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微博上刷到一個有趣的熱搜:#上海38歲龍珠迷買手辦花了十幾萬#。
這位手辦的狂熱愛好者是《七龍珠》的鐵粉,每年都會參加CJ(ChinaJoy),光買龍珠手辦就花了10多萬,如果算上其他手辦,至少消費了五六十萬。
評論區裡很多網友大呼看不懂,居然有人買玩具花這麼多錢……
也有網友淡定表示,這不算什麼,B站的2233娘還拍出了98億呢(雖然毀拍了...)
随着95後和00後成為消費市場主力軍,手辦這個小衆産品持續破圈,逐漸走進大衆視野。有數據統計,2020年中國手辦市場規模37億,2021年預計突破50億。
這些看似無用的「塑料小人」,憑什麼讓年輕人如此瘋狂?
到底什麼是手辦?手辦的概念源于日本,泛指動漫周邊産品,傳入國内後逐漸本土化,在定義上有些飄忽不定。
有人認為所有玩具都叫手辦,也有人認為隻有日系PVC制品是手辦;還有人認為隻要是美少女模型都叫手辦……
可見,手辦還是個新鮮事物,正處于快速發展期,尚未确定邊界。
資深愛好者把手辦分成:GK、PF、粘土人、可動手辦、景品、盒蛋和扭蛋,尤為推崇GK(Garage Kits),認為它才是真正的手辦。
普通愛好者對手辦的分類相對簡單,他們更關注産品的質量,願意支持正版,看重産品對角色的還原度和塗裝細節。
但不管怎樣定義和分類,手辦的材質都是以樹脂和PVC為主,成本一般不高,而且生産廠商中也沒有蘋果那樣的知名企業,談不上品牌溢價,但年輕人在手辦上的消費支出卻不低。
一個小小的「人物模型」,憑什麼賣出上千元的高價?
手辦的品牌溢價:二次元文化的魅力談到手辦的價格,不由想到一段趣事。
前不久部門裡有個妹子求助,說男朋友快過生日了,不知道送什麼禮物好。得知她男友喜歡LOL,我們就推薦了一款阿卡麗手辦。
幾天後妹子買零食感謝大家,說男友特别喜歡這個禮物,不過她半是疑惑半是吐槽:“我看那不就是個塑料玩具嗎,居然敢賣這麼貴。”
我們無語凝噎……
其實答案很簡單,手辦的魅力不在于産品,而在于二次元文化。不懂二次元,就很難理解手辦的溢價。
二次元文化與手辦的概念同樣出自日本,泛指動漫、遊戲和輕小說,在國内也被叫做ACGN。
在剛剛結束的東京奧運會上,二次元文化大出風頭。孫悟空、路飛和鳴人等9位動漫人物當選奧運會形象大使,《勇者鬥惡龍》和《最終幻想》等19首動漫歌曲響徹奧運會開幕式。
在國内,二次元文化的萌芽始于九十年代。
《聖鬥士》、《七龍珠》和《機器貓》等作品,是很多80後的青春記憶。
千禧年之後,随着互聯網的普及,以及《海賊王》、《火影忍者》和《死神》這三大民工漫畫的火爆,二次元文化逐漸破土而出。
2007年6月,AcFun(A站)成立,迅速聚攏了一批動漫愛好者,3個月後,「二次元」一詞正式出現在中國。
之後,《秦時明月》、《鎮魂街》、《魔道祖師》和《一人之下》等優秀國漫和輕小說湧現,B站也逐漸崛起,國内二次元文化成功破圈,手辦也随着這股風潮被更多人熟知。
國内手辦愛好者以95後和00後群體為主,對二次元人物的熱愛是購買的主要動力,與偶像明星的粉絲類似。
粉絲可以瘋狂購買偶像代言的商品,手辦愛好者當然也願意為二次元文化的溢價買單。
手辦愛好者的心理動機:渴望、壓力、共鳴、優越在熱播綜藝《披荊斬棘的哥哥》中,當我們看到:黃貫中再次背上吉他,彈起《光輝歲月》;陳小春、林曉峰和謝天華再次唱響《友情歲月》;海泉和黃征多年後再次高喊「随風奔跑自由是方向」……
誰還會在意唱功和舞台表現?我們隻會熱淚盈眶地高呼:“爺青回。”
二次元愛好者看到心愛角色的手辦時,心情是一樣的。
這種情感源于3種心理學效應。
1)投射效應
柯南劇場版《瞳孔中的暗殺者》中,有這樣一段劇情:
小蘭失憶後被殺手追殺,柯南竭盡全力帶她逃跑,期間小蘭問柯南:“為什麼,你會拼了命來保護我?”
柯南楞了一下,不再顧忌變小的秘密,對小蘭深情告白:“因為我喜歡你,比這地球上的任何一個人都要喜歡。”
作為一個推理愛好者,我對這段台詞完全無感,但有個女性朋友卻因此成為《名偵探柯南》的死忠粉。
她專嗑新蘭CP,這兩個人物的手辦,隻要價格能接受,她都有收藏。
這種心理被稱為「投射效應」:如果一個人不能完全實現理想或幻想,就很容易迷戀一個偶像的這種特質。
偶像不一定是真人,也可能是二次元角色。
工藤新一和小蘭的至死不渝,完美實現了好友對甜美愛情的幻想,瞬間打動了她。
2)宣洩效應
我從小看着《聖鬥士》和《七龍珠》長大,最癡迷的卻是《海賊王》。因為那個成天喊着“我要吃肉”的路飛,陪我度過了壓力最大的高中時期。我這種心理,就叫做「宣洩效應」。
學生時代本應多姿多彩,但在父母望子成龍的壓力和繁重的課業負擔下,生活難免壓抑。我們需要一個情緒釋放通道,一個精神上的支柱。
《海賊王》對高中時期的我而言,就是那個釋放通道,精神支柱。這份源自「宣洩效應」的熱愛,也一直延續至今。
3)認同效應
前一陣劉德華出道40周年,我讀了很多介紹他生平的人物稿,有一個小故事讓我記憶猶新。
2006年,一位内蒙古呼和浩特粉絲給劉德華寫信,說自己太窮坐不起飛機,希望偶像下輩子不要改名,來生一定攢夠錢去現場聽演唱會。
看過信後,劉德華把2007年全國巡演的第一站改成呼和浩特,在演唱會現場含淚承諾:「下輩子,我還叫劉德華。」
忽然明白優質偶像的存在價值,他們的言行擁有獨特魅力,讓人不自覺認同。
動漫人物雖然身處二次元,但他們的品格也是三次元人類塑造,同樣能成為榜樣,讓我們産生認同效應。
鳴人從小被村民視作妖怪,但始終用樂觀與陽光去面對,他想成為火影,與權力無關,隻為得到大家認可。
這種身處黑暗卻積極向上的氣質,打動了很多二次元阿宅。
有網友感慨:「鳴人告訴我,有夢想卻在半路被攔下的是廢物,隻把夢想挂在嘴邊的是廢物中的廢物。」
劉德華40年如一日的勤奮努力,讓我們相信天道酬勤,二次元世界的鳴人,同樣能鼓舞我們堅持夢想。
通過這3種心理學機制,我們就能理解,虛幻的二次元人物,同樣能成為粉絲的摯愛。
隻要你曾被他們的故事打動,自然就會沉澱愛戀。
就像一位知乎網友說的,為什麼癡迷手辦?
一切都是愛呀。
高達屹立于大地之上;
悟空對佛利沙的憤怒進階;
多啦A夢掏出了下一個道具;
哀殿眼神中的無限憂傷;
路飛要成為海賊王的霸氣誓言;
……
用手辦來紀念這些讓人難忘的瞬間,不就是對他們的愛麼。
寫在最後手辦愛好者最大的痛處,就是不被理解。他們對手辦的熱愛隐藏在二次元世界中,但大多數人不了解二次元,誤解在所難免。而且随着手辦市場規模的擴大,這種誤解可能會越來越深。
該怎麼辦?去打口水仗?
大可不必。
阿德勒說過:“真正的自由,就是能夠有勇氣被别人讨厭。”幸福與别人無關,一切都取決于自己。
喜歡手辦是自由,賺錢買手辦是自由,按照自己舒服的方式生活,更是自由。
自己内心體會到手辦帶來的幸福,就足夠了。
作者 | 袁嘯
責編 | 多多
數據來源 | 艾瑞咨詢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