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群是一個虛拟空間,也是一個公共空間,群裡發言也需嚴守法律法規底線。圖/新華社
據北京青年報10月13日報道,近日,湖南長沙天心區人民法院對一起人格權糾紛案作出一審判決,業主孫小玲(化名)和王小猛(化名),2020年8月起在小區業主群聊中互相對罵14個月,甚至在線下大打出手,最終鬧上法庭。
經法院審理,互怼雙方均被判構成名譽侵權,不僅要在業主群道歉,更要賠償打傷對方的相關損失。一審判決後,原、被告均未提起上訴,本案判決現已生效。
随着社交媒體的興起,互聯網上的侵權行為也呈現出高發之勢。據媒體披露,近年來,北京市一中院審理的侵犯人格權的案件中,有75%是以網絡為媒介的。但網絡并非法外之地,在微信群等網絡平台發布言論時,應符合公序良俗,遵守法律法規,一旦超過“底線”、越過“紅線”,便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本案的一審判決,無疑是在此方面的嚴肅重申。
回顧本案,案情并不複雜。事情起源于2020年8月,該業主群有業主對小區業委會公共收益不公開、不公示提出質疑。同為小區業主的孫小玲,在群裡對此事發表了自己的意見,因此與業主委員會監事會成員王小猛發生言語沖突。這場長達14個月的互怼,也正式拉開了帷幕,相關聊天記錄打印出來竟有兩三厘米厚。
毋庸置疑,每一個小區業主都有權對業委會公共收益不公開、不公示的行為,提出批評和建議。業主微信群,也理當成為雙方進行平等溝通和良性互動的平台。但無論是在微信群還是其他網絡平台,均需以事實為依據,理性發言,恪守法律法規的“底線”與“紅線”。
另一方面,業委會作為小區自治機構,隻要業主所提批評與建議有理有據、合理合法,就當予以尊重和采納。如業主意見有所偏頗,或與事實有誤,業委會亦當在尊重業主表達權的前提下,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來消除誤會,取得共識。
即便是問題暫時難以解決,雙方也應本着互相尊重、平等協商的規則彌合矛盾,而不應該“互怼”,互相辱罵,甚至将矛盾升級為肢體沖突。
因為,一旦溝通升級為情緒化的“互怼”,便容易脫離擺事實、講道理的基本理性,變成了互相辱罵和傷害的語言“互毆”。這種放任的“互怼”,很容易對雙方造成名譽權及人格權的侵犯。
本案原被告雙方在各類群中的言論,均有明顯低俗且具有貶損性評價、公然醜化他人人格的詞彙,對相對方進行侮辱诽謗。用法官的話說,“雙方均明知自己的行為會對相對方的名譽産生不利後果,而希望或者放任這種危害後果發生,具有主觀上的故意”。
客觀上,此種通過文字、言語對相對方進行侮辱并實施損害其名譽的行為,也都已經構成名譽侵權,對相對方造成了不良影響,導緻其他業主對其産生不良評價。可以說,所有的超越事實本身和法律紅線的“互怼”與“互毆”,都會對相對方造成非法傷害。
而名譽權是公民維護其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的權利,《民法典》對此有明确規定。也因此,本案一審判決即是,原、被告雙方要求相對方進行書面道歉并在相關微信群公開的訴訟請求,法院均予以支持。
兩業主群裡對罵14個月,被判“互相道歉”也再一次警示,微信群是一個虛拟空間,也是一個公共空間,在微信群對他人進行漫罵攻擊、侮辱他人人格,隻是侵權的載體不同,其侵權本質并無變化。
既然互聯網并非法外之地,其網群組成員在參與群組信息交流時,均應遵守法律法規、文明互動、理性表達。否則,就很有可能為自己的不當行為付出法律代價。
撰稿 / 劉效仁(職員)
編輯 / 何睿
校對 / 吳興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