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釋甲骨文“尹、聿、律、君、史、吏、事、幹” (一)
前面我們基于書契時代的背景,重新釋讀了甲骨文或金文的“玉、朋、我、文、理、章”等字,有了很多驚人發現。下面依然站在書契及書契文的角度,重新釋讀一下“尹、聿、律、君、史、叓、事、幹”這八個字,來發掘新驚喜。
在這八個字中,第一個“尹”和最後一個“幹”居于基礎地位。“尹”是刻畫、形成書契的動作,“幹”則是書契的物理材質,書契文是刻畫在“幹”上的。其他六個字都是以“尹”或“幹”為基礎,由兩者所派生。
書契文是人類文字的初始形态,也是後來所有文字的母體,無論中國的甲骨文,還是古兩河古埃及的所謂的象形文字,都是建立在書契文的基礎之上,是對書契文的升級和擴展。
結繩是遠古時代的契約、合同,與當時的社會生活實踐活動密切相關。抽象數字的出現可能是在結繩的漫長實踐中逐漸産生的,為改善結繩這一信用工具的便捷和效率而被逐漸發明的。因此,抽象數字也更可能最先被用于契約的升級,首先應用于書契。易經八卦也是對抽象數學的具體應用,但是因為其較之于書契而脫離具體生活實踐,偏重理論,因此其出現應該晚于書契。
在信用機制上,書契與結繩同,隻是材質和計數工具發生了變化。材質由繩子變為木頭,而計數工具則由繩結變為抽象數字,具體表現為契齒紋。契齒的數量和間隔也具備加密功能,後來又出現了“章”的加密計數。“章”就是在最後一根契齒上,再加刻圓圈,以防止有人繼續往下刻,篡改數據。
在兩人簽訂契約時,需要找一個中保和立約人,此人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具備書契制作和刻畫技術;二是,在人品人格上,德高望重。“尹”原意就是對書契立定過程場景的呈現,有治理之意。同時也被用于指代懂得書契文刻寫技術其德高望重的中保立約人,此人也承擔着書契時代的社會治理功能。
因此,“尹”字的内涵一定是形成于書契時代,遠遠早與政府的出現,官員的出現。隻是那時有此音此意,而無具體文字。政府在中國的正式出現開始于唐虞時期,即堯舜時期,大約在4300年前左右。
政府出現後,政府官員們實際都是來自民間的選拔。在堯舜時代,包括政府首腦也是來自對民間的選拔。選拔什麼樣的人?選擇德高望重的人。而民間本來就存在大量的,通過幫人制定書契而實際承擔着社會治理功能的,德高望重的“尹”們。他們一定首先被選拔聘請進政府,這樣“尹”就從民間走進政府,由民間人士轉化為為政府官員。久之,“尹”也就由民間稱謂轉化成官職稱謂。“尹”字的動詞内涵也就演變成治理國家、天下。(待續,DYH:道義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