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河南省通許縣高新區立足本地,按照“宜種則種、宜養則養”的原則,積極發展特色養殖産業,帶動村民在家門口創業就業、增收緻富。“我們想通過于志永的養牛緻富經驗,組織引導更多群衆發展養殖業,能讓大家走出适合我們共同緻富的道路,加快鄉村振興。”武寨社區黨支部書記武林龍說。
提起于志永,武寨社區村民都稱他是勤快人、熱心人、領路人,因為他在發展肉牛養殖業上不留餘力地帶了頭、盡了心、出了力。于志永夫婦在幹好自己養牛場的同時,還在村上開設“養牛課堂”,毫不保留地将養牛經驗傳授給村民,希望他們跟自己一樣依靠養牛富起來。
走進于志永的養牛場,于志永夫婦正在牛舍裡忙碌,牛舍裡一頭頭膘肥體壯的肉牛滿足地吃着新鮮美味的草料。“之前,我家種地沒多少收入,如今我們利用自己家一處閑置空心院養了幾十頭新疆肉牛,收入多了,我們的生活有了希望,如今的日子也越來越好了......”于志永高興地說道。
養牛場需要青草料,玉米稈的出現緩解了這一難題。以前種植玉米隻能賣玉米,一畝田隻有七、八百元的收入;于志永找附近的村民商量回收玉米稈,最後在當地政府的協調下雇請勞力收割稭稈拖回養殖場庫存喂牛,現在玉米能賣錢,稭稈也能賣錢, 一畝田又增收了六、七百元。發展養殖業也帶動綠色循環産業、保護生态環境。稭稈的回收利用不僅解決了養殖大戶的飼料存貯問題,促進了産業發展,還進一步推進了稭稈禁燒工作的開展,增加了一系列農業就業崗位,切實将“包袱”變成“财富”。
在高新區黨工委的鼓勵和支持下,因地制宜,穩中求進,大力發展肉牛養殖業,緊緊抓住産業發展的“牛鼻子”,以牛産業為依托,讓養殖業成為村民增收緻富的強力引擎。現轄區内發展了多個特色養殖戶,對于未來的發展,廣大養殖戶信心十足。(田莉 王豔菊/文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