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元宵節的習俗,大家一般都會想到吃湯圓、賞花燈、猜燈謎,然而還有一種習俗是從漢朝就流傳下來的,那就是正月十五點豆面燈。
元宵節燃燈的習俗起源于漢朝,史料記載,漢文帝曾下令将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當時為了弘揚佛法,在這一天宮廷和寺廟都要“燃燈表佛”,後來逐漸發展到民間,于是就有了“正月十五挂花燈”。點面燈習俗正是從元宵節花燈、煙火的習俗演變而來。
面燈也叫面盞,是用面粉做的各種形式的燈盞,多流行于北方地區。民間傳說,元宵節的燈光是吉祥之光,能驅妖辟邪祛病。因此正月十五捏豆面燈就是老百姓祈求新一年阖家幸福,家業興旺。元宵節蒸燈就流傳了下來,在屋内、庭院等處點燃面燈,裡裡外外亮亮堂堂,這一晚,大人們對新生活充滿了憧憬,孩子們歡欣雀躍,載歌載舞。面燈點過之後,就可以吃了。吃的時候,或者在鍋裡熥熱,或者在火上烤熱。如果是用豆面做的可以做菜,點面燈是孩子們最期盼的時刻,而吃面燈又是孩子們最高興的時候了。
在元宵節那一天,忙碌了一年的人們為了祈求新一年風調雨順、富足平安。捏12盞類似碗狀的面燈,每盞面燈的邊緣捏上精緻的褶,一盞燈代表一年中的一個月份,12盞面燈代表一年12個月。如果是閏年,還要多加一盞燈,然後放在籠屜裡蒸熟。哪盞面燈裡存的蒸餾水較多,就意味着這盞面燈代表的那個月份會有較多的降水。
做法是先用開水燙面,和面,面一定要有硬度,否則做的燈會癱軟掉。等面和好了,感覺硬度也夠了,就開始做燈了。要捏成各種形狀。最主要的有兩種形狀:一種是捏成碗盞形;另一種是捏成上粗下細,中間有碗,像倒挂金鐘一樣形狀。捏好後上鍋蒸熟,然後在中間放上豆油,再在裡面插上燈芯子,面燈就做好了。
面燈還可以做成各種動物的形狀。常見的有狗、雞、魚、龍、豬等。不同的動物面燈要擺放在不同的地方。點亮的狗形面燈要放在家門口,讓它保家護院;點亮的雞形面燈放在雞栅邊,祝願家雞們不生病、多下蛋;魚燈要放在水缸上,祝願合家幸福、财源順水來;豬燈被放在豬圈旁,祝願家畜興旺;龍燈要放在糧食囤上,祝願新的一年五谷豐登。
小時候過完春節,最期待的節日就是元宵節了。元宵節不僅可以吃到又糯又香的湯圓,還有家裡媽媽給我們做的那一個個給惟妙惟肖的面燈。
端着自己的小面燈照完家裡,走進小巷和小夥伴們一起比燈,互相照一照,跑來跑去,歡笑打鬧。一碗油點完,大人往往不舍得再給孩子們添油了。油燒盡了,面燈也差不多烤香了,就可以吃了。放在糧食囤裡的龍燈一定要留到農曆二月二“龍擡頭”的時候才能吃,以祈求一年風調雨順、富足平安。
那一個個閃爍的小火苗代表了兒時的我們對于過年的一種期望也是對于未來的一種美好祝願!我們的童年随着這種期望已經悄然逝去,以往珍貴難得的歲月和那濃濃的年味隻是變成了一個美好回憶!
那曾經的一盞盞面燈,就像一盞盞祈福斬禍的吉祥燈,更像一盞盞照亮前程的啟明燈,一直在我心裡燃燒,傳承着逢年過節阖家團圓的不老情。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康玉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