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關鍵字》第二十三講:無欲則剛
23. 子曰:“吾未見剛者。”或對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剛。”
關鍵字:欲;剛
解讀:
孔子說:“我沒有見過真正剛強的人。”有人說:“申枨這個人就很剛強。”孔子說:“申枨這個人欲望太重,怎麼能夠做到剛強呢?”
申枨(枨,音chéng),姓申名枨,字周,孔子的學生。孔子對自己的弟子的優缺點非常了解。申枨這個人欲望太多,不可能真正做到剛強不移。
什麼叫做“剛”呢?
孔子說,申枨欲望太多,是做不到剛強的。那麼看來,剛與欲是相對立的。一個人欲望太多,就不會真正的剛強起來。
從為人處世來講,因為欲望多,想要獲取的多,向别人索取的也就多。對别人索取的多,那麼你自身就要付出的更多。
老子曰:将欲奪之,必固與之。意思是說,如果你想要從别人那裡得到利益,就得事先給予對方一定的好處。
舍得,先舍後得。就好比做生意,你一分錢的本錢都不想出,哪裡能賺到錢呢?
你索取的越多,付出的也就越多。有時,付出的不僅僅是金錢,還包括名譽、貞操、信義、人格、親情等等。
比如你是國内的首富,你獲得了地位和金錢,但你為了維護既有的地位和金錢,就必須犧牲家庭和親情,每日奔波,不得停息,過着“喪家式的生活”。有的人甚至透支生命,未老先衰。譬如李連傑,年僅半百,已然垂垂老矣,行将就木。這都是年輕時為了拍戲,受傷過多,身體透支嚴重,以至于積勞成疾,積重難返了。
得到的越多,失去的越多。失去的越多,得到的也就越多。
此為天道!
欲望多的人,必然要與社會委曲求全,虛與委蛇。過于剛強,甯折不彎,必然會碰的頭破血流。人要立身,必先彎腰。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人前顯貴者,必然身後遭罪,傷痕累累。
這樣,你還“剛”得起來嗎?
相反而言,有人偏要甯折不彎,珍惜自己的羽毛,不肯沾染半點兒污穢。如陶淵明,不肯為五鬥米而折腰,終身詩酒自娛,一生落魄,卻顧全了名譽與節操,雖然坎坷一生,但心中無傷。生而無悔,死而無憾,也是一種潇灑。
譬如吃自助餐,吃飽即可,多吃傷胃。
隻取所需,不計其餘。坦坦蕩蕩,心中得安。
如此,方可剛強直立,無譽無疚,神清氣朗,神鬼莫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