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1日上午,又一批熱心生态保護的志願者把從各種渠道收集而來的青蛙,投放到位于廉江市安鋪鎮桃花島的青蛙孵育池時,浮筏上的千蛙驟鳴,甚至躍上岸邊,鑽進志願者人叢中。
當天下午,首批孵育的青蛙被放歸港頭社區白廟港村的稻田中。這起從湛江啟動、在全國屬首例的公益性“育蛙歸田”行動,吸引了數百湛江和廉江市民冒雨參與,一直關心民間生态保護行動的中央電視台等媒體也紛紛派員現場采訪。
志願者捧起毫不祛場的青蛙。
“從蝌蚪到青蛙,繁殖得很快,我們相信,明年開春後,大批青蛙将無差别投放到九洲江三角洲的水田中。”公益性“育蛙歸田”的發起人、廉江市安鋪鎮人大代表黃木林表示,受到本月初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昆明大會啟發,決心将原定的小區域“育蛙歸田”計劃拓展為涵蓋九洲江三角洲農田在内的大型公益性行動。
2021年10月21日下午,黃木林向稻田投放青蛙。
曾賣掉房子籌資敬老的黃木林,萌發“育蛙歸田”想法最初源自放生的淳樸善念。去年,她在護鳥名人梁一元的桃花島内籌資修築了放生池後發現,部分缺乏專業知識的生态保護志願者甚至把外來的“幼魚殺手”鳄龜和“魚卵終結者”清道夫魚也拿來放生,購買的青蛙放生後,又被多次捕售。經深思後,黃木林決定把放生池改造成青蛙孵育池,開啟公益性“育蛙歸田”模式,力求在幾年内,對九洲江三角洲全域的10餘萬畝稻田無差别投放青蛙。
此前,國内開展的“育蛙歸田”行動還僅限于綠色農産品生産領域的自營性試驗,此次從湛江啟動的公益性“育蛙歸田”行動,在全國尚屬首家。
志願者為孵育池内的青蛙投食。
長期為“育蛙歸田”當義工的護鳥名人梁一元稱,九洲江三角洲大量鹭鳥帶來的除蟲效應,令當地糧田的畝均農藥投放量比無鹭鳥地區減少了六至七成。一隻青蛙每年可消滅約15000隻害蟲,“育蛙歸田”順利實施後,将繼續大幅較低農藥投放量。少用農藥不但意味着農産品更綠色環保,還意味着農藥生産領域的減産減碳。
在誕生粵西首個鎮級生态保護協會的安鋪鎮,在鎮委鎮政府的倡導推動下,護鳥育蛙促綠色發展深得民心。目前,已有不少居民和企業發聲出力支持公益性“育蛙歸田”。食品廠主麥先生表示,以安鋪雞和糕點馳名的該鎮傳統食品産業得益于九洲江三角洲的綠色農産品原料,企業将一如既往地支持護鳥育蛙。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關家玉 通訊員:吳建韬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關家玉 通訊員:李忠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楊洪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