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省2022年軟件工程技術中心公示名單公布,127家企業拟認定為山東省軟件工程技術中心。令人稱奇的是,其中有64家企業來自濟南,數量剛好過半。
“中國軟件名城”,這就是濟南的一張新名片。
相較于“泉城”“詩城”,“中國軟件名城”這張相對較新的濟南名片的普及程度要遜色不少,但一組組數據、一份份報告無不有力證實着它的“實至名歸”。
“全國文明城市”“中國十大美好生活城市”“全國最安全城市”“東亞文化之都”“國際花園城市”……近年來,低調内斂的濟南仿佛成為國字号、國際性“新名片收割機”,擦亮一張張傳統名片,斬獲一張張全新名片,現實已經不允許濟南再“低調”了。
“全國文明城市”的接力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文明彰顯着城市的内在氣質。
近60萬人次黨員幹部紮根基層,1.6萬餘個社區網格、4.2萬餘名網格員推動創建任務有效落實;泉城義警、市民巡訪團等1.1萬餘支志願服務隊伍、142萬名志願者活躍在創城一線;全市有4人榮獲全國道德模範榮譽稱号,15人榮獲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138人榮登“中國好人榜”……
作為全國創建難度最大、含金量最高的“國字号”城市品牌,“全國文明城市”是濟南這座城市最為看重的一張名片,也正是基于對“文明”的執著與堅守,一場“将文明創建進行到底”的全員接力進行至今,沒有終點。
連續四年位列省會、副省級城市組别第一名,實現了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四連冠”,濟南步履不息,号角已然吹響,提出要“高水平建成全國文明典範城市”。
向更高峰攀登,濟南将前進的落腳點錨定在“提升城市軟實力”,主攻市容市貌淨化美化綠化攻堅行動、交通秩序整治攻堅行動、道路設施提升攻堅行動等10項重點任務,确保文明典範城市創建工作持續走在全國前列。
未來已來,未來我在。全國文明典範城市的“濟南版答卷”需要你我共同寫就,也因此更加值得期待。
“中國十大美好生活城市”的初心
時令已是中秋,閑暇時漫步于濟南的大街小巷,靜心品味着這座城市的從容與美好,80餘年前老舍先生的的那句“上帝把夏天的藝術賜給瑞士,把春天的賜給西湖,秋和冬的全賜給了濟南。”不禁映入腦海。
于個人審美而言,所謂“美好”,或許隻可是自定義概念,但對于一座城市“美好”與否的認定還需邀請這位城市中的每一位主人共同作答。2020年7月6日,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發布2019—2020年度“中國十大美好生活城市”榜單,濟南以54.82%的幸福指數,高居36個大中城市第三,成功入圍。
據了解,“中國十大美好生活城市”評選有着嚴格的流程和标準,其指标體系由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3個一級指标及21個二級指标構成,調查方式是通過郵遞員入戶發放問卷和航空公司機上發放問卷,共13萬個樣本。
是什麼讓濟南人“幸福感滿滿”?從21項二級指标的圖譜中可以看到,醫療服務、教育質量、就業環境、創業環境等指标的名列前茅是濟南收獲“中國十大美好生活城市”,實現華麗提升的主要原因。
“全國最安全城市”的擔當
8月中旬,一則不大的法治新聞引起了筆者的關注——7月25日晚上九點左右,一名背着蛇皮袋、頭發花白的男子走進濟南市公安局曆下區分局千佛山派出所,自稱22年前在東北殺了人,前來投案自首,民警經審查後發現該男子确為22年前吉林一起殺人案的犯罪嫌疑人。
亡命22年,這名犯罪嫌疑人為何會選擇在距離案發地點數千裡之外的濟南選擇投案自首?據該犯罪嫌疑人介紹,由于濟南對流動人口的嚴格管控,以及超高力度的日常巡查,他在逃亡至濟南後變得無處容身、寸步難行,“我很害怕,想找個睡覺的地方都找不到。”
一則不大的法治新聞,正是近年來濟南建設平安城市、加強市域社會治理的一個生動縮影,“平安濟南”早已成為濟南一張靓麗的新名片。
“十三五”時期,濟南憑借重大刑事案件特别是命案發案數量持續下降,成為全國唯一連續10年實現命案全破的省會城市;在中科院公共安全滿意度調查中,濟南位居全國第四名,連續4年進入前十,成為“全國最安全城市”之一。
“東亞文化之都”的底氣
除了“全國文明城市”、“中國十大美好生活城市”、“全國最安全城市”等“國字号招牌”,近年來,濟南也收獲着一張張亮眼的國際性新名片。
“海右名郡”“天下泉城”,作為文脈綿長的曆史文化名城,濟南“文化之都”的名片基于山東、面向全國,也同樣屬于世界。
2021年8月30日,中日韓三國共同發布2022年“東亞文化之都”當選城市,濟南位列其中。
何謂“東亞文化之都”?是指具備豐富的地方文化資源和鮮明的地方文化特色,同時具備一定的東亞文化資源、東亞文化氣質并反映東亞文化精神,對促進東亞文化交流與互學互鑒具有引領與示範作用,并經過一定程序認定的城市。
因城子崖遺址推翻了“中國文化西來說”,成為中國文化本土起源的自證地而得名“中國考古聖地”,因曆代文化大家在此寫下千古名篇而得名“詩城詞都”,又因南詞北曲荟萃、名角大腕雲集而獲贊“曲山藝海”,濟南榮膺“東亞文化之都”稱号底氣十足、氣質鮮明。
“東亞文化之都”實至名歸,如何将這張新的國際化名片更好地向全世界傳遞則同樣需要濟南文化自信的底氣。自2019年入選2022年“東亞文化之都”候選城市以來,濟南建立了市直59個部門和13個縣區聯動創建機制,依托重點高校成立中日韓研究院等5個專家智庫和專門論壇,發展10個窗口行業創建聯盟,搭建了10個創建基地、7個國際化交流平台、46個創建示範社區和6萬社會創建志願者,在荷蘭、德國、韓國、日本等國家成立10個“濟南海外文旅交流驿站”。
今年4月以來,濟南持續舉辦2022“東亞文化之都·濟南活動年”系列活動,已開展145場主題活動,推進濟南市“東亞文化之都”建設,充分發揮“東亞文化之都”品牌力量,讓異彩紛呈的世界文化在濟南展示魅力、交流互鑒。
硬實力讓城市強大,軟實力讓城市偉大,傳遞好“東亞文化之都”這張閃亮的新名片,“天下泉城”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必将更進一步擴大。
“國際花園城市”的魅力
“感覺濟南是一個獨具魅力、充滿活力的城市,希望今後能夠跟妻子一起來濟南度假,更加希望濟南能夠保持它的美麗與純真,打造一個宜居宜業宜遊的魅力之城”。2019年深秋,赴濟參加“生态文明範式轉型——中國與世界”國際論壇的聯合國原副秘書長、應對全球氣候變化領軍人物紮諾斯·帕茲托對濟南留下了如此評價與寄托。
能夠令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專家許下專程前來度假的心願,濟南的綠色發展成效可謂“有目共睹”。近年來,通過持續發力、久久為功,濟南的山更綠了——今年底濟南500平方米以上公園将超過1000個,成為名副其實的“千園之城”,推窗見綠、出門入園、畫裡休閑成為市民遊客生活新常态;天更藍了——2020年濟南空氣質量優良天數227天,優良率首次超過60%,PM2.5達到有監測數據以來最好水平;水更清了——濟南建成區43條黑臭水體全部通過國家“長制久清”驗收,小清河達到自有監測記錄30年以來的曆史最好水平,實現了“水清、岸綠、河暢、景美、宜遊”的目标;泉更旺了——千餘眼甘泉競相噴湧,趵突泉地下水位創有記錄以來曆史之最,“趵突騰空”、“黑虎嘯月”、“月牙飛瀑”等諸多泉水勝景引得省内外遊客前來觀賞。
看得見一城山色,聽得到泉水叮咚,“泉城藍”回歸、“泉城綠”再現在也讓濟南收獲了“國際花園城市”的金色名片。在第19屆國際花園城市競賽中,濟南從維也納、裡斯本、布誼諾斯艾利斯等世界名城中強勢突圍,榮獲“國際花園城市”大獎,并同時獲得“環境保護與綠色經濟”唯一單項獎。
作為目前全球唯一一個涉及城市人居環境管理、生态建設、資源利用、人與自然、可持續發展重要議題的國際競賽,國際花園城市競賽得到了聯合國各機構、國際組織和各國政府的廣泛認可,被譽為“綠色奧斯卡”。
随着綠色發展理念的貫徹落實,一個發展快、生态好、環境優、宜居宜業的美麗泉城已成為各界的向往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