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斑鸠我們都很熟悉,這是一種常見的鳥類,不管在鄉下,還是在市區數量都比較多。斑鸠屬于今鳥亞綱,鴿形目,鸠鴿亞科,分為火斑鸠、珠頸斑鸠、山斑鸠種,又叫野鴿子等。在我國分布極廣,幾乎全國均有分布。
山斑鸠比較常見,栖息在山地、山麓或平原的林區,主要在林緣、耕地及其附近集小群活動。
珠頸斑鸠廣泛分布于東南亞,并引種到其他國家,是我國東部及台灣省及沿海各省常見的留鳥。華中、西南、華南及華東各地開闊的地帶,以及村莊種群比較大。
火斑鸠别名紅鸠、紅迦追,分布在喜馬拉雅山脈、印度、我國至東南亞及菲律賓。在我國火斑鸠的足迹遍至青藏高原南部及東部到華北、華東及漢南的大多數地區。
斑鸠的主要食物是高粱、玉米、大米、小麥、昆蟲、昆蟲的幼蟲以及果實等。繁殖期一般在4-8月,自然環境下一年繁殖1-3次,每次産卵2枚,卵為白色,孵化期約18天左右,育雛期約18天左右。
斑鸠的巢穴一般在高大的樹木上,農村生活過的朋友都知道,斑鸠喜歡在又粗又大的樹木上築巢,主要是為了防止受到打擾。
但是也有例外,如果在環境十分安靜的地方,斑鸠也會在低矮的樹木上築巢。比如:我老家平時沒有人居住,院子内有棵30多年的石榴樹,由于前些年修剪,石榴樹很是高大,最近幾年每年樹上都有2個斑鸠窩,到石榴成熟的時候,特意告知鄰居摘石榴不要動斑鸠窩。
春節回家的時候,每到傍晚就會有幾隻斑鸠返回石榴樹上休息黎明離開,估計是平時院子内沒人居住,并且院牆很高,安靜的環境下斑鸠才會在低矮的樹木上築巢。
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斑鸠明顯警惕性降低,最近幾年斑鸠明顯不再怕人,甚至在窗台築巢,難道它也喜歡高樓大廈嗎?其實是迫不得已!原因有3點。
1、保護意識提高記得在小時候捕鳥的非常多,尤其是捕捉斑鸠的人群很大,因為這種留鳥個體比較大,出肉率高所以被大肆捕捉。
那時候的斑鸠警惕心很強,隻要它發現人們靠近,哪怕距離很遠,明顯可以看到它的頭立起來,如果還要靠近的話,立馬就會飛走。
如今斑鸠的警惕心降低了很多,有時候距離斑鸠幾米遠,它也不會飛走,主要是保護意識的加強,斑鸠不再怕人。
如今斑鸠為國家“三有”保護動物,屬于有益、有重要經濟價值、科學研究價值的野生動物,不能捕捉違者面臨法律的制裁。
2、高大樹木大量減少其實大家都能發現,高大的樹木少了很多,記得小時候村内有很多大樹,直徑1米的香椿樹,桐樹,槐樹等等,不說随處可見也差不多,這些樹木高度可達20-30米,如今直徑50公分的樹木都很少。
主要是生活條件的提高,為了建造房屋,一些樹木被砍伐後,鋪上水底地面,不再種植高大的樹木,另外本土樹木品種大大減少也是一個原因。
農村路邊一般種植楊樹比較多,楊樹屬于外來樹種,雖然長勢比較快,但是并不适合鳥類建造巢穴,所以一些鳥類不得不尋找适合建造巢穴的地方。
斑鸠最喜歡在桐樹(油桐是中國特有的經濟林樹種,不是法桐)上建造巢穴,這種樹木有些樹枝生長在一起,比較隐蔽适合搭建巢穴,如今在我老家一個村子也找不到幾顆桐樹。
3、斑鸠為何不在市區樹上築巢
有朋友說:城市内不是有很多高大的樹木嗎?為什麼斑鸠不在樹上築巢,而是把巢穴建在高樓大廈陽台上?
市區哪裡會有高大的樹木?除了公園外,道路上10幾米高的樹木就很少見,并且為移植樹木,枝幹很少半死不活,斑鸠并不傻,一般不會在這上面築巢!
另外即使有高大的樹木,斑鸠也不會築巢,主要是太吵了,馬路邊車水馬龍,而公園内更是熱鬧,晚上鍛煉,早上晨練,在這些地方築巢風險太大。
而高樓大廈的陽台、空調口甚至是花盆内就成了一個選擇,因為這些地方距離地面可達幾十米,安全性比較高,并且很多房主除了不會打攪它們外,還會投喂它們食物。如果自己家的小動物都不放過,那也太缺德了。
最後:斑鸠為何在窗台上築巢?難道它也喜歡高樓大廈嗎?主要是高大樹木的減少,斑鸠沒魚地方築巢,以及人們保護環境意識的增加,捕捉斑鸠的人群減少,它們的警惕心才會下降,才會靠近人們,你覺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