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0年,法國國民議會作出決定,采用巴黎子午線長度的四千萬分之一作為長度的基本單位。直到1799年,終于完成了一切測量工作。人們準備了兩個完全相等的标準白金模型,規定0℃時兩端中間刻線之間的距離為1米。後來,這個米原器就保留在法國度量局内。
可是,這樣的米原器有很多缺點:材料會變形,精确度不高,隻能達到0.1微米(1微米=1/1000毫米);一旦毀壞,不易複制。為了彌補米原器的缺點,20世紀以來,各國計量工作者都緻力于研究應用自然光波來代替米原器。1960年,國際計量大會通過米的新定義,決定以在規定條件下元素氪的同位素(Kr86)原子在真空中輻射成的光波之長,作為世界統一的公制長度準器。
1983年10月,在法國巴黎舉行的第17屆國際計量大會上,又正式通過了米的新定義:“米為光在真空中,在1/299792458秒内的時間間隔内運行距離的長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