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我破水了……”近日,一名孕婦來到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下稱“廣醫三院”)急診科。這位32歲的二胎媽媽,懷孕37周4天,半小時前在家裡出現了破水。
出于職業警覺,急診科醫生黃珺立即進行内診檢查。“不好,臍帶脫垂。”黃珺的臉色突然變得嚴肅起來。她馬上彎腰俯身,用手托起胎兒的臀部,防止臍帶受壓導緻胎兒缺氧。在孕婦推往手術室的過程中,她一直保持這個姿勢。
而後,一場多學科醫護人員聯合進行的“生死營救”迅速展開。在手術室,僅僅用時33秒,新生兒被成功剖出,母子平安。
孩子成功娩出後,黃珺緩緩站起身來。此時,她全身早已被汗水濕透。“母子平安就好!”來不及休息片刻,這位最美“托舉姐”又迅速回到了急診崗位。
保持托舉姿勢 跟着擔架車一路飛奔
在急診科,黃珺對孕婦進行産科檢查時,發現胎兒胎位是複合性臀位,便給孕婦做陰道檢查。當觸及陰道裡有搏動性的條索狀物體時,“臍帶脫垂”四個字在她腦海中閃過。
“馬上彙報産科住院總醫師!”黃珺立馬彎腰俯身,用手托起胎兒的臀部,防止臍帶受壓導緻胎兒缺氧。此後,黃珺一直小心翼翼地保持着托舉姿勢。
臍帶是連接胎兒與胎盤的紐帶,是胎兒和母體之間的橋梁。臍帶一旦脫垂了,臍帶受壓而導緻血液循環受阻,胎兒很容易缺氧,甚至可能會危及生命。
面對險情,一場多科室聯動與時間賽跑的“生死營救”在廣醫三院拉開了序幕。
住院總醫師李劍琦接到電話後馬上跑向急診科,第一時間開啟了高危産婦急救綠色通道。全院啟動産科緊急應急預案,通知手術室、麻醉科準備緊急剖宮産,同時告知新生兒科、産房準備搶救新生兒。
醫護人員迅速穿過門診來到住院部大堂。電梯内的人員見狀紛紛走出電梯,為生命讓行!進電梯,出電梯,将産婦送到手術室……搶救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着。
在前往手術室過程中,黃珺一邊向家屬解釋病情、安撫産婦情緒;一邊彎腰俯身保持托舉姿勢,跟着擔架車一路飛奔。
新生兒出生後身體狀況良好
産科醫生林瓊燕接到住院總醫師電話後第一時間來到手術室。多名醫護人員啟動應急預案,迅速完成手術用物準備,等待産婦到來。
“臍帶脫垂!臀位、左足先露!臍帶血管搏動好!”氣喘籲籲的黃珺在手術台旁一邊彙報病情,一邊雙膝跪下繼續托舉。她明白,自己托舉的是一個微小而脆弱的生命。
“馬上麻醉、消毒,開始剖宮産!”林瓊燕果斷地說。手術室的醫護人員立即進入了緊急搶救狀态。
三名麻醉醫生一邊為産婦上心電監護,一邊進行麻醉前評估。在了解産婦對麻醉的耐受情況後,他們為産婦進行了快速誘導氣管插管全身麻醉。與此同時,多名護士迅速協助醫生為産婦建立靜脈通道、留置尿管,并快速完成了清點器械和敷料、鋪巾消毒等術前準備工作。
手術室内,全體醫護人員争分奪秒,協調配合。在産婦進入麻醉維持狀态時,産婦腹部皮膚消毒工作也同時完成,産科醫生握起手術刀開始手術。
僅僅用時33秒,新生兒被成功剖出。等候在一旁的新生兒科醫生及助産士馬上接力開展新生兒複蘇搶救。
由于各學科醫護人員精準判斷配合到位,各流程環環相扣搶救及時,寶寶出生後身體狀況良好,無需轉入新生兒監護室。
就這樣,包括急診科醫生、産科醫生、麻醉科麻醉醫生、手術室護士、新生兒科醫生、産房助産士在内的6個科室10名醫護人員,成功将胎兒從死神手中“搶”了回來。
孕婦在孕晚期要重視産前檢查
當聽到胎兒響亮的哭聲時,黃珺懸着的心落地了!從急診科到手術室,她或俯身彎腰,或雙膝下跪,托舉姿勢一直沒改變過。從手術台無菌巾下鑽出來時,她全身被汗透,渾身酸痛。但來不及休息,她又迅速回到了急診崗位。
“簡直不敢相信!你們太專業了!”當醫生告知家屬寶寶健康出生時,産婦家屬連聲道謝。
“當時,我沒想那麼多,那種情況誰遇到都會這麼做。”黃珺笑言:“看到母子平安,心裡就有說不出的欣慰和踏實。”
記者采訪獲悉,臍帶脫垂雖然發生率不高,但卻是産科中一種非常緊急的分娩并發症,堪稱婦産科生死時速之戰。“母體主要是通過臍帶将氧分及營養物質傳輸給胎兒,供其生長發育。”林瓊燕指出,臍帶脫垂後,臍帶夾在胎兒和骨盆之間,宮縮時容易受到擠壓,緻使臍帶血流不通,胎兒容易缺氧。“若血液完全阻隔5至6分鐘,胎兒很可能會胎死宮内。”
林瓊燕表示,早期的臍帶脫垂并沒有明顯症狀,孕婦一般較難發現。特别是有過生産經驗的二胎媽媽,對胎膜早破大多不夠重視。但當孕婦發現自己陰道有條索狀物脫出的時候,通常胎兒已發生窒息或死亡。
“孕婦在孕晚期要重視産前檢查,避免過度疲勞,不能進行劇烈運動,禁止性生活,保持愉悅心情。在家胎膜早破的孕婦,盡量采取平卧,床尾擡高,或取枕頭、棉被墊高臀部,以降低宮腔内壓力,減少羊水流出,防止臍帶脫垂。”林瓊燕表示,特别是胎位不正的産婦,應避免到處走動,如果感覺不适應盡快就醫,接受規範的檢查及評估。
【記者】龔春輝
【通訊員】黃璀玥
【校對】楊遠雲
【作者】 龔春輝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 客戶端 南方号~健康~健康~廣東健康頭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