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的彭奶奶能歌善舞,退休後熱衷于參加各項文藝活動,雖已年過七旬,卻依舊有着讓她引以為傲的精瘦、挺拔身形。
然而最近彭奶奶發現,自己的身高較年輕時似乎矮了好幾公分,還時常感到腰背疼痛。來到長沙市第三醫院老年病科一檢查,被診斷為骨質疏松症。
這可讓彭奶奶十分納悶——自己長期吃鈣片補鈣,也一直堅持運動,怎麼還會骨質疏松呢?
接診醫生詳細詢問了彭奶奶的日常飲食習慣後終于發現了病因。原來,為了保持良好的體型、限制體重增長,彭奶奶一直嚴格控制飲食,日常飲食以蔬菜、水果為主,很少進食肉類及主食,口味也非常清淡。
老年病科十七病室主任李順東解釋,衆所周知,維生素D是促進鈣吸收的重要元素。脂肪是身體儲存維生素D的重要部位。人體維持适量的脂肪,有助于增加人體對鈣的吸收,促進骨形成,防止發生骨質疏松症。
彭奶奶過于精瘦,身體中的脂肪本就不足;再加上長時間節食減肥很少吃主食和肉類,而長期食用的蔬菜和水果中,鈣含量很低,蔬果中富含的膳食纖維還會妨礙鈣的吸收。久而久之,也就增加了骨質疏松症的風險。
李順東介紹,骨質疏松症是一種系統性骨病,其特征是骨量下降和骨的微結構破壞,其發病及發展是個較為緩慢的過程,尤其多發于絕經後婦女和中老年男性。主要表現為骨的脆性增加,骨折風險大為增加,即使是輕微的創傷,甚至是在無外傷的情況下也容易發生骨折。
在發生嚴重并發症(如骨折)前,骨質疏松症很可能沒有疼痛或其他症狀。雖然沒有明顯不适的感覺,但骨質疏松症卻一直逐漸加重。大多數患者常常是在發生了脊柱、髋部或腕部骨折後,才被診斷。
很多人認為隻要補足了鈣就不會得骨質疏松症,其實不然。下列這些日常生活中的不良行為也會“助長”骨質疏松症的發生率。
盲目減肥
長期減肥會引起内分泌失調,并影響鈣的吸收和利用,從而導緻骨質疏松症。很多女性在節食減肥後,骨量也會随之下降。長期減肥的女性一定要多喝牛奶,多吃蝦皮、豆制品、雞蛋等;不要偏食,進食種類不宜過于單一,應增加肉類和蛋白質的攝入。
運動量少
現代都市人上下班“以車代步”,上下樓“以電梯代替樓梯”,運動量減少,更容易發生骨質疏松症。骨量、微結構和骨強度均與所受的力學刺激有關,适量的負重運動可增加峰值骨量和減少骨量丢失,還可以提高雌激素和睾酮水平,有利于鈣的吸收和利用。相反,缺少體力活動可導緻肌肉萎縮、肌力下降,骨骼接受的力學刺激少會加速骨量丟失,骨折風險也會明顯增加。
缺少日曬
紫外線具有促進維生素D合成的作用,皮膚在紫外線照射下可合成維生素D。戶外活動少,維生素D合成不足,骨質疏松症就會悄然來襲。
吸煙
無論男女,吸煙都會導緻骨密度降低、骨量減少,增加骨折風險。煙草中的尼古丁會影響鈣的吸收,煙堿會抑制成骨細胞,刺激破壞細胞的活性。這種影響是緩慢的,在中老年時期才會表現出來。香煙中的物質還可促進雌激素的分解,加速女性的骨量丢失。與不抽煙的女性相比,吸煙女性往往絕經更早,也更早出現骨量丢失。
過量飲酒
過量飲酒常常與骨質疏松症相伴。飲酒過度所引起的營養不良和吸收障礙,均可使骨形成和骨礦化減少。酒精會抑制成骨細胞功能,骨破壞大于骨形成,使骨骼過早陷入“入不敷出”的境地,最終導緻骨質疏松症。
綜上所述,隻要均衡飲食、不吸煙、不酗酒、不過量飲用咖啡和濃茶,适當戶外運動,增加日曬,老年人在醫生的指導下科學補充維生素D和鈣質,都有助于減少骨質疏松症的發生。
10月20日是世界骨質疏松日。醫生強調,對于骨質疏松症這一“悄無聲息”的流行病,我們要早診斷,早治療,重在預防。倡導更年期女性、體力活動缺乏者、吸煙者、過度飲酒或咖啡者以及有脆性骨折史和脆性骨折家族史等骨質疏松症高危人群定期接受骨密度檢測,及早發現骨質疏松症和低骨量,及時進行個體化健康幹預。
轉自:紅 網
來源: 湖南廣播電視台公共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