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遠親不如近鄰,隻是對于現在的人而言,可能更多地關注的是自己的生活品質,而越來越多的人發現自己的左鄰右舍,樓上樓下都是自己不認識的人,而原來的那種“鄰居情誼”也變得淡薄了。倒是樓上小孩亂跑這樣的事情讓很多人覺得非常惱怒,不過别急着發火,嘗試從這幾個角度來解決問題更有效!
一:向内求能讓心安
對于樓上小孩亂跑這件事,我們需要從幾種不同的情況來考慮,第一種是樓上小孩偶爾亂跑的情況,可能那一刻讓你覺得非常吵鬧,不過你有沒有想過是自己的内心過于浮躁呢?也許在這個時候你在專心于工作,或者在享受自己的私人時光,被一陣噪音打亂了陣腳,不過這一刻其實也是對你自己的考驗。
因為如果你能夠被小孩亂跑吵,就一定能夠被馬路上的車鳴笛吵,還能夠被很多其他的噪音吵,這一刻不如收一收自己的心,想辦法讓自己把注意力收回來。與其跟孩子較勁兒,不如向内求,畢竟小孩就在好動的年紀,偶爾動一動、跑一跑也正常。
二:時常有小孩亂跑一些家庭疏于管教孩子,這導緻小孩在家裡亂跑亂跳,給鄰居的生活帶來極大的困擾,這類情況隻是生氣的敲門并控訴這種情況是不解決問題的,有些人可能覺得物業去解決這個問題比較好,但其實收效也是比較微弱的,因為既然孩子的家長能夠讓孩子長時間保持亂跑亂跳的狀态,就說明他們是允許的。
對于這類情況,往往需要花費一些精力,先要了解一下樓上鄰居的家庭情況,比如孩子的父母是不是時常不在家,家裡隻有保姆或者孩子的爺爺奶奶等,再或者孩子的父母沒有意識到孩子這樣亂跑會有怎樣嚴重的後果等。然後就是“誅心”的過程。
所謂“誅心”,不是讓你到樓上鄰居家罵他們個“從未見過如此厚顔無恥之人”,而是換一個角度來解決這個問題。比起說你被孩子亂跑的噪音弄得無法好好休息等,不如跟孩子的家長說一說孩子這麼亂跑對孩子成長會帶來哪些弊端。
舉個簡單的例子,孩子在家裡亂跑如果是在家長說教之後不聽的情況下出現的,那是否說明家長的管教已經無法限制孩子的行為,如果是這樣,那以後孩子會不會無法無天呢?以後如果孩子走上歧途家長也聽之任之嗎?
我記得兒時母親曾給我講一個故事,說曾有一個母親發現兒子偷偷拿了鄰居家雞窩裡的雞蛋,不但沒有責怪還贊揚孩子厲害,那時孩子還很小,後來母親發現長大的孩子會偷鄰居的雞,母親批評了孩子但孩子不聽,結果後來孩子偷了很多錢,被官府抓去并下令砍頭,孩子去刑場的時候母親來送行,母親和孩子都哭了,但孩子臨别前卻硬生生咬下母親身上一塊肉,還惡狠狠的說都是母親沒教導自己才導緻自己有今天。多麼可悲的結局。
所以孩子要給予正确的引導,否則一旦孩子誤入歧途,後果不堪設想,相信家長也不希望孩子以後走彎路。
三:心态變了,問題就解決了很多人在遇到樓上孩子亂跑太吵的問題,會想這對自己帶來哪些困擾或者麻煩,可能是自己或者家人受不了這種孩子發出的吵鬧,也可能是自己無法獲得安靜的生活環境,但這個站在自己角度解決問題的思維會讓你解決問題的時候陷入死胡同,建議大家從孩子的角度或者孩子家長如何教導孩子的角度着手準備說詞。
因為這樣孩子或者孩子的家長會感覺到你的善意,也真正意識到孩子亂跑這件事對自己、自己的孩子帶來的不可忽視的影響,這件事跟自己相關時,會被對方重視并高效的解決,而同時你被孩子吵的問題也解決了,這樣做是不是更加高明呢?
所以通過這個問題,也希望大家能夠在生活、工作、學習中擺脫固有思維,更不要有以暴制暴的态度,其實有些時候換個角度、換個思維,我們就能變得高明,巧妙的解決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