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一生的不幸,都因為我是個女人。"國民才女蕭紅離世之前,曾留下這麼一句痛徹心扉的感慨。她的文字高雅直率,用陌生的語句去描寫她的親眼所見,自然樸質,不論是悲是喜,均能産生共鳴。
魯迅先生也稱她是不可多得之才。但這樣細膩溫柔的女子,她的感情生活十分坎坷。直到離世,也沒有一個愛人守在她的床前。
回憶蕭紅
蕭紅離世之後,生前好友許廣平曾在一篇追憶 蕭紅的文章中說:"在魯迅先生病重時,蕭紅每天都到周家去,一呆就是很長時間。"許廣平不滿魯迅先生病重期間還要分出精力與蕭紅聊天。當先生體力不支的時候還會喚許廣平來陪伴蕭紅。在魯迅先生病重期間,家裡大大小小的瑣事也要許廣平來操心。這個時候蕭紅的到訪無疑會使許廣平在繁重的家務之外更覺勞累。
蕭紅的一生是短暫而又貧苦的。少女時代訂婚,因與表哥結伴同讀高中被未婚夫兄長指責不守婦道,代替弟弟休棄了蕭紅。後來她偶然又與那時的未婚夫相遇同住旅館,蕭紅懷孕了。産期将近,未婚夫抛下蕭紅獨自離開。
蕭紅舉步維艱,向友人求助,友人派來的文藝青年蕭軍或許與她有着同樣悲慘的經曆,兩人暢談理想,惺惺相惜,互生愛慕。在蕭紅最落魄的時候,這個男人的出現仿佛一束光照亮了她的生活,但可惜的是這束光并沒有持續太久。
蕭紅與蕭軍相愛并成婚,蕭軍自私暴力的缺點慢慢顯露出來。蕭紅的創作在這個時段慢慢迎來黃金時期,可蕭軍的大男子主義讓他不滿妻子比自己優秀,時常對蕭紅言辭激烈,甚至因為魯迅先生更加看重蕭紅而心生妒忌打過她,認為蕭紅有這樣的成就全部來自魯迅先生對她的指導。
蕭軍甚至懷疑兩人有染。蕭紅面對這份愛情非常投入,不肯輕易放棄,但蕭軍并不是長情之人,與蕭紅成婚兩年出軌三次。後來兩人分開,蕭軍坦言,他從未把蕭紅當作自己的妻子,他覺得蕭紅不應當屬于自己。
蕭紅與魯迅聊天頻繁惹其妻不快從許廣平回憶蕭紅的文章來看,她的确欣賞且同情這位境遇悲慘的才女。她們最開始是無話不談的好友。但魯迅先生病重之後,蕭紅的一些做法令兩人關系惡化。魯迅喜歡北方的吃食,但因勤儉節約,不肯同意許廣平請幫傭的提議。許廣平本身不會做北方食物,可先生極其喜愛,她隻好學着如何做以讨先生歡心。
魯迅先生生病之後,她在挑選先生飲食上就格外注意健康和衛生,先生食用的任何食物都需要她親手挑選洗淨。同時,先生對自身要求嚴格,在喜歡的吃食上面更甚。他總是挑剔任勞任怨的許廣平。
倘若蕭紅下廚,他便十分寬容,并表現出期待的樣子,即使蕭紅做得還不如許廣平做的合他胃口。一次許廣平織了幾條圍巾,恰巧蕭紅過來做客,便想送她一條。當許廣平把一條并不适合蕭紅的圍巾在她身上比劃時,魯迅先生立刻沉下臉說:不要那樣裝飾她。
蕭紅住的地方離先生家很遠,即使是坐車也需要一個鐘頭。但她不顧距離仍常登門拜訪,先生開玩笑說要承擔其往返車費。有時聊到十二點,先生不顧身體需要休息,還願意繼續陪她聊下去。兩人聊天也不許旁聽。
其實魯迅先生是出于師徒之情和對蕭紅才氣的賞識,兩個人更像彼此的知己,不摻雜任何男女之情,他同情又心疼這位堅強的女子。他讀完蕭紅《生死場》的初稿,心生驚豔,便決定為這本書寫序,這部作品一出版便在文壇掀起了巨大的轟動,一時間,蕭紅的名字家喻戶曉。
雖許廣平在回憶蕭紅時略顯不耐煩,但蕭紅筆下描述的魯迅一家,十分溫情。她用細膩溫柔的文筆描寫許廣平為照顧好魯迅先生自己一人做飯洗衣,交電費,照顧孩子,幫助先生送稿等瑣事。許廣平有時會紅了眼眶,但想起來自己的愛人,又重新振作起來。魯迅先生很聽許廣平的話,看什麼電影,穿什麼衣服都交于她決定。那時候文壇有些人攻擊魯迅,但他并沒有因此氣憤,反而待人溫和有禮。
魯迅先生與許廣平魯迅先生應當是敬愛許廣平的,他們是師生戀,面對人們的非議和現實帶來的壓力,兩個人之間的愛情不減反增。兩人兜兜轉轉,終成正果。她與魯迅先生在一起後,甘願犧牲自己,為先生的事業投入全部精力,幫助他謄寫稿子,校對文本。
魯迅先生一生漂泊流離,她也毫無怨言,随其而去。魯迅去世前,曾送許廣平一首詩,寫道:
"十年攜手共艱危,以沫相濡究可哀。聊借畫圖怡倦眼,此中甘苦兩心知。"
由此可見許廣平在先生心中的分量。
魯迅去世後,許廣平化悲痛為力量,決定完成丈夫未完成的創作。她搜集了魯迅先生所有的文章,加以整理後出版。同時她也深深懷念已經離去的丈夫,有的人死了但他還活着。許廣平寫下了大量回憶魯迅先生的文章,講述魯迅創作背後的故事,生活習慣。1938年《魯迅全集》的出版,就是她的心血所集。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許廣平的後半生全部奉獻給了魯迅先生,所以她在蕭紅的筆下是那樣溫柔完美。若能遇見真正的愛情,便可奮不顧身,若愛情沒有到來,便靜靜等待。愛情并不是生活的全部,像亦舒所言,要愛人必須先愛己。蕭紅過于渴望愛情的到來,使她一次又一次所托非人,辜負了自己的真心。隻有提升自己,愛上自己,才能要求别人愛你。
,