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南北朝時期,随着絲綢之路的繁榮,進入中原的香藥種類大為豐富,使得用香文化進一步發展。當時人們已不再滿足于單一用香,開始出現了由多種香材配制而成的合香,許多配方原是得自佛經,不過施用于中土之後,又加入了自己原有的藥草炮制的經驗。
宋代陳敬在《香譜》中對“合香”有解釋:
“合香之法貴于使衆香鹹為一體。麝滋而散,撓之使勻。沉實而腴,碎之使和。檀堅而燥,揉之使膩。比其性,一等其物而高下,如醫者則藥,使氣味各不相掩。”
合香的妙處在于将衆多香氛融合為一體,在調制過程中,需要講究藥理,藥性不相克,香氣不相幹擾,才可以合成好香。
南宋 佚名 《竹澗焚香圖》(局部)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依據宋人蔡縧《鐵圍山叢談》中所錄:
“時于奉宸中得龍涎香二,琉璃缶、玻璃母二大篚……香則多分賜大臣、近侍……每以一豆大爇之,辄作異花氣,芬郁滿座,終日略不歇。于是太上大奇之,命籍被賜者,随數多寡,複收取以歸中禁,因号曰"古龍涎",為貴也。諸大珰争取一餅,可直百缗,金玉穴而以青絲貫之,佩于頸,時于衣領間摩挱以相示。坐此遂作"佩香"焉。今佩香,蓋因古龍涎始也。”
據考證,這種“古龍涎”并非真正的龍涎香,而是合香,實際上是一種人工合香制品,把幾味香料合在一起,做成餅子的形狀, 在當中穿孔,用線挂在胸前。
明代仇英版《清明上和圖》中的香鋪
對于中華香史而言,畫卷裡還多處描繪了與香事有關的景物。明代仇英版《清明上和圖》中的香鋪已将線香作為主要産品銷售,香鋪門前挑一招貼上書“上料八百高香”,兩個香匠師傅正在,晾曬制作好的線香與盤香。
不難看到,香已然完全成為了古人生活裡不可或缺之物,融人到各階層人們的飲食起居之中。
品香應該連續緩慢感受三次:第一次是驅除雜味,第二次鼻觀,觀想趣味,第三次回味。這樣的程式類似茶道和參禅,将“香事”提高至“香道”的高度。其香氣可熏衣、醒神、養身、養性,人們在出遠門長途跋涉的時候也可随身攜帶,緩解路途舟車勞頓之苦。
觀複博物館秉承“與古人對話,與文化同行”的造物理念,特以館藏文物為造型靈感,創新開發出「觀複洪福九如合香挂飾」▼
中國自古就用香驅疫避穢的傳統,在幾千年與瘟疫鬥争的過程中,留下許多經典藥方。以清代吳尚先《理瀹骈文》中的“辟瘟方”為基礎,觀複洪福九如合香挂飾聞嗅愉悅性出發,将其改制成更适合現代人佩戴嗅聞的辟疫香牌。
清代吳尚先的《理瀹骈文》
觀複洪福九如合香挂飾以清代吳尚先之《理瀹骈文》的“辟瘟方”香方配比為基礎,造型取自觀複博物館館藏清代白玉靈芝祝壽牌。
“九如”乃祝壽詞,典出《詩經·小雅》,即指如山、如阜、如陵、如崗、如川之方至、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松柏之茂、如南山之壽,如此是為“洪福九如”。
香牌曆經月餘自然陰幹,後精修打磨成型,沿襲古法,手工制造。今人即可效仿古人懸佩襟衫暗香浮動,又可懸于居室滌穢清心,随時随地可享其古樸厚重的香氣和意蘊。
▼相關推薦
「觀複大吉大利合香挂飾」
依據中華香史上重要著作《香乘》之“内府香衣香牌”古方配比,借鑒觀複館藏清乾隆剔紅大吉葫蘆畫瓶之形,推出「觀複大吉大利合香挂飾」。
清乾隆 剔紅大吉葫蘆挂屏 觀複博物館藏
此香牌以葫蘆形寓吉,正反面各有“大吉”、“大利”字樣,腰部飾有垂雲蝙蝠,似銜福而降。四周飾錦繡繁花,花紋明晰隽秀、筆觸疏朗生動。整物即寓滿祥瑞又清雅動人,無論伴雅室還是随身佩戴都可謂靈氣滿滿。
制法亦依古法,觀複合香挂飾依據明代香學著作《香乘·獵香新譜》中“内府香衣香牌”香方配比為基礎配伍調合。
先将多種天然香材粉末調和成香泥;再經手工模壓成葫蘆形香牌,然後曆經數月自然陰幹,最後精修打磨成型。以最簡單、有效的香方按古方相合,為氣韻天然的上佳之物。
「福臨吉祥合香香牌」
外形源自館藏清乾隆雙鳳“吉祥”玉佩,以《香乘》中所記載的“荀令十裡香”香方配比為基礎制成。
經手工模壓成玉佩形,後經月餘自然陰幹後再精修打磨成型,可效仿古人懸于衣襟,亦可挂在室内、箱包之上,随心而為。
宋人黃庭堅《戲贈南安倅柳朝散》中的“柳侯風味晚相見,衣袂頗薰荀令香”,荀令,指東漢名士荀彧,史稱其“人偉美有儀容,好熏香,身上香氣,百步可聞。”故而稱令公香、令君香、荀令香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