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紅樓夢》裡鄧婕飾演的王熙鳳
《紅樓夢》賈府裡有個厲害的管家婆王熙鳳,在甯國府死了秦可卿的時候過來理事,被現代管理研究所津津樂道。可是,領導真的那麼好當麼?王熙鳳每天“卯正二刻”準時上班,領導工作兢兢業業,讓我們欽佩這個脂粉堆裡的英雄。然而,卯正二刻,究竟是幾點呢?這需要了解我國古代的計時方法。
我國古代計時單位我國古代有自己獨特的計時方法和計時儀器,由此遂産生了自己獨特的計時單位——時、刻、更、點。還有自己的計時儀器日晷和更漏。
西漢刻漏
一、 時指時辰,古時一天分12個時辰,采用地支作為時辰名稱,并有古代的習慣稱法。時辰的起點是午夜。顧炎武《日知錄》:“自漢以下。曆法漸密,于是以一日分為十二時,蓋不知始于何人,而至今遵而不廢……然其(指杜元凱注)曰夜半者即今之所謂子時也,雞鳴者醜也,平旦者寅也,日出者卯也,食時者辰也,隅中者巳也,日中者午也,日昳者未也,哺時者申也,日入者酉也,黃昏者戌也,人定者亥也。一日分為十二,始見于此。”
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這些計時名稱常常出現。如,《西遊記》第一回:“且就一日而論:子時得陽氣,而醜則雞鳴;寅不通光,而卯則日出;辰時食後,而巳則挨排;日午中天,而未則西磋;申時哺而日落酉;戌黃昏而人定亥。”其中的“雞鳴”、“日出”、“食後”、“挨排”、“西磋”、“哺”、“日落”、“黃昏”、“人定”等,就是各個時辰的具體說法。再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滴血猿哀鳴。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旦暮”就是指平旦與黃昏的時候,也就是清晨和晚上的意思。
北宋時開始将每個時辰分為“初”、“正”兩部分,分十二時辰為二十四,稱“小時”。
于是我們知道,《紅樓夢》裡的卯正就是早上六點鐘。
古今時間對照表
二、刻
漏壺
古代使用漏壺計時。最初,人們發現陶器中的水會從裂縫中一滴一滴地漏出來,于是專門制造出一種留有小孔的漏壺,把水注入漏壺内,水便從壺孔中流出來,另外再用一個容器收集漏下來的水,在這個容器内有一根刻有标記的箭杆,用一個竹片或木塊托着箭杆浮在水面上,容器蓋的中心開一個小孔,箭杆從蓋孔中穿出,這個容器叫做“箭壺”。随着箭壺内收集的水逐漸增多,木塊托着箭杆也慢慢地往上浮,古人從蓋孔處看箭杆上的标記,就能知道具體的時刻。漏刻的計時方法可分為兩類:洩水型和受水型。漏刻是一種獨立的計時系統,隻借助水的運動。後來古人發現漏壺内的水多時,流水較快,水少時流水就慢,顯然會影響計量時間的精度。于是在漏壺上再加一隻漏壺,水從下面漏壺流出去的同時,上面漏壺的水即源源不斷地補充給下面的漏壺,使下面漏壺内的水均勻地流入箭壺,從而取得比較精确的時刻。
大約西周之前,古人就把一晝夜均分為100刻,在漏壺箭杆上刻100格。折合成現代計時單位,則1刻等于14分24秒。“百刻制”是我國最古老、使用時間最長的計時制。
圭表
到了漢代,在使用“百刻制”的同時,又采用以圭表測量太陽射影長短來判斷時間的“太陽方位計時”法。圭表由兩部分組成:一是直立于平地上的測日影的标杆或石柱,叫做表;一為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測定表影長度的刻闆,叫做圭。既然日影可以用長度單位計量,所以才有“一寸光陰一寸金”的俗語。圭表所測得的每一太陽方位,漸漸有了一個固定的名稱,這就是時辰的來曆。到了隋唐,“太陽方位計時”正式演變為“十二時辰計時”。“百刻制”與“十二時辰計時”并用,使得我國古代的計時制趨于完善。
明末清初,西方機械鐘表傳入中國,在采用十二時辰的同時,也兼用一天二十四小時的計時法。由于百刻制不能與十二個時辰整除,不好計算,又先後改為96刻、108刻和120刻。到了清代才正式規定一晝夜為96刻,每個時辰八刻,又區分為上四刻和下四刻。
中國古典小說常有“午時三刻開斬”的說法,如,《西遊記》第九回:“卻說魏征丞相在府,夜觀乾象,正萟寶香,隻聞得九霄鶴唳,卻是天差仙使,捧玉帝金旨一道,着他午時三刻,夢斬泾河老龍。”午時三刻,按照現在的計時方法,是差十五分鐘到正午12點。按陰陽家說法,此時是陽氣最盛,而現代天文學認為正午最盛,兩者說法略有不同。午時三刻是古代重罪犯人行斬刑的時辰,此時開刀問斬,陽氣最盛,人死後的陰氣會立刻消散,罪大惡極的犯人,被斬後“連鬼都不得做”,以示嚴懲。罪刑輕者,可在正午開刀行斬刑,讓其有鬼做。所以,“午時三刻,夢斬泾河老龍”,以顯示老龍罪行極重。
同理,回到王熙鳳的上班時間上,“卯正二刻”就是現在的六點半。
我們每天8小時工作制,9點上班還委屈得要死,王熙鳳人家可是六點半開始辦理業務,還是梳洗打扮好了的。你覺得領導好當麼?
下面我們繼續補充完整古代計時這個話題。
三、更漢代皇宮中值班人員分五個班次,按時更換,叫“五更”,由此便把一夜分為五更,每更為一個時辰。戌時為一更,亥時為二更,子時為三更,醜時為四更,寅時為五更,其對應如下:
一更天:戌時 19:00 – 21:00
二更天:亥時 21:00 – 23:00
三更天:子時 23:00 – 01:00
四更天:醜時 01:00 – 03:00
五更天:寅時 03:00 – 05:00
由此可見,所謂“四更造飯,五更開船”,相當于現在的“後半夜1時至3時做飯,3時至5時開船”。又如《西遊記》第一回:“悟空道:‘師父昨日壇前對衆相允,教弟子三更時候,從後門裡傳我道理,故此大膽徑拜老爺榻下。’”便是讓孫悟空在半夜11時至1時前去拜會菩提祖師。
由于古代報更使用擊鼓方式,故又以鼓指代更。如杜甫《閣夜》:“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霄。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野哭千家聞戰伐,夷歌到處起漁樵。卧龍躍馬終黃土,人事音書漫寂寥。”又如,白居易的《長恨歌》:“……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其中的“鼓角”、“鐘鼓”都是古時用來打更的器具。
著名京韻大鼓表演藝術家駱玉笙,曾有一段脍炙人口的《醜末寅初》,就是描述這個時間段的情況。我們一起聽聽吧。
駱玉笙表演京韻大鼓
醜末寅初
演唱者:駱玉笙
醜末寅初日轉扶桑。我猛擡頭見天上星,星共鬥,鬥和辰,它(是)渺渺茫茫,恍恍忽忽,密密匝匝,直沖霄漢(哪),減去了輝煌。一輪明月朝西墜,我聽也聽不見,在那花鼓谯樓上,梆兒聽不見敲,鐘兒聽不見撞,鑼兒聽不見篩呀,(這個)鈴兒聽不見晃,那些值更的人兒他沉睡如雷,夢入了黃梁。架上的金雞不住的連聲唱,千門開,萬戶放,這才驚動了行路之人急急忙忙打點着行囊,出離了店房,夠奔了前邊的那一座村莊。漁翁出艙解開纜,拿起了篙,駕起了小航,飄飄搖搖晃裡晃當,驚動了(哪)水中的那些鹭鸶對對的鴛鴦,是撲楞楞楞兩翅兒忙啊,這才飛過了(那)揚子江。
打柴的樵夫就把(這個)高山上,遙望見山長着青雲,雲罩着青松,松藏古寺,寺裡隐着山僧,僧在佛堂上,把那木魚敲得響乒乓(啊),他(是)念佛燒香。農夫清晨早下地,拉過牛,套上犁,一到南窪去耕地,耕得是春種秋收冬藏閉戶,奉上那一份錢糧。念書的學生走出了大門外,我隻見他頭戴着方巾,身穿着藍衫,腰系絲縧,足下蹬着福履,懷裡抱着書包,一步三搖腳步兒倉惶,他是走進了這座書房。繡房的佳人要早起,我隻見她面對着菱花,雲飛兩鬓,鬓上戴着鮮花,花枝招展(哪), 她(是)俏梳妝。
牧牛童兒不住地連聲唱。(我)隻見他頭戴着鬥笠,身披着蓑衣,下穿水褲,足下蹬着草鞋,腕挂藤鞭,倒騎着牛背,口橫短笛,吹的是自在逍遙。吹出來的(這個)山歌兒是野調無腔,(這不)越過了小溪旁。
四、點古代使用銅壺滴漏計時,以下漏擊點為名。一更分為五點,所以,一點的長度合現在的24分鐘。如《西遊記》第九回:“卻說那太宗夢醒後,念念在心。早已至五鼓三點,太宗設朝,聚集兩班文武官員。”“三更兩點”就是指深夜11:48;“五鼓三點”就是指淩晨04:12。
好了,你覺得我們是不是應該珍惜時間,珍惜像鳳姐這樣勤勞美貌的領導呢?
同意就關注北堂君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