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是出自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第二》的故事,本文記叙了孔融幼時的另一件事情。并且是作為“生動地表現了孔融的早慧、機敏與博學,讀來讀去不禁擊節贊賞,意興盎然”的佳作。
之所以說“另”,是因為原本孔融還有一件更家喻戶曉、被當做典範的事件,後被編進《三字經》中“融四歲,能讓梨”。贊美他一個四歲的孩子就懂得謙讓、尊老愛幼,傳承了中華美德,被作為後世學習的榜樣。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原文:
孔文舉年十歲,随父到洛。時李元禮有盛名,為司隸校尉。詣門者,皆俊才清稱及中表親戚,乃通。文舉至門,謂吏曰:“我是李府君親。”既通,前坐。
元禮問曰:“君與仆有何親?”對曰:“昔先君仲尼與君先人伯陽有師資之尊,是仆與君奕世為通好也。”元禮及賓客莫不奇之。
太中大夫陳韪後至,人以其語語之,韪曰:“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文舉曰:“想君小時,必當了了。”韪大踧踖。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譯文:
孔融十歲的時候,跟随父親到洛陽。那時李膺名氣很大,擔任司隸校尉的職務。到他家去的人,都是些才智出衆的人、有名譽的人以及自己的親戚才去通報。孔融到了他家門前,對看門的官吏說:“我是李膺的親戚。”通報了以後,上前坐下來。
李膺問:“您和我有什麼親戚關系?”孔融回答說:“從前我的祖先孔子曾經拜您的祖先老子為師,所以我和您是世代通好。”李膺和他的那些賓客沒有不對他的話感到驚奇的。
太中大夫陳韪後來才到,别人就把孔融說的話告訴給他聽,陳韪說:“小的時候很聰明,長大了未必很有才華。”孔融說:“我猜想您小的時候一定很聰明吧。”陳韪聽了感到局促不安。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成語解釋:
“了了”古音應讀作(líng,lì),做聰明伶俐講,意思是明白,聰明。偏正式用法。
“小時了了”多用來說明小孩子從小便生性聰明,懂得的事情很多。但因為下文有“大未必佳”一語,故這句成語的意思便變成了:小時雖然很聰明,一到長大了卻未必能夠成材的。
表面上雖是贊揚的話,骨子裡卻是譏诮人、輕蔑人的。所以我們應用時便不能将它來稱贊别人,否則将被人誤解你有心譏剌、輕視人了。 一個小孩子,先天的聰明自然是好的,但若無後天的培養和努力,也會變成一塊無用的材料。
就好像今天的“人設”,初期都是正能量滿滿,受人喜愛,但是不若後期以身作則,堅持要求自己,一旦放飛自我“出戲”,就全盤皆輸。
所以,“立人設”翻車的并不是隻有今天才有。都說現在發生的一切,全部可以在曆史的長河中追尋到蹤迹,長大之後的孔融就完完全全的印證了這句“小時了了,大未必佳”,而且也推翻了自己謙卑有禮的形象。
漠視親情
成年的孔融丢掉了之前“溫良恭儉讓”的好少年的人設。孔融在後來發表“父母無恩論”。
"父與子,有什麼恩?論其本義,不過當時情欲發作而已"。
"子與母,又有什麼愛?就像一件東西暫時寄放在瓦罐裡,倒出來後就什麼關系都沒有了"。
除此之外,他還說過"鬧饑荒時,有點吃的,如果父親不好,便甯肯拿給别人去吃"。
這番言論在今天看來都驚世駭俗,更别說“以孝治天下”的漢代了,他的種種言論也導緻最後迎來了殺身之禍。
人分等級
東漢末年三國戰亂,管秋陽和弟弟以及弟弟的同伴一路同行躲避戰亂。糧食吃完了,管秋陽就對弟弟說“我們如果不吃你的同伴,三個人就得一起死”于是兄弟二人殺了同伴,最終活了下來。
這事無論是發生在古代還是現代,都是毀三觀的,然而孔融卻不這麼認為,他卻說:
“三人同行,兩人聰俊,一人底下;饑年無食,謂宜食底下者,譬猶蒸一猩猩、煮一鹦鹉耳”
也就是說在孔融眼裡,下等人就像是猩猩、鹦鹉一樣,不過是會說話的鳥獸,在饑荒沒東西吃的時候,聰俊的人吃了下等人也沒什麼好奇怪的。
狂妄自大,言語刻薄
孔融的狂妄自大,即使為官多年仍好逞一時口舌之快,毫無政治智商,并且常常言語刻薄挖苦曹操。當時曹操滅掉了袁紹,見袁紹之子袁熙的妻子甄宓之色後,便将其賜給了自己的兒子曹丕,在那個三國亂世的時代,女人永遠都是政治家的附屬品,當時人早已經見怪不怪,但是孔融諷刺道:“即周武王伐纣以妲己賜周公”。
我們都知道,武王伐纣之後,妲己最後被周武王殺了,但是孔融卻偏說周武王将妲己賜給了周公,于是曹操不解的問道:“出于何典?”,孔融笑道:“以令度之,想當然耳”。
孔融這句話的意思是:以你曹操的例子想出來的,沒有典故,想當然!這是對曹操赤裸裸的諷刺。
為什麼要學習國學?因為我們可以重溫曆史。我們就是要從古人的智慧中汲取精華,吸取經驗教訓,避免一些可以避免的問題,繼續前行。
所以,“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百科給的另一層解釋是:
說明人不能因為少年時聰明而斷定他日後定有作為,指不能隻看到事物或人的表面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