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生活
/
孟子思想在當下的意義
孟子思想在當下的意義
更新时间:2025-02-11 16:22:01

孟子思想在當下的意義(孟子人性思想的核心理念)1

孟子思想在當下的意義(孟子人性思想的核心理念)2

“孟子道性善”,以孟子人性思想為性善論,無疑是正确的。但性善隻是孟子對人性的具體認識,隻是他整個人性思想的一個結論。隻說到性善,不對孟子提出這一結論的理依據做深入的研尋探讨,就不可能全面認識孟子人性思想的豐富内容及其深刻意義。

孟子思想在當下的意義(孟子人性思想的核心理念)3

一個沒有受到足夠重視的問題,是孟子對“生之謂性”的反對和批駁。《孟子·告子上》:

告子曰:“生之謂性。”孟子曰:“生之謂性也,猶白之謂白與?”曰:“然。”“白羽之白也,猶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猶白玉之白與?”曰:“然。”“然則,犬之性猶牛之性,牛之性猶人之性與?”

告子說“生之謂性”,意思是凡天生帶來的就叫作性。孟子雖然也認為人性是天生的,但他反對“生之謂性”的說法。他反駁說,如果說“生之謂性”,那就無法将人性與狗性、牛性區分開了。因為隻從生物本能上看,人和狗、牛等沒有根本的區别。他不是從人的生物本能看人性,而是從人和禽獸的區别上看人性,認為隻有把人與禽獸區别開的那些屬性,即人之所以為人的那些特征才是人性。

關于這一點,張岱年先生有詳盡的論述。他說:“孟子所謂性者,正指人之所以異于禽獸之特殊性征。人之所同于禽獸者,不可謂為人之性;所謂人之性,乃專指人之所以為人者,實即是人之‘特性’。”“孟子所謂性,指人之所以為人的特性,而非指人生來即有的一切本能。”(《中國哲學大綱》)

以人之所以為人的特性為人性,是人性論上一個大創造和大貢獻。給正确認識人性提供了正确的思路,但同時,也給研究人性問題提出了問題:人之所以為人之處究竟是什麼?

孟子人性思想的又一個基本理念,是“天人合一”。

認識人和人生,要回答兩個問題。一是人之所以為人之處;二是人在宇宙中所處位置,人與萬物的關系。在明确以人之所以為人的特性為人性的基礎上,孟子進一步說:“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盡心上》)這是說明“心”“性”“天”三者的關系,是性善論的核心思想。

“仁義禮智根于心。”恻隐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四心”是仁、義、禮、智的“端”。所以盡心可以知性,知性必須盡心。心、性都在人,而性是天賦,又屬天;天在人之外、人之上,但同時就體現在人性中。所以“知其性,則知天”,知性亦即知天。天不再是高不可及,不能認識,而成為可以認識;人要知天,不假外求,隻需修養自己的心性即可。通過盡心、知性,上達于天,為的是“事天”,即順應天道,安頓自己的人生,也就是安身立命。

如此,建立起了由修養心性而上達于天的理論架構,完善了天命與人生、天道與人道合一的天人合一思想。而天人合一的核心和關鍵就在性;性兼天人,本于天而在于人,由内言為性,由外言為天;天人通過性而溝通為一。

以人之所以為人的特性為人性和盡心知性知天,通過修養心性而溝通天人,達到天人合一。這兩點是孟子人性思想的核心和精髓,對儒學和中華文化發展的影響巨大而深遠。它回答了如何認識人的本質、特點,如何認識人在宇宙萬物中的位置等關于人生的根本問題。對于我們認識和安頓人生,認識和處理人和自然的關系,都有着根本的指導意義;滲透到中國文化的各個方面和中國人觀察、處理一切問題的過程之中,由此而形成發展了中華文化不同于其他文化的諸多特點。

以仁、義、禮、智等德性為人性,無此“非人也”,而善性并非自然具足,“求則得之,舍則失之”。這就提出“做人”的問題。人生的第一要務是修養心性,提升自己,擺脫禽獸境界,堂堂正正做人。由此而給“修身為本”的核心價值和道德傳統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天人合一,盡心知性即可知天,人的修養立身無需外求于天,一切立足于反求諸己。由此,中國文化中沒有人間和天國兩個世界的分别,隻有一個天人合一的世界。中國人不追求死後進入天堂或極樂世界,而是“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留取丹心照汗青”,追求在人間、在曆史中的不朽。生和死是統一的生命過程。死是生的繼續。人的物質生命是短暫的,人死後,軀體腐爛,物質生活方面的一切失去意義;而人的精神生命則可以長留人間,在曆史發展中永垂不朽。不朽不在于生前物質生活之所得,而在于立德、立功、立言之“雖久不廢”。所以,“未知生,焉知死”?由此,中國的聖人和普通人人性是共同的,“堯舜與人同”,“人皆可以為堯舜”。

盡心知性,居仁由義,同時就是事天立命。盡心知性一方面是反求諸己,誠意正心,是自主的修養;另一方面又是事天立命,循命而行,是必然和應然的使命。由内言,是修養心性,由外言,是事天立命。所以中國人又講“畏天命”,講“天理”,把“天理良心”合提。盡心知性和事天立命合一,人生和天命合一,道德良心的自我約束和對天命的敬畏合一。

人性溝通天人,人道天道合一。人道本于性,即本于天道。所以“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指出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之道。

所以,孟子“以人之所以異于禽獸者為人性”和“盡心知性知天,天道人道合一”這兩點思想,實為儒學的重要基石。對其深刻内涵和意義,需要作深入研究及創造性的闡述和發展。(作者:錢遜,單位: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

如需參與古籍相關交流,請回複【善本古籍】公衆号消息:群聊

歡迎加入善本古籍學習交流圈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秋天裡最适合做什麼
秋天裡最适合做什麼
文|有書遇見小媛作家林清玄曾這樣描述秋景:“秋日薄暮,用菊花煮竹葉青,人與海棠俱醉。”萬人眼中,萬種秋色。每次說到秋天,有人覺得它溫暖,有人喜愛它豐收,也有人隻因氣候,便對它情有獨鐘......秋風起,銀杏落,給大地染一層溫暖的黃色,饞了嘴...
2025-02-11
國漫差距有多大
國漫差距有多大
自從“粉圈”這個概念出現以後,延伸出了各種各樣的“粉”。路人粉、黑粉早就不足以分辨他們的身份,毒唯粉、媽媽粉……各種想象不到的細分“粉”,在展示着這個圈子的不一般。原本隻是三次元有這些粉的劃分,現在二次元的角色,也開始出現這些粉。而且除了把...
2025-02-11
為什麼有些蘭花一直不開花
為什麼有些蘭花一直不開花
很多養花的人都非常喜歡養蘭花這種花卉。花花也很喜歡蘭花,家裡養了好幾盆不同的蘭花品種,前兩天有花友問花花為啥自己家的蘭花還是沒開花,等了一個冬天了,尋思盼着春天的時候能賞花,但是也沒看見有花苞,花花今天就來跟大家講講和這個蘭花不開花,主要有...
2025-02-11
東城青少年宮開放
東城青少年宮開放
拍友朱引炜/攝新學期就在眼前,杭州的小伢兒們不斷收到好消息。除了首條“上學公交專線”開通在即,杭州青少年活動中心濱江分中心也快要開放了,以後想要參加少年宮的小伢兒們又多了一項新選擇,尤其是濱江的孩子們不用過江就可以上少年宮課程了。杭州青少年...
2025-02-11
水眉筆推薦平價又好用
水眉筆推薦平價又好用
大家好,我是鹽系亞亞醬,你們的可甜可鹽可可愛的時尚小可愛導師,專注于時尚的探秘者,解決各類發型、穿搭、美妝、護膚等問題。記得關注我和我一起了解更多發型、穿搭、美妝、護膚的資訊和知識哦~1、【資生堂六角眉筆】亞亞點評:資生堂的這款六角眉筆是一...
2025-02-11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