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房子”是一種遊戲,是我兒時經常和同學一起玩的遊戲。
“跳房子”是一種遊戲,是我兒時經常和同學一起玩的遊戲。當年的遊戲雖已過去了半個多世紀,但想起那童趣,往事曆曆在目,趣意猶新。
老家是在上海西郊的一個叫薛家厍的村裡,薛家厍村被一條南北的河浜隔開,我家住在南浜頭。讀小學時,薛家厍有七個同學被分在一個班級,南浜頭三個,北浜頭四個。北浜頭有個同學是家中老八,我們都叫他小八子。小八子很機靈,平時都是他帶着我們玩。我們南浜頭去學校讀書,北浜頭是必經之路,每當我們走到北浜頭,小八子總在河邊等着我們,要我們跟他一起走,就像是要保護我們似的。
上學路上,小八子常叫兩個女同學幫我們背書包,叫男同學跟着他單腿跳,看誰跳得快跳得遠。有一次快到學校時一個男同學摔了一跤,腿上擦破了皮,流了好多血,小八子吓得拿起書包就躲進了教室。但上課時老師沒有罵,也沒有批評,隻是說,在馬路上玩很危險也容易受傷,活動課老師教你們玩個新的遊戲。
老師教的遊戲就是“跳房子”。老師說,跳房子也叫跳格子,隻見老師用粉筆在學校的場地上畫了十個格子,按1到10編号,形狀是兩豎兩橫再兩豎再兩橫再兩豎。小八子看了馬上大聲說,像個飛機,老師說,所以這個遊戲也叫跳飛機。為了培養我們玩跳房子的興趣,老師講了許多故事,至今我還記得,跳格子是在清代傳入中國的,花樣也漸漸多了起來,産生了跳房子、跳飛機、跳方陣、跳梅園、跳八格等多種稱呼,形狀也或長、或方、或圓、或三角,随性而畫。
跳房子有很多種玩法,可單人玩,也可多人輪流玩,還可分組争輸赢。玩的時候,撿一塊小瓦片,放在一号格,也可以背對着“房子”随意投,瓦片壓線算輸,人單腿進格,用單腳按編号順序把瓦片一格一格踢出房子,豎格必須單腳着地,橫格可以雙腳着地,腳和瓦片同樣不能碰線,赢了可以随意挑選一個格子,這個格子就屬于你的房子了,别人玩的時候瓦片和人就不能進你的“屋”。輸了就下一個人上去玩。
小八子個大力大,耐力好,是班級裡玩得最好的。放學後,他經常要帶我們去村裡的曬谷場跳房子,我們的玩法是南浜頭和北浜頭争輸赢,輸的一方,第二天上學要給赢的一方背書包,還要給赢方一個小禮物,那時的禮物就是糖紙火柴盒,最好的禮物也就是半塊帶香味的小橡皮。時間久了,家長們都知道了我們放學後會在曬谷場,也會來看我們玩,那時候聽大人們說,玩這個遊戲好,可以鍛煉身體、培養團結互助和心理素質等等。
其實,兒時的我們根本不知道是否會在這些方面受益,我們隻知道吵吵鬧鬧、蹦蹦跳跳、輕松愉快,一個個皮得歡。有一次學校要組織軍訓去野外“拉練”,為了第二天誰背書包,比賽時小八子耍了賴皮,打哭了南浜頭的一個同學,那次吵架後,南浜頭和北浜頭再也沒有在一起玩過,後來上了初中,分了班,大家就很少見面了,一直到四十年後的一次同學聚會上,說起這個事小八子幹了一杯啤酒,算是一笑泯“恩仇”了。
年歲漸長,不經意間已邁向古稀,重溫童年,心有快樂,人之所憶,悠悠自樂。
(李國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