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道三官大帝,這是我國曆史上民間宗教信仰之一,是我國本土宗教道教當中的三位天神。目前在我國的很多城市當中都有着“三官堂”、“三官廟”或是“三官殿”這樣的位置。三官,就是指上元天官、中元地官和下元水官,也有說法說他們就是堯、舜、禹。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将三官大帝降臨人間的日子,分别稱作上元節、中元節和下元節。上元節很著名,就是正月十五元宵節;中元節在七月十五,很多人也都知道這是鬼節;唯獨下元節,知道的人就少很多,下元節的日子是:農曆十月十五。
當然,知道的人少,不代表就沒有什麼意義。三官大帝各司其職。總的來說,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這也基本上代表了絕大多數中國人進廟磕頭的心态,隻不過一般人都把這三種心态混為一體了,很少單獨剝離出來。
學術上普遍的觀點是,三官信仰源于古代對于天、地、水的祭祀。《儀禮》的《觐禮》篇就說:“祭天燔柴、祭山丘陵升、祭川沉、祭地瘗。”講的就是祭祀的方法,是火祭。直到東漢時期,張天師将這種方式引入道教科儀,驅災治病。再往後,民間對于三官的信仰,就越來越昌盛了。
神仙過生日,往往是最忙的時候。因為大多數人都會在神仙生日的時候去祈求,久而久之,就逐漸演變成了節日。所以十月十五,水官大帝生日,就成了下元節。
水官大帝,也叫旸谷帝君,傳說中是大禹的化身,估計是從大禹治水那裡來的。神仙體系裡有大帝名号的挺多,但是在凡間真正做過帝王的,其實還真不多,水官大帝可以算一個。
不過還是要嚴肅地強調一下,水官大帝隸屬太清境大赤天,由風澤之氣和晨浩之精結成,總主水中諸大神仙,而不是說人家是從水裡冒出來的。同理,地官大帝是隸屬上清境禹餘天,也不是從地裡長出來的。
每年十月十五的時候,水官大帝即來人間,校戒罪福,為人消災。這就是俗稱的水官解厄。
其實,水官解厄對于現在的人,意義甚至要比賜福和赦罪還要大。無辜者的無力或者無奈,仿佛就是一種厄運在纏繞。甚至有時候覺得犯太歲啊、流年不利啊、甚至水逆之類的,都不至于讓人運氣壞到這個地步。所以,在下元節來的時候,還是希望水官大帝能有一些作為吧。解厄真的可以算是人最基本的需求了,有時候真的不需要過得多好,隻希望能夠平靜地活着。不過,話雖如此,人就算各有其命,終歸也得積極面對自己的生活,不要太不在乎也不要心存僥幸。否則總有一天,大難臨頭,你就是跟水官大帝再怎麼套近乎,人家也未必願意和你談笑風生。
以上内容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