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鬼殺鬼的馬雲一次又一次的把侯寶林老先生“關公戰秦瓊”的段子照進現實,以他那并不魁梧的身材在年輕人心中梳理起了偉岸的形象。
遇鬼收鬼的馬化騰,造出了讓一代人離不開的産品,但表示自己看不懂年輕人了,對“閱後即焚”這玩意兒為啥能火很不理解。
遇鬼吃鬼的李彥宏,保持着少吃多餐的性格,要吃就吃得幹淨。百度家族的産品十分豐富,但都籠罩在藍色熊掌之下。
另一隊“冤家”雷軍和周鴻炜,在鮮花與雞蛋中保持着笃定,這一份心性就值得佩服。
每一家成功的公司都有值得借鑒的地方,但每一家公司又都各不相同。即便同是做金融,BAT也不盡相同。在不同的變量背後,也有相通之處。
其一,BAT并不比更早露頭的“三劍客”(網易、新浪、搜狐)晚,但都沒有盲目跟風,在沒有明确盈利模式的黑暗年代,都能把投資人靠跑了。互聯網不缺少抄襲,也不缺少創新。能堅持把當下的一攤事做到60分以上就不多了,做到80分以上的,就有成果了。
其二,現在BAT除了染指其他行業,紛紛在移動領域革自己的命。柯達、諾基亞等等一個個巨頭的隕落,昭示着自己不對自己狠,就等着别人來動手。
其三,互聯網産品似乎與品牌是平行的關系,沒有什麼交集。而始稷以為,以品牌的角度來看,BAT恰恰就是品牌。
按“河洛品牌烙印法”,簡要來說:
百度的品牌烙印是一個“找”字;
阿裡的品牌烙印是一個“買”字;
騰訊的品牌烙印是一個“聊”字。
從PC到無線,這個烙印是無邊界無底線競争格局的壁壘,同時,也是自己跨界産品揮之不去的屏障。不隻阻隔别人,也能攔住自己,顯然比植物大戰僵屍裡的加固土豆更堅實。把這三點連起來,就是始稷想說的。隻笃定與融通,都是殘缺的真理。
“找”、“買”、“聊”,是搜索、電商、社交的共享标簽,是産品品類的占位,但這些标簽也不是直接從消費者腦子裡長出來的,不是和互聯網與生俱來的,也同樣是挖掘出來的。
如果可以借用輿論,用一條流行的時間線來劃分BAT,那似乎應該是百度代表過去、阿裡代表現在、騰訊代表未來。因為李彥宏領導的百度似乎已經成為過去了,在移動領域除了也沒有什麼特别的表現。而阿裡在馬雲的光環下,撬開了國内最拽的金融業,銀行都允許破産了。小馬哥的微信最被看好,被推崇為未來領袖。
始稷在與品牌營銷業内的人交流時,大多對百度子産品布局保有诟病。因為全都是在百度的光環下,百度知道、百度百科、百度地圖、百度影音、百度文庫等等等等。反過來想,也正是這樣才成就了百度的搜索霸主地位,“有問題,找百度”。倘若做搜索從配角開始到現在成為必經的主口,不去通過半獨立的子産品自我更新,那恐怕也早被細分了。垂直搜索也早就在360之前占了風頭了。
成功的模式有很多種,玩大也有很多的玩法,這麼看來,百度沒有子産品,而是自我提升或者說是自我保護的堅持,才能保持與這個“找”字烙印的對等不被掠奪。
阿裡與百度截然不同。阿裡巴巴、淘寶、支付寶……為了C2C與B2C加以區隔,又大張旗鼓的把淘寶商城改為天貓。僅僅在這一點上,阿裡就與百度表現出迥異的策略,但從品牌烙印的角度來講,兩者又是一樣的。阿裡從平台到支付(支付寶)、IM(旺旺)、比價(一淘)、物流(菜鳥)等等,所有成型的主線也全部是圍繞這一個“買”字,和百度的“找”字占位各個類型的做法不同,阿裡的“買”字是占位各個過程。至此,隻是淘寶和天貓是一般消費者至今也分辨不清的,所以天貓今天也未能獨立。
騰訊則又是不同,QQ的成功到微信的火爆,都是一個“聊”字。微信與之前出來的産品,産品細節上确實有獨到的地方,但根本原因還是因為QQ關系可以直接倒到微信上來,和天貓借淘寶流量是一個道理。騰訊最大的資産就在這個“聊”字上。隻要小學生還在用QQ和同學聊天,那小企鵝就倒不了。
騰訊搜搜、百度有啊,騰訊拍拍,QQ商城、來往,這些BAT原生的産品,都是下狠手的産品。除了來往,百度和騰訊的子産品都頂着母品牌帽子,去搶别人的烙印并不容易。若隻講流量,百度和騰訊帶流量的能力都是滿級的。所以說這個烙印,一方面是長時間的外部市場認知,另一方面是内部形成的結構問題。反向講,搜搜獨立運作、易訊深度合作,現在都不錯。因為内部獨立比外部獨立還重要。
其他搜索、電商、社交要奪走BAT的烙印,經曆了複制、細分、霸王硬上弓三個過程,而更重要的應該是在其痛點上搞差異化,深化他們烙印。譬如京東,盡管早已開放POP,但今年雙十一,早期定位的形成的3C及家電類目,仍舊占到了整體銷量69%的比例,可見這個定位的重要性。并且以早年自建物流的差異化攻擊天貓的痛點,這一優勢越來越明顯。
另一梯隊的小米和360,小米是用一個“值”字支撐起全民參的“熱”,若沒有這個字,其他就不會成立。360用“免費”掠奪“安全”這個詞,才能使其長期在輿論刀鋒上行走。
挖掘未有的、占位已有了、掠奪已成的、分化巨頭的、變易同類的。找到你的“關鍵字詞”,與其劃上等号,就是“河洛品牌烙印法”的強勢品牌烙印。
這一個關鍵字或詞,就是最難的地方。因為沒有對與錯,也沒有非它不可。
譬如迅雷,迅雷的烙印是什麼?當下來看,是一個“快”字。迅雷不及掩耳的快,下載快、看片快(内網)。但換一個思維,迅雷作為通道,完全可以用迅雷看看播放器把快播的活幹了,就是另外一個字了。所以這個關鍵字并無絕對,是内因與外力共同完成的。
在如此無節操的競争環境中,打造你的烙印,比谄媚消費者(用戶)、和巨頭沾親帶故都靠譜。
本文作者:@始稷 來自:快鯉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