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于頭條号: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正月初七,人們習慣性的把今天稱作“人勝日”,
在神話故事中,女娲造世間萬物,在第七天造出了人,這一天視為人的生日。
為表紀念,昨日就煮了七寶羹,邀來好友,一起吃羮閑話。
吃完羮之後,嘴裡總覺得不太清爽,便起身拿了餅老壽眉,煮壺茶清清口。
待茶湯煮好,倒入杯中,朋友嘗了一口,呷呷嘴,問道:
“你是如何煮的?香味如此濃郁,喝在嘴中感覺也十分舒适,為何我自己煮時總覺得差了那麼點味道?”
煮茶可不似熬湯,裡頭的學問可是大得很,細節上頗為考究,
今天,村姑陳就來同各位說說,煮茶那點事。
《2》
煮茶一問:“是否隻有梗大葉粗的壽眉合适?”
這可不一定,煮出來的壽眉茶湯滋味稠厚,香氣濃郁,受極多茶友喜愛。
但,白毫銀針與白牡丹同樣适合煮着來喝,而且風味大不相同。
在煮茶方式正确的前提下,
白毫銀針,毫香清爽,白毫密披,沖泡喝着口感沁雅,香氣清芬,
煮着喝,那濃郁的毫香撲面而來,茶湯入口柔軟,喝着十分惬意;
白牡丹,花香四溢,芽葉鮮嫩,沖泡喝來滋味極佳,尤其是那層次感極強的花香,讓人沉迷其中。
煮着喝,藥香充足,花香馥郁其中,茶湯絲滑細膩,與壽眉稠厚的滋味大徑相庭。
壽眉,粗大的茶梗中沉澱了諸多的營養物質,其中茶多糖、果膠的含量相當充足。
放入壺中,一煮,這些物質就被徹底釋放出來,茶湯醇厚甘甜,不多一會,嘴中就有回甘生津之感。
秋壽眉,因經曆了夏天高溫的炙烤,外表形成一層蠟質層,
這層蠟質相當于閥門,控制壽眉物質的釋放,這也就使得,壽眉耐煮的特性。
但,白毫銀針與白牡丹,雖然生長周期沒有壽眉長,但蘊含的物質可不少,
其中茶氨酸、茶多酚以及咖啡堿的含量十分充足,若是沒有控制好投茶量,
咖啡堿和茶多酚過多釋出,掩蓋了茶氨酸析出的鮮爽滋味,茶湯就會極其苦澀。
因此在煮白毫銀針或白牡丹時,投茶量要盡可能的減少,那具體應該放多少呢?
請看下一問。
《3》
煮茶二問:“多少投茶量最合适?”
控制投茶量,最主要的還是控制注水量,老話說:“水漲船高”,水多,茶湯也就更多,
那何種茶與水的狀态才相當于完美的黃金比例?
先規定注水量,為400毫升,再來與各位說說投茶量。
(小貼士:之所以選擇400毫升水量,一是現在煮茶器容量600-800毫升比較小巧,注水400毫升煮茶時水不易溢出。二是400毫升水量适合飲用,若是煮太多反而浪費。)
有的茶友偏愛直接煮幹茶喝,有的茶友則喜先沖泡在煮茶,來品味最透徹的滋味。
首先,煮幹茶:
就拿2014年的白牡丹餅為例,幹茶時的投茶量控制在1.5-2克足夠。
上文提到,白牡丹,芽葉嬌嫩,含有較多的咖啡堿和茶多酚,
若是投茶量較多,煮出來的茶湯少了清甜感,多了苦澀滋味。
反之,口味單薄,香味也會寡淡不少。
如果煮2016年、2015年、2014年等年份比較老的壽眉餅,煮茶時投茶量控制在2-3克即可。
壽眉,梗粗葉大,咖啡堿含量低,由于長時間的沉澱,含有極豐富的茶多糖以及果糖元素,
煮出來口感甘甜醇和,就連香味也是甜的,有甜蜜的果脯香映在其中。
粗大的茶梗,還為茶湯增加了甜度與稠度,入口淳厚,湯水包裹着舌頭,極具柔滑。
再者,煮葉底:
何為葉底?
即煮茶幹茶經開水沖泡後所展開的葉片,通常是使用白瓷蓋碗沖泡後的産物。
一般來說,葉底的滋味在沖泡時已經被耗了大半,後續若是繼續沖泡,物質不易釋放,
口感也會較為單薄,沒有初泡時的滋味豐富,但仍有餘味藏在其中,
若是要嘗這蘊含在深處的茶味,可将葉底投入壺中,煮之。
煮葉底,5克茶配400毫升的水,就可滿足各位茶友的需求,
在此比例下,煮出的茶湯,滋味剛好,口感柔和。
若是拿不準這葉底精确的克數,可先往沸水中投放2/3的葉底,煮過後,嘗嘗是否符合自己的口味,
再依據自己的喜好,斟酌添茶即可,這種方式雖看似随意,但可憑自身的口感,煮出對味的茶湯。
總的來說,煮幹茶時,不宜投放太多,否則會造成口感苦澀;煮葉底時,可憑喜好自行定奪。
《4》
煮茶三問:“是冷水投茶還是熱水投茶?”
許多茶友選好了要煮的茶,也準備了适量的茶葉,拿到壺前開始煮時卻犯了迷糊,
這茶,是直接在冷水時放入煮呢?還是等到水沸騰之後煮呢?
最好采用熱水投茶的方式。
若是從冷水的時候開始投茶,在水溫上升的過程中,内含物質也在源源不斷的釋放,
水溫越高,釋放的物質就越多,待到水沸如騰波鼓浪時,茶内的物質也将要釋放到極緻,
茶湯就會極其濃郁,這樣的茶湯喝在嘴中絲毫沒有白茶鮮爽,醇厚甘甜的口感,取而代之的則是苦澀之感。
沸水投茶,可有效控制茶湯的濃度,待水沸騰之時将茶投放進去,等個半分鐘之後,便可出第一壺茶湯,感受其風味。
至于第二壺茶、第三壺茶,煮多久,還要看各位的口感喜好,以及身體情況而定。
白茶可不是那大骨,要大火炖,小火熬,
品質高的白茶,簡單煮一煮,其中的香味便極為誘人,口感也極為醇厚甘甜,不失白茶本真。
若是開始,便用投入冷水中,慢慢煎熬,香味口感都差來許多。
《5》
東坡先生即使貶至荒蕪的台海,仍舊對茶念念不忘,
在那種艱苦的環境下,半夜裡想飲茶時也要起身煮一壺,
雖不及當初的以谷簾珍泉煎烹龍焙絕品,但也喝得津津有味。
由此觀之,煮茶不需在意太多,日常留點心,便好了。
其中細枝末節,多多留意,再根據自己的喜好煮一壺适合自己的茶。
希望這煮茶三問,能助各位茶友煮出對的茶,品出好的心情。
若是在煮茶時仍有疑問的茶友,可留言評論,村姑陳都會留心看完為各位解答。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或者直接手機端點擊下方的“了解更多”!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lanxiaoping198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