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即将畢業的孩子究竟該做什麼樣的準備?
才能順利度過幼兒園到小學這個重大的轉折期?
大班孩子的家長又該輔助孩子做些什麼樣的準備?
才能讓自己跟孩子共同做好心理建設,一同邁出成功的第一步?
有的家長急于将語文、數學、英語拉進議事日程;
有些家長着手于孩子的生活技能,穿衣吃飯上廁所;
有些家長着眼于孩子的注意力、情緒管理,擔心孩子不能獨自面對45分鐘的一節課。
每一位爸爸媽媽的擔心都不是多餘的,但是盲目地集中訓練和學習,反而會在無形中增加孩子的心理負擔。似乎讓步入小學變成了一件“可怕”的事情。首先,做任何的準備都應該建立在“尊重”孩子的基礎上,尊重孩子大腦發育的進程,尊重孩子的接納水平,尊重孩子的情緒與表達……
大家一定記得很火的一段視頻,一個小姑娘被媽媽逼迫着背乘法口訣,每次背到五五二十五的時候,她都會卡殼,幾次反複之後崩潰地邊哭邊說:“這個五五,實在是太難了……”看後讓人無奈又心酸……當一個孩子還處在數10以内數的階段,您就開始加碼讓孩子背乘法口訣,這不但嚴重違背了孩子的認知規律,還會給孩子幼小的心靈以極大的打擊,讓他對學習充滿恐懼和厭惡。
我們建議家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幫助孩子做入學準備。首先确保孩子有一個健康的體魄,給孩子以充足的營養,讓孩子積極鍛煉身體,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其次幫助孩子建立時間概念,嘗試送給孩子一個小鬧鐘,在固定的時間讓孩子做一件事情,讓孩子感受時長,學會管理自己的時間,按照穿衣、吃早飯、步行到校所需花費的時間量,确定起床時間等等。還要讓孩子有安全意識,懂得并遵守交通規則,學會看紅、綠燈,走人行道,讓孩子不玩水、玩火,擺弄電源開關等。
接下來最為重要的是做好上小學的心理準備,通過媒體和爸爸媽媽自然的講訴讓孩子内心産生對學校的向往,有成為小學生的願望。避免用不良的心理暗示增加孩子的心理負擔,比如:“你坐不住,将來上小學可要受罪”“你這麼好動,将來上小學讓老師好好治治你!”這樣的說辭不但會造成孩子對上學的恐懼感,更加不利于形成入學的心理期待……
接下來講一個真實的小故事,一位牙醫爸爸因為自己的女兒每天在晚上漱口之後都會請求——吃一點點巧克力而苦惱了很久,一天他把一個展示用的牙齒模型帶回家,決定給孩子講一講糖果對牙齒的侵害,讓孩子懂得這個道理,最終解決這個難題。晚飯後,牙醫爸爸拿着牙齒模型,面對女兒開始講解,牙齒的構造,牙龈、牙冠、如果牙齒受侵蝕會如何痛苦地修複,孩子邊聽也邊點頭,好像聽懂了似的……但是,當爸爸如釋重負地講解完畢,問女兒:“你聽懂了嗎?”孩子點頭說“懂了”的同時,還追加了一句:“爸爸我想吃巧克力”。這一次輪到爸爸崩潰了!!為什麼孩子聽不懂這麼簡單的道理呢?!
爸爸媽媽們常常用大道理去說服孩子,最常說的就是“不能這樣,不許那樣,這樣危險,那樣不對……”往往忘記給孩子以策略。當你給出一個“别這樣”的提示時,一定要同時給出“能那樣”的明示,讓孩子清清楚楚地知道怎樣做才是正确的。
成人講出的道理沒有不是為孩子好的,但是我們不能強求和認為孩子是一定能接收成功或是一定“按理解題”的。就比如剛剛說到的那個“吃巧克力”的故事,如果爸爸換一個角度,改變個方法,一定比講解展示牙齒模型要好過一千倍。正如王輝老師,隻是淡淡地跟孩子說了句:“巧克力睡了,明天醒了再吃吧”……就讓這樣一個小問題輕松解決,這個小方法是不是給我們所有的家長了一點小啟示呢……
我們說遊戲是孩子最好的學習方式,孩子大腦不支持的學習方式,必定會給孩子大腦造成不可逆的傷害。因此爸爸媽媽需要用智慧去跟孩子互動,讓尊重在您和孩子之間流動,掌握孩子的認知規律,科學地幫助孩子邁好入學第一步。
輝語錄:
1. 尊重孩子大腦發育的規律
2. 尊重孩子的情緒表達
3. 遊戲是孩子最好的學習方式
4.孩子大腦不支持的學習方式,必定會給孩子大腦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