行了。”試問在這樣的環境中,孩子要怎麼好好學習呢?
想要有一個溫馨和諧的環境,不單父母子女之間要講究相處方法,夫妻之間也是同樣的。
一味的指責和發火解決不了問題,學會調節情緒,用溝通代替争吵。
三、愛孩子但不能溺愛孩子,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
現在還有不少家長的教育觀念是“孩子隻要好好讀書就行了,其他都不用操心”,這樣的教育能培養出“高分低能”的孩子都算是好結果了。
家長們需要明白,孩子最終是要獨立進入社會,獨自生活的,他們需要自理能力。
作為父母的我們,要愛孩子但是不能溺愛孩子。在孩子力所能及的範圍,要讓他自己動手做自己的事情,收拾玩具、收拾自己的碗筷、收拾自己的小衣服等等。從一件一件小事上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四、放下家長權威,但要守住原則
孩子犯錯是難免的,孩子犯錯後如何處理就需要父母格外注意了,一味的打罵是非常不可取的。家長們可以提前給孩子立好規矩,大家一起遵守,有獎有罰,以身作則。
跟孩子交流溝通的時候,記得放下所謂的家長權威,平等的去和孩子對話,讓孩子感受到你是尊重他的意見的,平等的交流溝通問題。讓孩子真的明白自己錯在哪裡了,以後才不會再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