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号,我和公司的扶貧小組深入扶貧一線了解當地情況,近三個小時的車程我們到達了目的地,這裡地處晉蒙的一個國家貧困縣,這裡的農民大多以種植小米/土豆為主,一年一茬使這裡的農特産品日照充足,周期長,煉造出優質的農特産品。可由于信息閉塞這裡的産品隻能通過二道販進行收購,價錢賣不上去,收入微薄,老鄉一年辛苦勞作卻滿足不了生活需要,貧困在所難免,而這裡除了有優質的雜糧外,還有非常出名的是豆腐,這裡的豆腐由于水質好,口感勁道、醇香,成為很多周邊人認可的食品,很多朋友會順路捎帶給親朋好友,也有很多慕名而來的人隻為買點地道的清水河豆腐。
清水河豆腐的制作秉承了傳統工藝,全部由人工制作,程序大概是先把黑豆泡發,然後在磨盤裡磨碎,接下來是加水稀釋,使豆渣分離,接下來過濾把豆漿喝豆渣分離,然後把豆漿煮開,用于點漿,使豆漿凝結,然後壓闆成型: 将放置好的豆腦放入木質模子中,壓出水分,做出豆腐取下模闆,豆腐就做好了。
我們是在往回返的路上已經下午五點左右了,同去的一個同事由于對清水河比較熟悉,就建議我們說去買點當地現做的豆腐,這裡的豆腐是純手工制作,口感好,生着吃都會好吃,聽到這個詞我就說一定要去買一點當地的豆腐,大約走了有半個小時我們找到了同事說的那家店面,一家不大的店面裡站着兩個40多歲的中年夫婦,看到我們就熱情的招呼我們,說豆腐剛出槽,還未完全定型,讓我們等一會,撲鼻而來的是一股豆香味,我們就問大姐這是用哪種豆制作的,大姐說是黑豆做,黑豆做口感比較好,我問道大姐,一般做豆腐都是早上或者上午做,為何您快晚上了您還做,能賣的出去嗎,大姐很從容的講道,來來回回路上要捎帶的人很多,沒幾分鐘就進來一個路過人,說是要十斤豆腐,我想這就是大家認可的清水河豆腐吧。
趁豆腐還在定型時,大姐熱情的把磨好僅剩一碗的豆漿端給我們喝,當豆漿碰到嘴邊時那種許久沒有的醇香感油然而生,喝下去會覺着是營養很濃郁,内心說不出的歡喜,好東西城市的人已經吃不到了,感歎随着時代發展,好食品卻越來越少,需求量在與日俱增,這也許就是優質農産品要去突破的地方吧。
喝完了難忘的豆漿,大姐已開始出槽,把豆腐一塊一塊劃分開來,我冒昧的跟大姐說能不能吃一口生豆腐,大姐二話沒說,切了一塊放在碗裡讓我吃,我急不可耐吃到了嘴裡,咬在牙齒上很勁道,味道完全是小時候的記憶,很地道,濃郁,吃完後豆香在嘴裡回味,這就是所說的生着吃的豆腐,令人記憶深刻。
緊随着我發了小視頻在公司的群裡,不一會大家要我捎帶五斤捎帶十斤,一共拿了有40多斤豆腐,大姐能看出很高興,車上裝好了豆腐也算我們滿載而歸了,幾個同事一緻推薦我為清水河縣豆腐代言人,幫大姐即賣了豆腐,也讓大家吃上了好的東西,這種分享很有價值,也要繼續發揚,而我為這次下到基層一線收獲而心裡滿足,也未碰到這樣的好豆腐而感到高興,也相信會有更多人生吃到這樣的豆腐會說好,而你們家鄉是否也有這樣的豆腐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