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琪(蘇州大學)
前段時間,到底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還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争論在熱搜高居不下。最近,又有另一篇耳熟能詳的古文《離騷》引發類似争議,登上熱搜:到底是“路漫漫其修遠兮”還是“路曼曼其修遠兮”?
事件的起因是:浙江杭州一位初三語文老師在備課時,發現語文課本裡的一句詩“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與她長久以來的認知并不相符。這位老師又去查找了以前的期刊、雜志等,發現對于“曼曼”“漫漫”的讨論一直存在,而兩種寫法可以通用。
其實,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在傳承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誤傳、誤讀的現象。而類似的讨論從學術界擴展到公衆輿論場,引發衆多網友各執一詞、莫衷一是,證明它能夠引起了衆人共鳴,具有積極意義。我們不可否認,它一定程度上帶動了網友的探索思考,促進了全社會形成尊重知識、積極求知的讨論氛圍。
然而筆者認為,我們應當明白文學的本質不在于它的表現形式,而在于其是思維的載體,它的核心作用應當是傳遞觀點、促進思考或是抒發感情。
在這場争論中,無論“漫漫”還是“曼曼”,重要的是我們知道屈原寫這句話想表達的是一個人求索之路的漫長艱辛。因此,無論哪種表達都不會影響我們理解屈原熱愛祖國、堅持理想、雖逢災厄也絕不低頭的傲骨與決心。在這種情況下,廣大網友浪費大把時間和精力,為一個字眼而糾結、争吵,和魯迅小說中為了“回”的四種寫法而沾沾自喜的孔乙己有何分别呢?
如果“漫漫”還是“曼曼”影響到了文本的意思表達,動搖了中國學子長久以來對文本、對作者精神的理解,那麼這樣的争論是有必要的,因為它捍衛的是一種思想、一種精神。然而遺憾的是,無論是之前“斯人”和“是人”的讨論,還是最近“曼曼”和“漫漫”的争執,這些占用大量公共資源的話題,本質都隻是單純的“摳字眼”“摳細節”,這些讨論不僅沒有結果,更占用了社會公衆的注意力,其弊大于利。
總而言之,文學和語言的表現形式始終處于變遷之中,相較于一絲不苟地複刻每一個字,真正有意義的是貫徹和傳承其背後的涵義與思想。中文寫法上的“曼曼”或是“漫漫”有可能在曆史的變遷中被誤傳,但中華精神中的“自強不息”與“愛國主義”永遠會在人類的文化、曆史長河中熠熠生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