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計在于春~
嫩嫩的春天,總是洋溢着蓬勃生機。
在這個裝滿希望的春天裡,
讓人振奮的是,
咱們沈大捧回來了一枚沉甸甸的獎狀——
遼甯省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這份榮譽,
因保護生态環境而起,可見沈大之擔當;
——這份榮譽,
凝聚了一群師生6年多的努力,可見成色之足;
——這份榮譽,
為學科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可見意義之深遠。
證書在這裡,快來快來,一起圍觀~
六年磨一劍,辛苦不尋常
此次獲獎的項目名叫“ 遼河保護區水生态修複技術與示範 ”。 說到這,咱還得先從遼河保護區說起。
遼河保護區是由遼甯省委、省政府批準,依遼河幹流設立的狹長區域。
它始于東、西遼河交彙處鐵嶺福德店,在盤錦入海口入海,全長 538 公裡,總面積 1869.2 平方公裡,區内共有 33 個支流和排幹口,涉及13 個縣(區),68 個鄉(鎮、場),286 個村。
遼河保護區地圖
遼河保護區處于國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核心區域,人類活動幹擾強烈。
保護區河岸帶71.2%被開墾成農田,植被破壞,邊坡不穩,灘地侵蝕,面源污染,濕地面積萎縮和破碎化,生物多樣性銳減。河流的蓄洪、滞洪功能、廊道功能、過濾功能、源彙功能和景觀功能明顯衰退,河流水質污染、水生态安全受到威脅。
我們知道,水生态環境質量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現有水生态修複主要采用工程措施進行修複。
用工程措施進行修複的弊端是,忽視甚至破壞了生态系統的自組織能力,制約了生态功能恢複,且擾動大、成本高、景觀效果差。
為此,我校的“遼河保護區水生态修複技術與示範”項目應運而生。
項目針對保護區水生态環境問題,根據最小生境理論與恢複生态學原理,提出依靠河流生态系統的自我修複能力,因地制宜輔以人工輔助措施,恢複保護區河岸帶、濕地植被與功能,支撐河流水質持續改善的“退化河岸帶人工強化自然恢複”和“河口污染阻控濕地網構建”技術思路。在國家重大專項課題支持下,自主研發形成濕地植被重建與污染阻控-河岸帶植被與生态功能恢複的河流水生态修複成套技術,并進行工程技術示範。
說幹就開始幹,2012年,環境學院的十餘位老師投入到了這場“戰役”中。
說是“戰役”一點都不為過,從2012年年初到2017年年末,整整6年時間 野外作業,風餐露宿,時常遭遇惡劣天氣,是他們最習以為常的工作狀态。
孫麗娜,環境學院教授,這個課題項目的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談及這6年來的工作,盡管她笑着對“辛苦”二字不願多談,然而,我們還是從一個個故事中讀到了他們所付出的艱辛努力。
圖為孫麗娜教授接受采訪
遼河保護區全長 538 公裡,為了掌握整個保護區的狀況,老師們經常是早上六、七點鐘出發,帶點簡單的面包、香腸、鹹菜作為午飯和晚飯,沿着遼河保護區遼河幹流開始野外調研、采樣工作,通常晚上返回來時已經是八、九點鐘。野外環境惡劣,夏季蚊蟲叮咬、風吹雨打,冬季天氣寒冷,但老師們不畏嚴寒酷暑,她們的足迹遍布整個遼河保護區;野外作業時間長、不能返回的時候,老師們就需要随時、随地就近投宿到附近村莊的村民家中。
河岸植被緩沖帶污染阻控現場實驗研究
曠野裡,“天蒼蒼野茫茫”,然而“風吹草低”卻沒有牛羊,隻有蜿蜒泥濘的土路。坐在越野車裡,上下颠簸,簡直都能把肚子裡的食物颠出來。
每到下大雨的時候,人們都往屋裡跑,他們卻要冒雨趕往百餘公裡外泥濘的河邊實驗現場。“因為“地表徑流取樣必須在雨中或雨停後立即進行,雨停後再去現場取樣就來不及了。”
河岸帶土壤樣品采集現場
我們看到的是他們比較“體面”的工作照,然後更多的時候,他們是渾身混雜着雨水和泥土的樣子。團隊中多位女老師分别克服家中孩子小、以及懷孕等困難,仍堅持進行野外調研與現場試驗。
據孫麗娜介紹,6年裡,課題組經曆課題申請合同、課題實施方案、課題預算等多次論證,經曆課題與子課題啟動、季度推進會和年度推進會、中期檢查,示範工程預驗收與驗收、技術審核、财務預驗收與驗收、檔案驗收、以及課題預驗收與驗收等各種過程,提交各類文字報告材料500多本。
經過6年的努力,項目取得了喜人的成果。
土壤-植物穩定技術實施前河岸帶
土壤-植物穩定技術實施中
土壤-植物穩定技術實施後
——遼河保護區河流水質得到了有力改善
實現了幹流豐水期、平水期全面達到V類,枯水期80%斷面達到水功能區水質标準。
——支撐了遼河保護區生态系統的持續恢複
技術支撐了保護區幹流河岸帶退耕(退林)還河工程以及相關生态控制工程、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和支流河口治理工程,共封育河岸帶75萬畝以上,修複河岸帶353 km,綜合治理河道167 km,實現了遼河幹流538 km長、440km2的生态廊道全線貫通。
保護區河濱帶植被覆蓋率達到95.56%、濕地面積大于140.34萬畝,植物、魚類和鳥類分别從封育前2011年的187種、15種和45種恢複到封育後2015年的230種、33種,遺鷗、東方白鹳、大天鵝等多種珍稀鳥類和遼河刀鲚、懷頭鲇等珍稀魚類在保護區内重現,羅布麻、華黃耆、花蔺等多年生土著物種重現且分布範圍日漸增大。
——帶動了區域經濟發展,助力遼河流域生态資産價值顯著提升
項目實施過程中構建的幹流濕地生态景觀和河道-河岸帶-堤防-外圍保護帶,形成了水陸有機連接的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态格局,帶動了城市生态旅遊景區開發,改善了區域經濟結構,提高了遼河生态系統服務功能,對生态文明建設和生态省建設具有明顯的推動作用,生态社會效益顯著。
項目研發的河岸帶人工強化自然封育技術和河口污染阻控濕地網技術,已被遼甯省遼河淩河保護區管理局、康平縣遼河保護區管理局、沈北新區遼河保護區管理局、法庫縣遼河保護區管理局和台安縣遼河保護區管理局應用于遼河保護區水生态環境修複工作之中。
技術示範地點與規模
每一個風裡雨裡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不辜負據了解,“遼河保護區水生态修複技術與示範”項目累計培養了博士、碩士、學生40餘人。讓孫麗娜教授感到欣慰的是,她看到了學生們的成長。“可以說,孩子們的思想、身心和體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鍛煉。”
野外環境惡劣,對于現在處于安逸生活中的學生們是個很好的磨練。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從書本理論知識延展到了動手實踐。學生們紛紛表示,如果不到現場操練,他們就不知道,理論和實際還有多少距離,就無法把學到的知識活學活用。
每個曆經風雨的過程,都是對自己的負責任,從這個意義上說,6年多的課題研究,它的意義不僅僅在這個獎項本身,更在于借助這個曆練的過程,師生們将沈大人的鑽研進取、兢兢業業的精神更加發揚光大,學生們從中收獲了可貴的成長。
每一個學科的小進步,都是學校發展的一大步學校《提升綜合實力三年行動計劃》中明确提出了“築造學科高地,提升學科整體水平,促進快速協調發展”的奮鬥目标。
2018年,環境科學與工程學科入選了遼甯省一流學科建設項目,此次獲獎對于加快提升學校一流學科建設,提升學校綜合實力,提供了有力支撐。
科學研究沒有捷徑可走。一流學科建設和“同類一流大學”建設,要靠每一位沈大人“吃得住辛苦”“耐得住寂寞”,咬定目标,勇毅笃行。
有理由相信,每一位沈大人的汗水,都會凝聚成明天的收獲;每一個學科向前邁出的一小步,都會成為推動學校發展的一大步。
編輯:黨委宣傳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